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红
(西部战区总医院手术室 四川 成都 610081)
心脏搭桥术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患者,指的是利用患者自身血管连接主动脉于狭窄的冠脉远端,让血液绕开狭窄位置,进而为缺血部位提供充足的血液,帮助患者优化心功能,缓解心绞痛[1]。现阶段,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术中应用广泛,为探讨其应用效果,本文特此对照分析了68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以供临床有效参考。
本文68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通过电脑随机法,予以分组探讨,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包括18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45~77岁,平均(59.6±6.7)岁;常规组包括17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44~79岁,平均(59.7±6.6)岁。两组临床资料P>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有入院宣教、术前准备、环境护理、体征监测、出院指导。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个体护理计划,即(1)了解患者病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参考文献,予以分析、筛选。(2)完善护理方案。制定护理方案时,应当围绕手术情况进行,护理内容涵盖手术各方面,比如器械准备、间隔单位的选择等,同时根据手术时间,明确宣教场所、护理人员、护理方案执行时间以及实际护理措施: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身心变化,若患者情绪波动较大,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同时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效果、优势、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消除患者负面情绪;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包括体重控制、科学饮食等,结合宣传手册、视频播放、板报等形式,对患者开展宣教,每周定期举办宣教讲座1~2次,设立知识考核标准,奖励表现优良者;饮食指导主要围绕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进行,以低脂、低热量、低盐、易消化、清淡为主,多餐少食,养成规律饮食习惯,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加强其机体抵抗免疫力。(3)组织管理。由科室护士长根据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工作内容分配,建立体征监护小组、后勤小组、术前准备小组等专业小组,护理前专业培训相关护理人员,结束培训后,予以知识考核,合格之后方入组;同时完善护理制定,由监督人员对护理人员的身心状态进行监测;另外,护士长与相关科室紧密交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贯彻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并不断整改薄弱环节,同时又护士长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护理管理。
详细记录两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同时采用SAQ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分值越高越高;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负面情绪,分值越高越焦虑、越抑郁。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心率、血压对比(±s)
表1 两组心率、血压对比(±s)
小组 病例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研究组 34 79.8±9.1 130.1±14.3 80.1±10.6常规组 34 90.5±8.6 149.7±10.5 90.3±10.9 t-6.240 7.118 6.503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负面情绪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负面情绪评分对比(±s,分)
小组 病例 生存质量 SDS SAS研究组 34 77.5±5.1 36.9±4.3 35.7±3.7常规组 34 66.8±5.5 42.3±4.4 44.5±4.8 t-5.556 3.012 4.109 P-<0.05 <0.05 <0.05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病程较长,该病的发生是因为冠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所致,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2]。介入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技术过硬,同时围术期的护理配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手术疗效[3]。
心脏搭桥手术对于完全闭塞的冠脉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开胸之后,需要显露患者心脏、主动脉,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恢复速度慢,故而围术期需加强精心、细致的护理[4]。本文探讨了个体护理计划的应用,结果研究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生存质量、SDS以及SAS等各项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个体护理计划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压、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综上,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搭桥手术过程中,个体护理计划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显著,预后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