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很多人并不了解“三部六病”是哪三部、哪六病,请您讲解一下。
房林生:刘绍武认为《伤寒论》即寓“三部六病”,其指导思想应源于《周易》而非《内经》。《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的总纲,阴阳二者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周易》“一分为三”的三级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周易》的“三级六爻”思想是《伤寒论》三部六病的渊源,将“三极六爻”思想引入辨证论治以后,就形成了三部,即表部、里部、枢部,六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今日农业:“三部六病”的理论体系是中西医学思维的交合,不失中医本质,又融入西医理念,为中西医结合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交流平台。请您谈谈“三部六病”医学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郑书谊:西医学在国内发展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现在西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状态,也可以说已经到了瓶颈期。为什么说进入了瓶颈期呢?因为,西医有些疾病,比如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是没办法治疗的。本人作为西医出身的医生,已经感觉到面对一些疾病是束手无策的。而“三部六病”虽然是中医的特色,但是有西医的成分,它是结合了中西医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可以说,“三部六病”和西医的结合是非常密切的,有一些西医无法医治的病例,却可以通过“三部六病”的方法治疗并痊愈。所以,把中医的思想带入西医,把西医的思想融入“三部六病”,这样方能将“三部六病”发扬光大。
中国科学报: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那么该如何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为“三部六病”输送精兵良将?
马文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近几年,除了科研工作,各大高校对于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很重视的。众所周知,中医流派纷呈是个好现象,但这同时也是个短板。不同流派的中医专家坐在一起,很难达成共识,容易形成矛盾。这个现象给学术交流带来限制,同时也对人才培养造成了困难。
那么,目前本人采取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就是学生都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接收什么。院校里的青年学子是有鉴别能力的,只要你讲得对,他们就能够很快地吸收。此外,“三部六病”的团队里有一部分人是学西医的,因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对西医的吸引力非常强。现在国内在广泛推广“西学中”,这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一个特色。再有,就是对基层医生的培养,他们不需要“高大上”的理论知识,而需要实际中可以应用到的实践理论,而“三部六病”就是便于掌握及应用的理论体系。由于他们处于“今天学,明天用”的状态,再加上这部分人才比较庞大,所以他们是“三部六病”主力军。最后,还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