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

2020-01-13 05:13韦华
下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韦华

摘 要:学前教育是幼儿进入小学之前的重要启蒙阶段,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学前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幼儿的未来学习。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成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需重点探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学前教育,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科学开展学前启蒙工作,以此为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选择策略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当下,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与幼儿的发展需求并不一致。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选择,遵循科学的方法,将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科学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选择不正确,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将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合理进行学前教育方法的选择,是学前教育目标实现、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

对于幼儿来说,3至6岁是其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也是学前教育的关键阶段,因此,学前教育决定着幼儿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效果。幼儿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形成与发展,同时通过学前教育可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强化幼儿的情绪管控制能力,提升其人格魅力,进而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学前教育工作者作为幼儿的启蒙者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学环境、教学活动也会对幼儿这些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也是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

二、学前教育教学方法选择策略分析

(一)以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作为选择依据

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根本,只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才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方法选择时,教师首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了解具体的教学任务,将这两个方面作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与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完全匹配,但应尽量选择匹配度较高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不相同,所選的教学方法也应存在差异。如,教学目标与任务是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应采用语言信息传递法进行教学,也可使用直接感知法进行相应能力的强化。如要对幼儿的基本动作进行训练,可采用练习法进行幼儿运动技术的提升,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可使用探索教学法,也可运用实验教学法,两种方法都可达到此教学目的。

(二)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

学前阶段要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培养,具体教学内容为健康、科学、社会、语言以及艺术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各不相同,且性质各异,因此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适合其中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对于另一个教学内容并不一定适用,因此,应根据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科学领域的教学,可使用发现法、实验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而社会领域的教学内容开展时,则适用于使用游戏法或谈话法。而在艺术教学时,使用欣赏法或练习法较为适用。在教学方法选择时除了要以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作为选择依据外,在同一教学领域中,教学知识点的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别。

(三)将幼儿兴趣、年龄及学习能力作为选择标准

教学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幼儿,因此,在方法选择时,应对幼儿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了解幼儿的兴趣及学习需求,分析幼儿年龄特点及其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进而选择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教学方法。年龄可以作为幼儿教学方法区分的依据,并却并不是唯一的,即使年龄相同的幼儿,其他因素并不一致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大班的幼儿可使用讲解法进行教学,而小班则使用操作法或活动法较为适用。使用相同方法教学时,幼儿年龄不同,具体教学时也要有所变化。同时,年龄相同的幼儿,其生理特征不一致,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幼儿的学习能力及心理发育状况也有所差别。因此应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幼儿听觉能力较强,可使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有的幼儿动作学习能力较强,可采用操作教学法或活动教学法。而视觉能力较强的幼儿由适用于使用观察法进行教学。

(四)搭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如讲授法有利于快速进行知识的积累,然而此方法对于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所限制,也会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探索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与求知欲,然而此方法应用时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并需准确多种教学材料,且每个教师可兼顾的学生数量较少。基于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考量,合理进行搭配组合,以此发挥出各个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

(五)以教师自身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选择

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选择与教师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才可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良好展现。对于语言能力较强的教师,可尽量多使用语言法进行教学,进而运用其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采用观察法、示范法等教学方式,在自身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多种不同教具的制作,使教学过程更加具象与生动。如教师自身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较强,则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前教育工作者还应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强化,提升对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以此提升教学成果。

结语

学前教育阶段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极为重要,学前教学工作者应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结合幼儿的兴趣、年龄及学习能力,综合教师自身的能力进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同时还要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应用,发挥出教学方法联合应用的优势,进而全方位的进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感知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项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浅谈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研究及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14):235.

[2]李继梅.谈幼儿学前教育策略[J].软件:教学,2015(4):343.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