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市弋江区江岸明珠东苑1-1-401 室
养蜂人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刚进入冬季,蜂巢内满满的6框足蜂,加上是秋季更换的新王,蜜粉饲料也绰绰有余,称得上强群越冬,感觉都像这样的群势越冬应该不会有问题。然而,一个冬季过后,开始放王开产,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春繁阶段,开箱检查发现蜂少得令人吃惊,靠外侧的2张边脾上竟然成了空脾,其余4张巢脾上附着的蜂也稀稀拉拉,紧脾后,只能留下两三张脾。
适龄越冬蜂是春繁的主力军。因为它们在越冬前出房,没有担任过巢内的哺育工作,或者说在越冬前没有参与泌浆哺育工作,这样的适龄越冬蜂寿命最长。显然,春繁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巢内适龄越冬蜂的数量,适龄越冬蜂越多,春繁就一定顺利。反之则出现春衰,春繁会很艰难。
培育更多的适龄越冬蜂,为来年春繁保驾护航,首先确定时间很重要,也就是选在什么时间段进行培育。如果时间早,那就会不适龄,会有很多幼蜂自然而然地参与巢内泌浆哺育工作,虽然它们仍属于越冬蜂队伍,但因泌浆而缩短寿命,会在越冬期中途死亡。一旦进入春繁,蜜蜂数量会骤降。气温下降,外界无蜜源,蜂王体形自然缩小,产卵下降,子圈缩小,导致春衰。春繁缓慢,油菜快结束,群势还未发展起来。
我国地域广,气候、蜜源等因素差异很大,各地没有统一的秋繁时间表,养蜂人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摸索确定。本文所讨论的主要针对沿江江南的皖南丘陵地区而言,培育越冬适龄蜂的大致时间定在每年的茶花期,也就是晚秋时节。
进入秋繁,养蜂人将蜂群运返家乡,蜂群安置在丘陵地带。秋季返乡,蜜源很丰富,先是初秋的荞麦、向日葵,跟着是盐肤木(五倍子),然后就是辣蓼、葎草,最后是茶花。将培育适龄越冬蜂的蜜源选择在秋季最后一个蜜源茶花,因为这时蜂群的群势是秋季最强的。蜂少,繁殖难;蜂多,繁殖易。蜂数多,哺育蜂就多,担任饲喂工作的蜜蜂就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的繁殖,蜂数少,则难以做到。这时蜂群已治过蜂螨,胡蜂也渐少,秋季换王早已结束,群势均衡,茶花有蜜有粉,虽然昼夜温差较大,但蜂数足,调节巢温没问题,此时培育越冬适龄蜂最适宜。
越冬适龄蜂的数量是以蜂巢内有三四张左右的整张封盖成熟老子脾为标志,此时,蜂王即将被囚禁扣入王笼,强迫蜂王停产,巢内哺育停止,外界茶花也逐渐减少,气温开始下降。三四张封盖成熟老子脾的幼蜂将陆续羽化出房,幼蜂出房后经过正常试飞,发育正常,蜂王被扣,蜂群正式进入越冬状态。
这是一对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马上要过冬了,自然需要考虑到留足饲料;另一方面,要让蜂王在一两周内完成三四张整脾的产卵任务,没有足够的产卵空间,蜂王的卵往哪儿产。从留足饲料来说,封盖蜜脾越多越好。多了,越冬不缺饲料,花粉储存越多也是好事情,此时正是茶花红似火的时候,有花蜜和花粉,为什么不趁越冬到来前多储备一些。
这时,要进行人为干预和调控,一旦设定为培育越冬适龄蜂阶段,巢内已有储备的蜜脾和粉脾,必须将其抽出来,然后换进空脾,为蜂王腾出足够的产卵空间,或者在巢门口安装脱粉器,将多余的茶花粉脱下来,保证花粉不占蜂王产卵巢房,也就是说这一段时间内要为蜂王产下四五张整张的子脾作准备。蜂王经过紧张产卵之后,就要扣进王笼,一旦扣王,越冬便从此开始。
为刺激蜜蜂和蜂王都处在兴奋状态,不要忘记奖励饲喂。这是一种激励机制,做好了,蜂群处于亢奋状态,对完成培育工作有积极作用。尽管此时外界可以采集到茶花蜜和茶花粉,但仍需要奖励性饲喂,这是刺激蜂王积极产卵和哺育蜂努力哺育的有效手段。饲喂量要少,在傍晚进行,不可将糖浆洒在地面上。对越冬饲料不足的蜂群,还需要早饲喂,糖浆浓度要高,饲喂量要大,快速喂足,让其酿熟。
当巢内4张封盖老子脾已经形成,外界渐渐寒冷,蜜蜂采集活动减少,这时扣王有利于安全越冬。蜂王停产后,蜂群的各种活动逐渐停止,越冬蜜蜂的寿命因此而延长。越冬期间,蜜蜂可存活几个月,甚至半年。而劳动过度的时候,工蜂几十天就死亡了,原因是分泌过王浆,而没有分泌王浆的幼蜂寿命自然要长。
秋季换王确保在盐肤木花期完成;治螨工作安排在新王交尾成功之时,即处女王出房后10天开始用药物治螨,直到幼虫封盖,根据情况安排两三次用药,每隔3~4天1次;秋季消灭胡蜂不可放松,养蜂人要天天守在蜂箱旁,来1只捕杀1只,不留后患;待新王全部成功产卵后开始均衡群势,严防盗蜂发生,饲喂时不可将饲料滴洒在地上及蜂巢周边,严密蜂箱,防止串味而引发盗蜂。
在培育适龄越冬蜂期间,若遇寒流,要防寒保暖,防止受冻。做好保温工作,确保越冬适龄蜂发育正常。
总之,养蜂是一年之计在于秋,越冬适龄蜂能否按计划地培育,是决定来年春繁顺利与否的关键,扣王越冬时巢内已经有三四张封盖成熟老子脾,又留有充足的越冬饲料,这是来年春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