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甲东,曾小艳,李永平,童 丽
(1.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475001;2.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810016)
音乐疗法是身心并调的独特疗法,《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曲目,旋律悲情流转,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当今社会,“怒”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民族音乐五音、六律与人的脑波节奏、心脏活动、呼吸频率、肠胃蠕动具有相似性,可对人体功能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1]。《黄帝内经》中“悲胜怒”的理论是中国情志学说的基础[2],从“悲胜怒”的视角探究民族音乐《二泉映月》的制怒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开拓民族音乐应用的新领域。
“悲胜怒”的理论依据是中医五行学,怒对应于肝木,悲对应于肺金,五行生克关系为金克木,由此产生“悲胜怒”[3]。“悲则气消”,从民族音乐的应用看,应用悲忧的音乐旋律可缓解过怒的情绪。人生气愤怒时,易导致气血逆乱,可以随着音乐的舒缓使上逆的气机消散下行。
《二泉映月》的主旋律充满悲情。乐曲引子部分仿佛是深长的叹息,充满对境遇及现状的无奈,从最高音往下直到最低音,将人的情绪带进一种悲伤的意境之中,为即将奏起的下一个旋律铺垫好意境;乐曲的中间部分以多个高音La使乐曲达到高潮,好似宣泄内心的孤愤;乐曲的结尾使人的情绪达到了平静,尤其最后两个小节音律节奏渐慢,情绪由“怒”到“悲”,直到最后的平静。“悲胜怒”,通过激发悲哀的情绪,以控制调节其原有的愤怒情绪。艾迪·伊扎德在论述情感体验对情绪激活和调节的影响作用时提出,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二泉映月》曲子开头满怀往昔回忆的情感,具有平缓心情的作用;随后的5次变奏,展示出人之喜怒哀乐和离合悲欢,令人沉浸;乐曲的高潮部分,倾泻出隐忍、孤愤、压抑等情感[2],令听者动容,故能将满腔怒意消散于《二泉映月》激发的悲情之中,从而达到平静的状态。运用《二泉映月》“以情胜情”的旋律,有助于听者意识和情绪的转移,使怒气消散,机体的失衡状态得以平衡,进而能保持身心愉悦、健康[4]。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五声”(宫、商、角、徵、羽)与中医学的“五行”(土、金、木、火、水)相应。天有五音,人有五脏。《黄帝内经》提出“五音疗疾”理论,角、徵、宫、商、羽5个音阶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左传》中也有阐述,认为音乐像药物一样,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仅为了娱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管子》载:“凡听徵,如负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马鸣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在鸣。”形象地描绘出了五音的意象,体现了音乐的特色。
《二泉映月》的调式乐曲,节奏紧促,舒心平静,曲目中2~5小节如木气升发,6~7小节如金气肃降,19~20小节如土性厚载,36~37小节如火性炎炎,最后3个小节如水性柔缓。二胡拉动时颤动的琴弦,与听者内心的波澜产生共鸣,整首旋律跌宕起伏,涤荡听者五脏六腑,向其诠释着乐曲的悲痛之情。
《二泉映月》“内蕴五行”“动静结合”,琴弦的律动与内心沉浸的结合,动中似静,止中有动,令人胸怀舒达、遐思深远。特别是《二泉映月》中“波弓”(或称“浪弓”)的奏法,用二胡弓子瞬间的加速与加压,大胆急速的运弓赋予音调强烈的动感,使曲调情绪激昂,又逐渐舒缓,音乐平稳,绵延不断,给人以无限的遐思[5],有助于听者在乐曲旋律的激荡中恢复内心的平静。
《黄帝内经·灵枢》载:“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人体阴阳的盛衰对喜怒的影响有不同的倾向性。阳气多者,热情爽朗,多喜乐;阴气多者,沉滞抑郁,多恼怒。《黄帝内经·素问》根据狂证的表现,提出怒是阳气盛的结果。“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由此可见,怒者有阳盛和阴盛两种状态,可以表现为愤怒和郁怒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指怒而发泄,多向他人或他物发怒;后者指怒而不发,郁结于心,多指向自身。按照中医理论的一般规律,阴盛者之怒应属郁怒,阳盛者之怒应属愤怒。
《二泉映月》具有阴阳双重属性,以双主题及一系列变奏所形成,其层次分明又完整统一,旋律时而苍劲质朴、激越昂扬(阳性旋律,可抑制阴胜之郁怒)[6],时而哀伤婉转、舒缓婉约(阴性旋律,可抑制阳胜之刚怒)[7]。在道教“阴阳”观念中,阴和阳属性既是对立(对比)的,又是统一(互补)的,当某种属性发展到极致,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复归,即“否极泰来”。《二泉映月》的曲式原则也含有这种意味,阴性旋律每次变奏达到顶点时,立即复归于阴性色调的阳性旋律,“静极而动”,在阴柔婉转的音律中停留,积蓄力量后向旋律高峰冲刺,“动极而静”,在急转激昂的音律之后,又归于和缓。如此,“动静循环,阴阳相间”,构成了阳刚阴柔综合之美[7]。演奏《二泉映月》的民间音乐家阿炳8岁进入道观,深受道教影响,根据《二泉映月》的音乐特点,推测其可能与道家文化有密切关系,道教文化中阴阳和合的观念是《二泉映月》具有制怒作用的根源所在。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二泉映月》蕴含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情胜情、内蕴五行、调节阴阳的中医内涵和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增快,各行业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人们的精神和生活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精神、心理、情绪等因素逐渐成为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和诱因[8]。通过《二泉映月》“悲胜怒”的治疗作用,提示中医可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情志疾病,也鼓励音乐家多创作有益身心的健康之音,发展弘扬中国音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