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2020-01-14 02:18张宪宇庞飞
医药前沿 2019年35期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梗死心功能

张宪宇 庞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5医院急诊科 山西 太原 030000)

心肌梗死属于所有心血管疾病当中患者死亡率水平极高的一类急症,在我国目前罹患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已经达到2.3亿以上,其中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已经接近200万[1]。临床上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与救治显得十分重要,尽早接受治疗,是决定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能否得到充分的再灌注,使临床病死率水平降低的一个关键,心肌梗死救治时间延迟,主要分为院前延迟与院内延迟两种类型,作为在急诊工作的救护人员,缩短该类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对缩短治疗“时间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3]。本文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和优化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进行抢救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将其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19小时,平均5.7±0.4小时;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4~75岁,平均60.3±4.9岁;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7例,Ⅳ级15例;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17小时,平均5.5±0.3小时;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42~76岁,平均60.5±4.8岁;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9例,Ⅳ级11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干预,① 接诊顺序优化:在接到“120”中心的电话之后,要迅速出车赶往患者所在地点,将其接回到医院接受急诊抢救,在将患者转运至医院的途中,要实施相关的紧急救治,保证做到绝对卧床休息,充分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畅通,连接好相应的心电监护状态,根据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水平和患者的主诉,对病情作出初步的诊断,与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嘱咐其做好接诊的准备,并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药物及器械,使来诊到接诊时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缩短。② 病情程度评估优化:如果患者自行来院就诊,可以通过边看、边问、边分诊的方式对患者的情况作出评估,到诊后迅速为其开启绿色通道,入院后2min内要对患者生命体征作出迅速的评估,连接好心电监护装置,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通知专科进行会诊。③ 救护流程优化:待患者病情评估完成之后,实施定时、定人、定责、定位干预,在5min内完成氧气吸入、静脉输液、血液采集、心电图监测等操作,指定专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救护,保证做到具体责任具体到人,对疼痛程度相对较为剧烈的患者,要实施适当的镇痛处理,患者要尽可能选择实施左上肢静脉输液,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干预。④转运流程优化:制定严格的转运流程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实施,如果确定患者需要接受PCI治疗,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病情交代,着重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迅速与上级的医院取得联系,在征求患者家属的同意之后迅速安排其转院治疗,如果患者不需要接受PCI治疗,要及时为其安排专科治疗,在转运前护理人员应对护理记录单进行准确交接,并在转运前对其病情进行再次评估,转运途中要携带急救可能用到的相关器械和药品。⑤ 人员配置优化:严格实施责任制,在科室范围内要定期实施心肌梗死救护相关知识与技巧的培训,不同班次都要有专人负责对心肌梗死进行救治,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可以分层进行培训,并制定出明确的救治指南和分诊流程。

1.3 观察指标

(1)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3)急诊救治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复常时间、住院总时间;(4)不良事件情况。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用满分为100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对急诊抢救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分数≥80分为满意,如果分数<80分但≥60分为基本满意,如果分数<60分为不满意[4]。

1.5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详见表1

表1 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组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P<0.05

观察组(n=37) 对照组(n=37) P LVESD 护理前 55.83±5.46 54.91±5.27 >0.05护理后 40.39±4.87 48.72±5.21 <0.05 LVEDD 护理前 60.35±3.70 58.74±2.91 >0.05护理后 72.12±3.56 66.94±3.28 <0.05 LVEF 护理前 46.79±7.20 30.59±4.27 >0.05护理后 31.06±3.92 38.72±5.94 <0.05

2.3 急诊救治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复常时间、住院总时间详见表3

表3 两组急救和心电图复常及住院总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急救和心电图复常及住院总时间比较(±s)

观察组 37 12.07±1.46 3.08±0.47 12.17±2.44对照组 37 19.67±2.51 5.16±0.62 16.35±2.48 P<0.05 <0.05 <0.05

2.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和18.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1小时内的死亡率水平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的水平,因此及时对其实施抢救,对于降低死亡率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6]。采用传统急救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欠缺足够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也往往不是十分理想,延误手术最佳时机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7]。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模式,是对整个接诊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院前的急救时间能够明显缩短,并且优化病情评估模式,急诊医护人员从赶往患者发病现场,直到将患者顺利的转运到医院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的评估,并随时与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保持沟通,从而使其能够对患者病情有更好的掌握。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可以使救治流程更加的规范,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8]。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肌梗死心功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功能如何分级?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