何纾文,刘云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小儿消化不良是指患儿出现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上腹痛、反酸等表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该病长期可导致小儿食欲减退甚至拒食、消瘦、抵抗力下降、生长及智力发育迟缓等。西医治疗以胃动力药、促消化药及益生菌等药物治疗为主,疗效不佳且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该病属中医“厌食”“痞满”“积滞”等范畴。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胃的运化、吸收功能不成熟,加之平素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不当等,容易使脾胃功能受损导致该病的发生。本文介绍腹针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验案1则。
患儿,男,7岁,2018年12月初诊。主诉:食欲不振4年。患儿4年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不欲饮食,伴腹胀,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易醒少寐等症状,每于饮食生冷油腻食物或多食后,易出现积食、感冒,形体较同龄儿童瘦弱。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刻下症: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全身皮肤偏干,头发结穗,入睡困难,眠差易醒,小便可,大便偏干,每2~3日1次,舌淡苔白,脉细缓。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厌食症。中医诊断:厌食,脾胃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和胃调肠。予以腹针疗法治疗。针具:0.18 mm×40 mm(带套管)一次性无菌毫针。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天枢、大横),天枢(双),大横(双)。操作方法:患儿取平卧位,暴露腹部,用直尺准确定位以上穴位,对穴位及其周围行常规消毒,尽量避开毛孔、血管,将毫针通过套管迅速进入腧穴皮下,针尖抵达深度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次后,患儿食欲增加,面色较前红润,睡眠改善。治疗10次后,患儿食欲明显改善,面色红润,皮肤光滑,睡眠情况明显改善,二便调,未再就诊。半年后随访,患儿家属述其上述诸症消失,身高增长5 cm,体质量增加5 kg。
按语:小儿脏腑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外感六淫所伤等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不健运,胃失和降,发为厌食。基于儿童“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腹针治疗该病疗效良好。中脘、下脘主中焦气机升降,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四穴合用可引气归元;滑肉门、外陵为足阳明胃经穴,主通调气血,运输经气,充养四肢;大横为足太阴脾经穴,主健脾益气;天枢为大肠募穴、足阳明胃经穴,主通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针刺可改善胃肠功能。腹部脏腑经脉分布最多、最集中,针刺腹部穴位,可刺激人体脏腑自我调节平衡,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以后天养先天”,加强肾中精气充盈,有效改善小儿食欲、生长发育。
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长期不愈会导致小儿食欲减退、消瘦,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创制的通过刺激、激发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平衡,以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的一种特殊针灸方法,其以传统中医理论和腹部全息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以脐为核心、以“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为基本特点的神阙调控系统学说,通过针刺腹部浅、中、深不同层次及不同穴位,联系脏腑经络系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潜能,使机体逐渐趋于稳态治疗全身疾病[1]。
笔者采用腹针疗法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好。腹针疗法可为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