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关键能力:内容构成与培养路径

2020-01-11 01:19郭家海
关键词:名著关键内容

【主持人语】写作关键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首要问题。目前,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统编教材,都没有专门的写作核心素养以及关键能力内容。本专题的四篇文章是我们基于核心素养与统编教材的写作关键能力研究的初步成果。第一篇是基于新课标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整体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与教学路向;后面三篇分别从审题、阐释、议论三个关键能力的角度,开发基于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能力“落地”策略。

——郭家海

摘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首先应明确其内容框架,并留意分散在教材不同栏目中的显性与隐性内容。突出写作关键能力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一大特色,教材的编排体系为教学提供了一个便于操作的抓手。教学中,还需寻找一些适切的路径:在写作单元教学中夯实,在相关单元教学中丰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

关键词:写作关键能力思维表达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 年6 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写作教学的标准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表述笼统、模糊,连贯性差,不够系统,可操作性较弱,等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已于2020年春季全部推出。本文基于统编教材梳理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内容构成,探讨具体的培养路径。

一、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内容构成

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首先应明确其内容框架,并留意分散在教材不同栏目中的显性与隐性内容。

(一)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内容框架

自20世纪初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以来,学者们就致力于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框架搭建。百年来,形成共识的语文关键能力有4个:听、说、读、写。当然,这是比较笼统的认识,依据这个框架进入具体的操作层面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21世纪初,学者们在写作领域具化出写作、叙说、描述、表达、创作等概念。近年来,祝新华从文章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作文性质,结合实际调查,归纳出影响学生作文的12个变量:审题、立意、材料、思想、详略、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衔接、表达方式、修辞、词汇、语言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手段,分析得出5个写作关键能力:确立中心的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语言基本功、修辞能力。我带领的团队则从核心素养转化的角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的手段,分析得出初中写作4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习惯养成与保持、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情感态度与信心。这些核心素养内容都包含关键能力的因子,其中“习惯养成与保持”“情感态度与信心”属于情感领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则属于认知领域,认知领域这两个维度的核心素养的主体成分就是关键能力。根据“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两个二级维度又划分出6个关键能力,即语言储备能力、语言建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围绕中心选材能力、组织构思能力、逻辑展开能力。

上述实证研究主要着眼于整个基础教育,对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针对性不强,但是,可以给我们整体性的参考与启发。借鉴上述研究,结合初中六册教材有关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初步架构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这个基于实证研究的框架将初中写作能力整体上分为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两个维度,思维能力维度包括审题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处理材料能力4个二级维度,表达能力维度包括叙述能力、描写能力、议论能力、语用能力4个二级维度,过去通常所说的“说明能力”或“阐释能力”从属于“语用能力”。

(二)教材中关于写作关键能力的显性内容

初中六册教材共安排36个写作单元的教学内容(八年级和九年级上、下册“活动·探究”的4个写作任务也纳入其中),根据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内容框架,其在各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分布如下:

审题立意: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如何突出中心”和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审题立意”。

謀篇布局: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思路要清晰”、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仿写”和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布局谋篇”。

联想想象: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发挥联想和想象”、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尝试创作”和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有创意地表达”。

处理材料: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怎样选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缩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学习改写”和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扩写”。

叙述: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会记事”、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写传记”、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学写游记”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写故事”。

描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人要抓住特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出人物的精神”、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抓住细节”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描写景物”。

议论: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写读后感”、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撰写演讲稿”、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观点要明确”、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议论要言之有据”、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论证要合理”和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戏剧小评论”。

语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从字顺”、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言简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写作”、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言要连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表达要得体”、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说明的顺序”和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修改润色”。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单元目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根据其侧重点归入相关关键能力;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抒情”、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属于情感领域要素,未列入认知领域要素中。

(三)教材中关于写作关键能力的隐性内容

我们在参照初中写作关键能力框架编制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只关注各个写作单元的显性内容,还要着眼于整册教材,关注写作关键能力的隐性内容,在教学中实现“教材阅读内容”“显性写作内容”“隐性写作内容”三合一。

綜观统编初中教材,写作关键能力的隐性内容主要设计在课后的《积累拓展》《思考探究》以及单元的《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等栏目中。

例如,对“语用能力”,我们除了关注“写作实践”“单元任务写作”等显性练习之外,还要关注相对应课后的《积累拓展》《思考探究》以及单元的《名著导读》与《综合性学习》等栏目中的隐性练习。

说明性的语用能力练习有: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的“积累拓展四: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三: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三:话说‘洋车夫(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积累拓展五:恐龙灭绝的原因”。

日记书信性的语用能力练习有: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一:写航海日记(阅读《海底两万里》,结合小说内容,写几则航海日记)”;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三:我给傅雷写回信(阅读《傅雷家书》,选择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领域的某一个话题,与傅雷讨论你的看法)”。

报告性的语用能力练习有: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后写读书报告”;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后写读书报告”;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后写读书报告”;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一:读书报告”。

二、初中写作关键能力的培养路径

突出写作关键能力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教材的编排体系为教学提供了一个便于操作的抓手。但是,要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寻找一些适切的路径。

(一)在写作单元教学中夯实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颇具匠心,具体表现出两大递进:一是“册册递进”,二是“练练递进”。“册册递进”主要是每一册确立一种重点训练的写作关键能力,关键能力要求按册渐次递进。六册教材所侧重的写作关键能力分别是:写人记事、写景抒情、新闻传记、阐释说明、议论分析、审题谋篇。同时,“语言运用”贯穿其中。“练练递进”主要是每一个写作单元的写作实践均为3个,3个写作实践按“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逻辑递进。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关键能力的训练:“写作实践一”是写一个片段,“‘画熟悉同学的肖像”,要求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200字左右;“写作实践二”就是“写熟悉的同学”,将第一题扩展成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补充事例,安排好详略;“写作实践三”则推及写“我的偶像”,要求不少于500字,力求通过事件与细节写出人物特点。

但是,由于整个教材体系仍然是“阅读主导”,写作关键能力便无法很完美地集中训练。为此,编者又别具匠心地将其穿插在初中六册教材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单元教学中运用“呼应”“整合”的策略。例如,培养“叙述能力”时,要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会记事”、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写传记”、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学写游记”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写故事”这三册教材的四个单元统整考虑,在统整的基础上确立有序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评价标准,而不是各个单元各自为政、互不关联。

(二)在相关单元教学中丰富

培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写作单元自然是“主战场”。但是,胜利不能全靠“主战场”的修炼,还少不了“后勤”给养。这里的“后勤”给养,主要指教材完整单元的“滋润”与“浇灌”,其主要形态有阅读课文示范、写作单元或课后练习延伸、同一关键能力点的铺垫与呼应等。

比较典型的是关于议论关键能力的编写。九年级上册第17—20课集中学习四篇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这样安排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同时也兼具初中议论文写作的示范。延伸跟进的单元写作实践为:(1)写一段文字证明《怀疑与学问》中“要有怀疑精神”这个观点,200字左右;(2)以“知足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3)如何看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年第10期独家策划虽然议论文写作集中安排在九年级上册,但是,七年级、八年级以及九年级集中教学之前都有铺垫: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二专门安排练笔“探究祥子悲剧的原因”,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四则安排品析“京味儿”;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的思考探究四安排练笔——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后积累拓展五安排小练笔“木匠与政治家的价值”等,这些都是对议论文写作的铺垫。

(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

写作关键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教材的写作单元、语文课堂以及各种考卷中,而应该指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实践就非常值得重视:写作实践一的任务是写一篇班会发言稿,要求注意对象身份、词语使用、写作目的、使用场合;写作实践二的任务是以学生会名义写一份嘉宾邀请函,要求明确写作目的,根据嘉宾身份选择恰当的称呼,介绍活动时间、地点、主题,若需要对方发言也应提及,语言简明,大方得体;写作实践三的任务是以班级名义写面向全校师生的环保倡议书,要求介绍倡议背景、目的,明确主题,提出具体内容要求,注意使用场合与对象,表达得体。

当然,写作关键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的“点”是多方面的,远远不只发言稿、邀请函、倡议书,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

三、培养初中生写作关键能力的注意点

写作关键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但远远不是学生所要具备的能力的全部。另外,是否具备了某种关键能力,也不只是目标、内容、策略所能予以表征的。因此,培养写作关键能力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培养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中有两个核心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必备品格”是根本,是基础,写作关键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良好的品格。缺乏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必须在有利于培养与矫正学生学习品格、为人品格的背景下,设计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措施。

第二,依托听、说、读、写这一语文教学综合框架。

现实生活的语文应是听、说、读、写样样兼具,没有哪一项能力能脱离其他能力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写作关键能力的时候,既不宜完全脱离阅读课文另起炉灶,也不能局限于阅读课文束手束脚,而应积极地吸纳阅读单元相关度较高的材料和日常生活中的听说活动材料,在听、说、读、写的组合下,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

第三,借助发展性评价标准这一能力引领法宝。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重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公认的标准。我们培养初中生写作关键能力,尤其要关注新课标的等级标准与等级例文,让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显性化。

*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第五批名教师工作室重点课题“写作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编号:CZMSa/20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709.

[2] 吴欣歆,关惠文.近十年语文教育研究进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19(9).

[3] 李军亮.百年中学语文核心能力要求的沿革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7(3).

[4] 何文胜.中国初中语文教科書编选体系的比较研究[M].香港:文思出版社,2005.

[5] 祝新华.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6] 郭家海.初中生写作核心素养调查工具的开发与使用[J].中学语文,2018(28).

猜你喜欢
名著关键内容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