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芜
(上海天佑医院 上海 200333)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新方式,通过导管扩张患者冠状动脉,避免心肌血氧供应不足导致的绞痛问题,也能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指出介入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常规药物对此预防效果欠佳,我院就氯吡格雷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1-74岁,平均(66.4±2.4)岁。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2-73岁,平均(66.5±2.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术前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10233)0.4mL,皮下注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080078)300mg,口服。术后用药方式、剂量相同。
观察组: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56410)300mg,急性发病患者给药600mg,口服。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对比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D-2聚体水平、血小板聚集率。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D-2聚体水平为(0.15±0.04)mg/L,对照组为(0.18±0.05)mg/L,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为(28.1±7.9)%,对照组为(37.3±8.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2.037、18.745)。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功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血管腔狭窄、血流动力态势不佳等,在血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患者可见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介入治疗虽然无法根本扭转患者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但可针对冠心病进行临床症状控制。该治疗模式强调将导管置入患者冠状动脉中,直接改善堵塞、动脉腔狭窄的问题,提升冠脉的血氧运输能力。因介入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患者机体的扰动明显,可能导致血管损伤,也可能在治疗后短期影响血运,甚至造成心绞痛、血栓等问题,这对相关预防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有学者分析指出,借助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患者的血运态势可得到改善,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依然可达到10%-20%左右[1]。另有学者分析指出,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引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多不超过5%,且患者的D-2聚体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也得以改善[2]。
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类似,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5.09%,观察组患者的D-2聚体水平为(0.15±0.04)mg/L,血小板聚集率为(28.1±7.9)%,也优于对照组的(0.18±0.05)mg/L、(37.3±8.4)%。低分子肝素由肝素制备而言,其抗凝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凝血酶作用和活性因子抑制作用。患者接受治疗后,该药物可快速起效,其戊糖结构能够与抗凝血酶结合,既能降低凝血活性因子Xa的活性,也能控制凝血酶作用,从而改善患者凝血态势。阿司匹林常用于解热镇痛,其作用于人体用,可直接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药物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控制,降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程度,避免血小板聚集,进而发挥凝血控制效果。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与此不同,该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主要体现在受体结合物抑制和介导功能改善方面。氯吡格雷作用于患者机体后,可能选择性的使血小板受体和ADP的结合率下降,借助ADP进行的复合物活化介导作用得到控制。因口服后起效速度快且与蛋白基的结合率较高,氯吡格雷无需大剂量使用即可控制凝血问题。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不同的药理作用,意味着其在共同使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过多相互影响,能够通过不同方式限制血小板的聚集活动,控制凝血酶和凝血活性因子Xa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从而进一步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