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成武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当中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不定时的、间歇性的头部和面部疼痛,疼痛的区域一般不会超过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1]。在经济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我国当前中医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其中以针灸为代表的治疗方法被运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给予中医针灸的治疗思想,本文拟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应用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内本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 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48~78 岁,平均年龄(59.24±6.5)岁;病程2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1±0.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49~78 岁,平均年龄(59.15±6.6)岁;病程3 个月~1.9 年,平均病程(1.1±0.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进行全面的检查,被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知悉并同意本次实验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合并脑部肿瘤患者;合并凝血障碍患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针灸和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选用卡马西平(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279)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在用餐时,用餐后或两餐之间用少量液体送服。对老年患者,应慎重选择卡马西平的剂量。癫痫患者卡马西平应尽可能单药治疗,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至获得最佳疗效。当发作被控制后,可以缓慢减至最低有效剂量。测定血药浓度可帮助确定合适的剂量。初始剂量200~400 mg/d,逐渐增加至疼痛缓解(通常200 mg/次,3~4 次/d),然后剂量逐渐减小至最低可维持剂量,推荐老年患者的初始剂量为100 mg/次,2 次/d。
1.3.2 实验组 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卡马西平药物的用法用量和对照组完全一致,而中医针灸治疗内容如下:首先选择针刺部位,观察患者的神经情况,以选择面颊、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为主要部位,穴位选择地仓穴、合谷穴、颊车穴、太冲穴、风池穴、内庭穴、下关穴等作为助穴,其次面部经络的疏通选择地仓穴、四白穴、攒竹穴、下关穴,随后再根据患者实际的痛点进行更多穴位的选择,一支疼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头临泣穴、丝竹空穴、攒竹穴、阳白穴等,二支疼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四白穴、上关穴、下关穴、迎香穴、颧髎穴等,三支疼痛的患者选择地仓穴、下关穴、翳风穴、大迎穴、承浆穴、颊车穴等。穴位选取完毕之后,使用毫针进行针刺操作,进行后留针观察,一般留针时间为30 min,针灸次数为 1 次/d,持续针灸30 d 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分为显著:患者三交神经疼痛感觉消失,面部神经恢复正常,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有效:患者三交神经疼痛感觉有效缓解,面部神经有效恢复,没有出现复发的趋势;无效:患者症状持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值越低,恢复越好。③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显著38 例(63.3%),有效22 例(36.7%),无效0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 例(100.0%);对照组患者中显著21 例(35.0%),有效32 例(53.3%),无效7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3 例(88.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4,P=0.006<0.05)。
2.2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为(2.13±0.35)分,低于对照组的(5.01±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70,P=0.000<0.05)。
2.3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为(4.5±1.1)d,短于对照组的(6.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88,P=0.000<0.0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呈现周期性的发作,并且这里的周期性是指“大周期里的小周期”,大周期是指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旦发作,持续时间可达到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患病的过程中这种周期时间重复,而小周期则是指在发病的时间短之内,每次疼痛的发作时间从最开始的数秒钟变成数分钟的疼痛,周期过后,疼痛症状可逐渐减轻直到消失[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当前属于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在治疗方法与药物方都没有针对性特异性方案,当前治疗主要针对疼痛本身进行治疗。在西医当中,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为卡马西平,卡马西平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参与到钠通道的灭活过程,达到增加钠通道灭活效能的目的,从而有效限制突触后神经元与阻断突触前钠通道,达到限制突触前与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阻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达到抗惊厥的作用有关。抗外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a2+通道调节有关[3]。在治疗三叉神经疼痛的过程当中,可以作为缓解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药物,但是其仍然存在和其他药物治疗一样的问题,就是长时间使用之后治疗效果的下降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卡马西平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视力模糊、复视、眼球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多发生在用药后1~2 周。少见皮疹、荨麻疹、瘙痒、儿童行为障碍、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肝细胞性黄疸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罕见粒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心律失常、过敏性肝炎、肝衰竭、急性肾衰竭及全身多器官发生超敏反应等[4]。如果长时间大量使用的话,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将进一步上升,因此需要考虑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实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针灸是中医当中常见的治疗方法,采用针刺或者火灸人体的穴位来实现疾病的治疗目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并纳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可见针灸的实际治疗效果。在针灸治疗中,采用刺激穴位的方式来改善甚至改变经络中的气流向,而在治疗三叉神经疼痛神经干中,对穴位形成刺激作用,可能达到了阻断神经异常放电和疼痛传导的目的,从而解除痉挛、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最终达到止痛的作用。就中医研究来说,虽然当前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没有实际的明确发病机制,但是结合中医关于神经痛方面的经验,选取与三叉神经相关的穴位,通过针刺方式,对三叉神经产生神经调节作用,基本能够达到治疗作用,参照书中“脑风”、“首风”、“头风”等相关记载,选取内庭穴能够达到清泻阳明、解除风热的效果,选用合谷穴、太冲穴配合针灸则能够起到止痛定痉、祛风通络的目的,随后与患者实际痛点进行针对性穴位的选择,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将会明显改善[5]。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明显上升,同时文化自信度也有了巨大的提升,中医治疗受到了更多的注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为临床治疗样本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推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4,P=0.006<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为(2.13±0.35)分,低于对照组的(5.01±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70,P=0.000<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为(4.5±1.1)d,短于对照组的(6.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88,P=0.000<0.05)。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促使症状缓解时间提前,相比于药物起效的缓慢,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治疗满意度。此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效果极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