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瑞玲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某公路桥梁上部结构采用连续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在箱梁的下部布置排架,其高度为14.2 m,立柱尺寸采用0.8 m×0.8 m,并在立柱的中间设置联系梁,其间距按4 m控制。桥梁基础采用机械灌注桩,桩径为1.8 m,横桥向桩基间隔距离为3 m,以中风化层为桩基的持力层。
(1)在支架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要求戴好安全带及安全帽,且支架的支撑头及扣件不能随意放置和抛扔。
(2)在支架的旁边应设置好人行步梯,在梯上还要设好扶手与防滑设施。
(3)在支架的两侧设置宽度为0.5 m的人行道,并在通道之外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4)支架上所有扣件都要按照要求进行上紧。
(5)支架拆除按照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进行。
(6)完成对支架的搭设后,对支架实施预压,预压主要使用袋装砂,其重量应达到箱梁及模板自重120%,利用吊装吊至支架表面后由人工进行堆码。确认支撑体系的实际沉降达到稳定之后,对支架和地基的实际变形量进行测量。达到满载以后,如果连续2 d测量没有发现沉降,则可确认地基处理可以满足相应的要求。完成卸载后,支架发生的反弹应控制在1 cm之内,若超出1 cm,则要对竖向刚度予以加强。
(1)外模应保持平整和光洁,有着一致的色泽,且拼缝整齐,拼缝的宽度应控制在1 mm以内,在面板缝的位置应外背方木。
(2)对底板钢筋进行安装之前,应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
(3)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全面清洗,可使用高压水枪进行。
(4)内模在加工场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分块吊装,然后在现场合体;其尺寸必须准确无误,以免漏浆。浇筑开始前,也要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
(5)端模与底模需要钉在一起,预留的钢筋孔洞必须准确无误。
(6)内模与端模只能一次性使用,而外模可以重复使用。
(7)端模一般24 h就可以拆除,而内模与底模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拆除,底模按照从跨中到两边的顺序拆除。
(8)在与墩中心相距4~5 m的位置设置进入洞,一般每跨设置一个,其纵向尺寸为50 cm×80 cm,同时还要在四角设置倒角。
(9)施工中应充分注意预留洞与所有预埋件。
(10)为底模预留5 mm的沉降。
(1)采购完毕并进入库房的所有原材料都要有齐全的证书,同时按照生产厂家进行分批存放。
(2)对进场的钢筋及其配件应做好外观检查,若发现浮锈、损伤与裂纹等情况,应立即处理,并确认外形尺寸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3)每一批材料在进入到施工现场后都要按照相关要求在设计和监理人员的见证下进行取样送检,所有技术要求都必须满足现行规范,没有试验与试验不合格的,都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
(4)先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在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同时根据不同的型号来编号,将其堆放整齐。再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的绑扎、焊缝与主筋之间的距离都应满足现行规范提出的要求。
(5)对钢筋进行绑扎时,应提前做好对所有预埋件的设置。
(1)每联应分跨连续浇筑,不可设置施工缝。
(2)在浇筑开始前,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模板尺寸、钢筋保护层与钢筋骨架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要求后,开始浇筑,同时安排专人值班,做好整个过程的记录,并进行取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养护,根据规定开展相关试验。
(3)箱梁浇筑必须保持对称,在斜向进行分层。先从箱梁的上口入仓对底板进行浇筑,再浇筑两侧腹板。混凝土振捣需要安排专人负责进行,对上一层实施振捣时,需将振动棒插入到下层10~15 cm,并且混凝土不能初凝。
(4)混凝土振捣的时间,通常为20~30 s,当表面上的混凝土停止下沉,且没有气泡产生时,即可停止振捣,振捣应始终由一人负责,中途不可换人。
(5)为了避免箱梁产生早期裂缝,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通常不能超出470 kg/m3,同时还要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
(6)在浇筑开始前和穿束完成后,都要对锚垫板和孔道进行检查,使锚垫板的位置准确无误,孔道通畅,没有积水与杂物,若管道是在浇筑之前进行穿束的,则要在完成浇筑后,对管道中的钢丝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可以自由滑动。
(7)施工中混凝土以商品混凝土为宜,在浇筑过程中使用罐车将其运输到现场,再用地泵将其泵送至模板中。
(1)按照设计图纸所示坐标将波纹管所在位置的控制点准确放出。当为曲线梁时,还要对曲线要素予以充分考虑。
(2)现场的施工人员应根据管道的控制点确定波纹管具体位置,然后在直线段按照100 cm的间隔距离,在曲线段按照50 cm的间隔距离采用井字形装置对波纹管进行固定。
(1)钢绞线需要在干净、平整和没有积水的场地进行下料,对于下料的长度,是波纹管净长和工作长度的总和,此外还要考虑一定富余量。在下料时,切口端需要使用铁丝绑扎紧固,并用砂轮机进行切割。
(2)在编束的过程中,钢绞线应保持平行,不能发生交叉,按照从中间到两端的顺序以1 m的间隔距离使用扎丝将其绑扎紧固,同时还要为钢绞束实施编号。
(3)钢绞束的端头应做成锥形同时做好包裹,短束可由人工来穿束,而长束要用卷扬机来牵引传输。若在浇筑以后进行穿束较为困难,则可在浇筑之前实施穿束。
预应力张拉采用延伸量和张拉力双重控制,两端实际延伸量需保持一致,伸长值的实测值和理论值之差不能超过6%,否则不可继续张拉,要查明其原因,另外两端的张拉必须同步进行。完成对桥面上横向钢束的有效张拉后,要在张拉纵向的钢束以前对箱梁侧模进行拆除,此时底模应依旧保持稳固,不能发生松动。
(1)完成张拉后,用水泥浆进行压浆,其时间不能超出3 d,防止钢材发生锈蚀,在压浆之前,还要使用压缩空气对孔道进行吹洗,以清除孔道内的积水和杂质。
(2)孔道压浆所用水泥浆,其水灰比按0.40~0.45控制,抗压强度应达到45 MPa以上,压浆前进行检查,其中不能含有氯盐。
(3)水泥浆在专门的搅拌桶中搅拌,先在拌和机中注水,再添加水泥,待搅拌充分后,加入适量膨胀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通常为水泥用量0.01%。
(4)完成对水泥浆的拌制后,将其倒进注浆泵当中,从箱梁的其中一端开始注入,到箱梁排气孔有稠度和拌制好的水泥浆相同的水泥浆流出后停止,对注浆阀进行关闭。压浆的压力按0.6~0.7 MPa控制。
(5)压浆时要在现场安排专人负责旁站记录,同时每个班组都要取一组时间,用于强度的测试及评定。
(1)对锚圈外部多余的钢绞线进行切割,切割应使用砂轮机进行,不可焊割。
(2)以箱梁钢筋图纸为依据,对张拉槽中的钢筋进行恢复。
(3)箱梁中的锚具通过混凝土浇筑来封闭,在浇筑时要注意不可使用振捣棒来振捣, 只可以用人来捣固,在确认混凝土达到终凝以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