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凌海市水利事业服务中心,辽宁 凌海 121200)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治理成效。目前,全国各地正推进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工作,如正推行的湖长制、河长制等。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的实现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目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近自然河道整治的总体成效不佳,不仅与微观层面的技术问题和宏观政策方面的理念及指导思想相关,而且受中观层面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设计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仅论述了近期可能即可采纳的措施或亟待解决的问题[2]。
各种建设用地面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大量具有滞洪、污水净化功能的滨水区及坑塘、护坡、河道等湿地被耕地、林地、违章建筑等侵占,由此严重削弱了流域水体的污染物承载力和原有的水体自净化功能。河道湿地转化为人工库塘及河道、湖泊沼泽化等问题也非常突出,这对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行洪安全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这种滨水区、湿地、河道被严重侵占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防洪安全,砂石尾料、弃料在河道内大量堆积以及河流淤堵等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监管不到位和环卫基础设施的缺乏,在河边、街边、路边和地边许多小型企业、乡村或城郊居民直接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许多乡村和城郊河道内,生活垃圾已成为破坏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河流生态环境的最重要的污染源。另外,中国许多中小河道受乡村和城郊生猪养殖的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监管不到位许多养殖户直接将猪粪尿排入河道,甚至将养猪场布设在河边,从而导致来水量本就较少的中小河道黑臭无比,特别是枯水期河水恶臭刺鼻的情况经常出现。
中小河道治理中传统的水利工程、环境工程措施具有较好的防洪安全和点源污染防治作用,然而对河流生态功能和系统环境修复却属于治标不治本,因施工和设计不当甚至起到了相反作用,例如为便于施工和保证行洪安全,对河道底部采取平底化简化处理或河道岸坡人工渠化、硬质化,这些措施均不利于河流系统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基于生态学的河道治理通常需要有宽窄、深浅不一河底结构,可透水蜿蜒曲折的原生态河床以及适宜底栖生物繁殖、生长的底泥,具有景观功能的滨水植被带和足够强大、宽度的多样性生物保育及生态净化功能,虽然在河道整治中这些技术措施均有所体现,但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实际工程中往往注重农业灌溉、航运通行和行洪安全等基本功能要求且河道结构形式单一,在滨水区和河道内限制水景观、水生态、水环境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水生态与水安全之间的矛盾关系得到真正的有效解决。这不仅与施工与设计专业技术水平、相关部门利益矛盾等因素相关,而且与河道被严重侵占和缺乏强有力的相关法规约束等有关。
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涉及水景观、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及水安全等诸多领域,而中国长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仅使得责任追究机制和系统性管理体系的缺乏,而且导致农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管理的缺位,现已无法满足河流生态整治的要求。若不能有效的解决各部门“谁都不全管,谁都管一点”的现状,在中国河道生态治理中即使投入再多的经费,估计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目前,中国的中小河道治理项目仍以政府投资为主,为获得工程项目围标、靠关系等竞争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从而导致河道生态治理往往由与发标单位存在输送或利益关系的企业承担,或与某位领导关系较好的单位实施,那些性价比高和专业技术好的企业反而无法获得工程项目。河道生态整治项目完工后,有些要经2-3a才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而有的当年即可实现预期考核目标。另外,有些河道治理项目在完工后由于后续管理不善和工程质量问题,没过几年就再次回到整治前的状态。而现有的考核方式缺乏后续效果考核的约束,大多数河道治理考核为一次性的,这就为治标不治本、不合理工程预算、偷工减料和仅做表面文章等弊端提供了条件。同时,在一些河道整治项目中为追求最大化利益,导致河道过度治理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这种“过度”主要包括增加不必要的强化治理手段和工程整治措施。中国许多河道整合治理工程因缺乏刚性约束指标和考核目标,使得重建轻管的问题长期存在,由于疏于养护和监管导致经过综合整治的河道没过几年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下一届领导或政府重新立项整治,这不仅降低了人们群众中政府部门的威信和形象,而且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却未取得理想的成效。
应强化生态技术和生态理念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加快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规范和法规,由一个依法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河道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工程,切实改变中小河道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治理目标考核方法。
根据市场竞争机制优选出生态环境效益和投资成本最优的企业单位、整治方案,为确保河道整治和环境修复效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对河流治理工程的考核验收推行“终身考核制”。
根据中小河道不同的受损和受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管理、修复和治理策略,从而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项治理措施的成效[3]。
针对河流生态系统仍然健康的河道,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严格控制向河道中排入更多、新的污染物。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不严重、受污染胁迫时间不长且水质超标不严重的那些河道,采取以减量为主的措施,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水体质量,减少入河污染量,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组织功能自然修复。针对生态功能结构完全受损退化、水质严重恶化和长期污染物超负荷输入的河道,采取养护、修复、减量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措施加快污染物减量化步伐,例如通过实施补水换水、布放人工水草、投加微生物、修建曝气及清淤池等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引入旁侧湿地进行强化治污,尽快为河流生物群落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对于流速缓慢的河道整治与修复,应先对护岸上的湿生植物、水边的挺水植物等高等植物群落修复,然后对螺、蚌、水生昆虫及浮游动物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修复,最后将螺、鲫鱼、鳙鱼等各种淡水鱼类修复。针对流速较快的河道整治与修复,应将护岸植物及岸边挺水植物的恢复与种植作为重点,在护岸建设和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这类河道的生态功能、护岸稳定、行洪安全等因素,防止出现片面化。对重建的生物群落和治污设施应给予必要的维护与管理,此阶段的工作重点为如何提高重建生物群落的增殖率、成活率以及确保建成的治污设施持续高效的发挥作用,这也是中小河道生态整治和环境修复易被忽视的环节。
为避免非法占用滨水区、填湖、填河等行为,要加强执法力度和完善相关法规,划定河道生态红线[4]。侵占行为不仅降低了河道环境容量、水体自净能力和流域纳水能力,而且使得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的减少。由于污染源距离河岸较近,未经任何缓冲的高浓度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严重破坏了河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严管严惩非法侵占河道湿地的行为。通过清理整顿原来非法占用的河道,尽可能的恢复河道原来的形态,对于无法恢复的河段征收生态补偿费用于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
在建成区生活垃圾能够保证100%清运的情况下,要加强监管垃圾填埋场,从根本上减少河道生态系统受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撒漏和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和收集系统的建设,对交通方便的散居住户和农村连片的村庄配置垃圾收集箱,并保证生活垃圾的适时运转处理。针对交通不便且沿河边散居的居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搬迁至居民村,无条件搬迁则配建容量足够大的垃圾收集槽。另外,为彻底解决河道污染源问题可关闭农村分散生猪养殖场。
我国河流生态功能退化的根源为水体污染负荷长期超载,未来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源头上大幅消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在污染物减排方面相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当前正处于边际效益递减的阶段。通过系统的梳理确定漏点、找准重点,防止懈怠、持续推进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减少水资源消耗不仅可缓解河道水生态系统压力和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从源头上降低污废水的排放。在一些重要领域中减少水资源消耗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未来仍需要进一步降低全社会水资源消耗,并强化推进力度和扩大覆盖范围,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大规模削减化工、纺织、造纸等高耗水产业的规模,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越低、产量越高、产能越大则消费者用量就越高,从而导致水环境污染和资源极大浪费的双重损失。在对产能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积极改革生产模式和节水工艺技术。
2)严格控制餐饮、公厕、公共浴室、洗车、洗衣等耗水较多的行业,这些行业分布范围广且数量多,大多数设在临河位置,对河道的影响更加直接。将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制定推行节水型行业用水标准以及超标用水水费更高等作为这些行业的控制重点,从而减少废水排放并促进企业节约用水。
3)对于绿化与农田灌溉用水,通过建设蓄水设施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和雨水资源储量,减少自来水用量和水土流失。
4)进一步严格集中供水的居民村、新农村或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定额指标,大力推进超标用水户水价更高的梯阶水价,从而形成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另外,对农民居民村或新建城区建议采用大型绿地或生态公园等,建设以湿地公园等为主题的生态化后续处理系统和规模适宜的地下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由此以来,不仅可减少已建城区受管网系统和原有污水处理系统扩能改造的干扰,而且可便于处理后的尾水用于附近中小河道补给、公厕用水及园林绿化用水,从而实现生态补水、用水减耗和污水减排的多重功效。
大幅度减少水资源消耗和降低水污染物排放量、恢复已侵占湿地及河道的生态系统、严禁新占河道与湿地等为解决我国中小河道面临的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应加强生态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切实贯彻生态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河道治理中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河道管理的条块分割局势,依法制定工程质量长效考核方式,妥善处理好生猪养殖和生活垃圾对河流水体和生态自然的污染,分类施策提高资金使用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