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科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9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和交通情况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事故和坠楼事件的发生率升高,导致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该病症影响人体的神经功能,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瘫痪,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2]。临床上主要以纠正脊柱畸形、提高脊柱稳定性、减缓脊髓压力等为治疗方案,因此,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死、致残率[3]。本文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并收治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研究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临床价值。研究结果如下。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并收治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收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29例)。入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入组。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9.14±2.15)岁,病程1~4d,平均病程(2.4±0.83)d,ASIA分级:8例B级,14例C级,7例D级;研究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9.97±2.47)岁,病程1~4d,平均病程(2.3±0.81)d,ASIA分级:6例B级,15例C级,8例D级。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给予对照组后路减压治疗,给予研究组前路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各项指标情况。后路减压治疗:以患者受伤脊柱位置作为中心点,于胸腰部正中央处行纵形切口,完全暴露患者骨折部位,使用C臂机定位,将螺钉打入患者骨折位置上下椎体内,切除患者受伤椎板,检查脊髓并植入L型推杆于椎管内,对患者脊椎进行复位,之后止血、缝合。前路减压治疗:于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抗生素,入手术室后给予患者气管麻醉,取患者右卧位,从胸膜腔开始沿着患者第十二肋骨行弧形切口,并继续向下切开,并与左侧髂前上棘平行,切开患者的肌肉与筋膜,分离肋骨,并对肋间血管和神经结扎,及时剔除患者椎管内的碎骨。确定植入骨的高度,将螺钉置入患者椎体内,固定植骨,之后进行止血、缝合。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和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包括运动评分和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严重运动障碍:<50分;明显运动障碍:50~84分;中度运动障碍:85~95分:轻度运动障碍:>96分,得分越高,运动障碍情况越轻。触觉评分越高,表示触觉功能越好。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手术出血量(ml)研究组 29 197.94±10.73 176.53±19.48对照组 29 234.74±11.25 279.76±21.95 t 10.843 11.342 P<0.05 <0.05
表2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分)
表2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分)
组别 n 触觉评分 运动评分研究组 29 89.26±10.14 86.59±9.57对照组 29 54.69±9.37 57.16±10.34 t 12.843 11.622 P<0.05 <0.05
脊柱损伤、骨折等多由外力冲击引起,高处坠落、车祸撞击等都可能导致,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严重威胁人们是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症病程发展快,临床治疗一般采取前、后路减压术[4]。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运动与触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前路减压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运动情况良好,推进了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综上所述,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前路减压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