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峰(昆山阿喀斯检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215300)
在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及工业生产活动中,化工产品所占有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化工企业的生产优势正在逐步扩大。但要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工人平安回家的生产目标,相关企业应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八个大字提上日程。在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安全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危险”的稳定,更包含着“预防风险”的防范。
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直接受到设计方案的支配,作为化工企业参与生产活动的基础保障,提升设计活动的安全系数、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对于维持后续生产活动的稳定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在当前的化工企业建设活动中,部分设计方案的施行并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其设计方案中依然存在着施工工艺不合理、设计指数不达标等问题。高风险的设计方案将直接对后期的生产活动造成影响,巨大的设计偏差将会严重影响设计质量及施工效率,如果在车间生产、材料运输等环节出现设计问题,将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问题。化工企业应严抓设计安全问题,保障生产设计方案的科学有效,提升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在设计人员给出设计目标之后,应对相关方案进行评估,做好原材料、填充素材、废弃材料的处理工作,通过对方案、施工、环境的严格控制,解决化工企业设计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
机械设备是化工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硬件保障,积极解决机械设备的应用问题,做好设备调用、维修、更换工作,对于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活动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但在当前的化工生产活动中,大部分化工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备的机械设备检测制度,机械设备长期施工、高损耗施工等问题依旧存在[1]。部分精密型仪器在失灵、受损之后没有及时更换,声音异常、数据报备错误、基本功能不正常等问题依旧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化工生产建设问题完全依靠工人的生产经验解决,不规范的生产活动将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化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员工技能培训制度,仅仅采取“一带一”、“师带生”的方式开展设备技能教学活动,缺乏管理及维修经验的新工人无法确定机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对已经出现的故障不能进行排查维修,随着化工生产活动的逐步深入,一旦设备的某个零件“罢工”,势必对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规范操作是保障化工企业相关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但部分员工依然没有牢记“安全”二字,随意施工、胡乱操作、肆意破坏操作顺序等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一些化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安全监管制度,有关员工酒后上岗、药后上岗的现象依然没有杜绝,在无法理清操作顺序的情况下,其对自身、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直线上升。部分化工生产人员没有明确掌握操作流程,填料、出料等活动缺乏规范性,管理意识的淡薄必将使相关生产人员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毁容、肢体伤残等问题无法根除。
部分化工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依然遵循“利益至上”的生产原则,对于安全问题置之不顾,其缺乏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案,也没有制定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在近乎空白的安全管理理念下,其出现安全管理问题的可能性将会伴随生产活动而逐步上升。
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依靠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对相关活动进行严格约束,将安全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应建立综合素质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从安全细节、安全布局等角度入手,积极处理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防护制度。安全管理团队应落实“事无巨细”的管理理念,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开展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对于已经或即将出现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叫停相关生产活动,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消除安全隐患之后才能继续开展生产活动。化工生产单位应定期要求安全管理专家、教育专家来访,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漏洞进行排查,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
生产设施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化工企业的安全建设活动的,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备的设备检修机制,全面落实设备检修、维护、使用等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延长生产设备的服务周期,落实安全管理活动。
化工企业应积极培养设备使用人员的维修技能,或组件专业的施工设备养护团队,做好施工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工作,针对不同的设备落实不同的维修养护方案。对于卡车、吊车、叉车等大型室外作业设备,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每个工期之后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着重排查轮胎、扭矩、轴承等重点磨损部位,对于已经出现安全问题的零件应及时更换[2]。专业维修人员要根据生产活动指定维修周期,以一个月或一季度为维修间隙,做好大型施工设备的养护、大修工作。对于已经超出使用年限的大型设备,应及时对其进行报废处理,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对于温控装置、监测装置等精密设备,其排查周期应适当缩短,排查强度应适当提升,相关设备检测人员除检查精密设备的运行状态外,更要检查设备的工作效率、基础能耗等问题,在休假期间,应对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重点排查,及时处理线路老化、线板剥落等施工隐患,做好防范维修工作。
化工企业应利用严格的制度对生产人员的相关活动进行严格约束,在要求其做到“不越雷池一步”的同时培养其安全意识,检举揭发生产活动中的危险行为。
化工生产单位应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从上岗安全、生产安全两大角度入手,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上岗安全管理活动中,化工企业应对安全活动范围与危险行为进行标注,要求相关人员做到“两要、三不要”:要做好防护措施再上岗,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上岗,不要酒后、药后上岗[3],不要超时在岗,不要随意使用其他单位的生产设备。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可对一线生产人员进行分组,根据生产活动将其编为不同的生产小组,并选定小组长,要求其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在明确建立责任机制之后,相关生产活动能够杜绝包庇、纵容等负面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等级。化工企业应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教育,要求其积极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管理考试,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上岗。管理制度中应包含举报机制,化工企业应积极发挥全体员工的监督价值,要求其及时检举不安全、不规范、不科学的生产活动,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为相关生产活动提供建设保障。
化工企业想要在当前的市场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积极加强内部建设,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生产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比较复杂,化工企业应针对设备、人员、制度三大角度制定管理方针,全面解决已出现的安全问题,消除死角与隐患,提升安全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