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内科一种极为多见的慢性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出现病情恶化,且随着肺部功能负荷的不断增大,患者易出现心肌缺氧,血流动力学改变,继而引发心力衰竭,会严重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静息状态下无法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低血氧症,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病理及生理的改变,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1,2]。由于该病具有病程长、进行性发展、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应重视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鉴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护理模式,就本院106 例患者的两种护理措施与效果差异进行对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8 年1 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A 组与B 组,每组53 例。A 组中男30 例,女23 例;年龄60~87 岁,平均年龄(75.84±5.28)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41±1.20)年。B 组中男29 例,女24 例;年龄60~88 岁,平均年龄(75.81±5.27)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43±1.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经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证实,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诊断规定,出现一定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③对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肺部疾病;②合并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③恶性肿瘤;④传染性疾病;⑤血液系统疾病;⑥精神疾病。
1.3 方法 A 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噪音,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②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③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告知吸烟的危害性,要求患者戒烟,提醒患者避开有烟雾的环境。④心理护理: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及时告知治疗情况与进展,对其不理解、疑惑的地方予以耐心讲解,倾听患者倾诉,主动询问其护理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以缓解患者不安、焦虑、无助的心理。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进食,食物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多吃新鲜蔬果,禁吃刺激、辛辣、冰冷食物,多喝温水,少吃多餐,保证营养。⑥呼吸道护理: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及时帮助其清除口腔异物,每2 h 叩背1 次,必要时予以雾化祛痰或遵医嘱予以抗感染、镇咳祛痰的药物,以保证呼吸道顺畅,并保持空气新鲜。B 组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即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肌训练、运动指导和出院指导。①呼吸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包括深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气训练等,以降低气道阻力,改善通气。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取仰卧或舒适坐姿,全身放松,一手放于腹部,另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胸部保持不动,让腹部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呼气时胸部依然保持不动,让腹部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循环操作,注意放松,不可过度勉强。缩唇呼气训练:吸气时使用鼻子并将腹部最大限度的扩张,呼气时将嘴唇呈吹口哨的姿态进行呼气,并将腹部最大限度的进行收缩,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为2∶1 或3∶1。②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运动项目以太极拳、慢走、呼吸操等有氧运动为主,循序渐进,避免疲劳。③出院指导:要求患者出院后进行自我病情观察,定期回院复诊,坚持进行呼吸肌训练与运动;定期安排人员对患者的出院情况进行随访,督促家属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肺功能:吸入支气管舒张剂(400 μg 沙丁胺醇)后进行肺功能检测,观察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②6 min 步行距离:对患者进行6 min 步行试验,记录其步行距离。③生活质量:参照CAT 进行评估,包含8 项内容,各项分值为0~5 分,总分40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3]。④睡眠质量:运用PSQI 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睡眠质量越佳[4]。⑤护理好评率:评价选项包括好评、中评、差评,护理好评率=(好评+中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A 组护理前的FEV1、FVC、FEV1/FVC 分 别 为(1.13±0.27)L、(2.59±0.24)L、(43.40±1.33)%,护理后分别为(2.19±0.18)L、(3.01±0.24)L、(62.30±1.40)%;B 组护理前的FEV1、FVC、FEV1/FVC 分别为(1.10±0.25)L、(2.57±0.26)L、(43.35±1.27)%,护理后分别为(2.46±0.15)L、(3.37±0.20)L、(73.35±1.25)%。护理前,两组FEV1、FVC、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 组的FEV1、FVC、FEV1/FVC 均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6 min 步行距离对比 A 组护理前的6 min 步行距离为(204.13±13.52)m,护理后为(286.91±18.49)m;B 组护理前的6 min 步行距离为(204.54±13.68)m,护理后为(357.46±25.73)m。护理前,两组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 组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前后CAT 评分对比 A 组护理前的CAT 评分为(15.43±2.16)分,护理后为(9.76±1.83)分;B 组护理前的CAT 评分为(15.49±2.13)分,护理后为(7.08±1.24)分。护理前,两组CA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 组的CAT 评分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护理前后PSQI 评分对比 A 组护理前的PSQI 评分为(16.51±2.27)分,护理后为(10.54±1.93)分;B 组护理前的PSQI 评分为(16.62±2.31)分,护理后为(6.76±1.41)分。护理前,两组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 组的PSQI评分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护理好评率对比 A 组好评21 例,中评24 例,差评8 例,护理好评率为84.91%;B 组好评33 例,中评18 例,差评2 例,护理好评率为96.23%。B 组的护理好评率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且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2014 年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该病的患病率高达13.7%[5]。另有数据显示,全国单病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名第三位,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里没有涵盖[6]。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机体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导致气道、肺部出现炎症反应所致,患者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继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包括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变性,或形成溃疡,上皮下网状结构或平滑肌细胞发生结构破坏,气道壁反复出现损伤-修复,进一步促使气道管壁厚度不断增加,并发生形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气道管壁阻力,导致胶原含量逐渐增加,形成瘢痕,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肺功能损伤。
国内针对该病的康复治疗主要以改善肺部功能为目的,临床除了予以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尤其是对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差且常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应做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继而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7]。本院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综合康复护理措施,通过加强呼吸肌训练、运动指导以及出院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中呼吸肌训练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呼吸肌耐力,改善了呼吸功能;运动指导使患者能够长时间坚持进行科学运动,大大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增强了体质;出院指导的实施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因此,总体而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本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FEV1、FVC、FEV1/FVC、6 min 步行距离、CAT 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 组的FEV1、FVC、FEV1/FVC 均优于A 组,6 min 步行距离(357.46±25.73)m 长于A 组的(286.91±18.49)m,CAT评分(7.08±1.24)分、PSQI 评分(6.76±1.41)分均低于A 组的(9.76±1.83)、(10.54±1.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护理好评率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综合康复护理措施优于常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6 min 步行距离,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护理好评率高,值得临床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