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芳
摘要:古今中外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完善自我的巨大动力,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才能完善自我形成富有魅力的人格,从而感染学生,进而影响社会。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发展;时代需求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274-01
何谓“师”?我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意思就是说:“师”这个字,就是人们对那些“教人们懂得道理的人”的称呼。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中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传道”。梁启超说过“师范也者,学子之根核也。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也。”王国维说:“有知识而无道德者,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人物也。夫人之生也,为动作也,非为知识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由于教师劳动价值体现以及劳动对象的特殊性,使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更加决定了师德修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说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举足轻重,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师德建设正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当我们在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时,我们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园丁”、“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些赞誉背后更重要的是責任,是社会和广大人民对教师的肯定和鞭策,从而才能够时时的激励自己,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师德亦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它对教师各种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起着发动机的作用,是教师成长中的核心要素。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才能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职业发展中不断的提升、完善自己,从而形成富有魅力的人格,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帮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师德作为一种内在力量,对教师的言行具有约束作用,具备良好的师德的教师,会在任何时候自觉不自觉的从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出发,不仅是在学生面前,甚至在一切得社会活动中,都注重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从而感化他人、辐射社会,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石,是教师完善自我的巨大动力,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老师,才会不计得失、呕心沥血、无怨无悔、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和利益的诱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辱使命”,正如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要知道,我不是一个教书匠,我是受社会所信托的人。社会把培养、教育新人——未来一代人的事业托付给了我。这是我的最崇高的事业,是我的头等大事,是我的职业义务。这是我的使命”。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让我们始终抱着一颗初心,不断的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用高尚、自信的人格为学生竖起一面旗帜,为社会竖起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