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1+X”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

2020-01-11 08:32谷守印
职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证等级证书融通

谷守印

摘 要:中职汽修专业承担着为汽修服务行业一线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使命。“1+X”的提出对中职汽修专业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本文分析了“1+X”的内涵及要求,尝试从课证融通的角度,浅析构建基于“1+X”背景下的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路径。

关键词:“1+X” 课证融通 校企合作 中职汽修专业

一、“1+X”的内涵

“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具有基础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指导性,反映学生职业活动所需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历证书的补充和拓展。

“1+X”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政府、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中职院校分别提出了明确的职责和要求,开创了多元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打通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通道,最终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1+X”的要求——课证融通、校企合作

课证融通是中职汽修专业落实“1+X”证书制度的首要要求。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制定的汽车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职业标准为汽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是完善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主要依据。“1”和“X”的有机衔接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可以全面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截止到2020年3月,中职汽修专业可选择的证书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汽车油漆调色与喷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职汽修专业应在综合考虑自身建设条件及发展方向以后,選择参与的试点证书。确定证书后,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证书内容,结合证书要求和教学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职业标准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做到中职汽修专业课程内容与汽修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实践对接、中职汽修专业人才符合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

校企合作是中职汽修专业落实“1+X”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从标准源头上分析,培训评价组织制定的职业标准,主要结合了我国汽车生产制造行业、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只有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才能保证中职汽修专业培养的人才完全符合汽车行业的需求。以汽车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汽车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中职学校才有可能办好、办强汽修专业。从汽修专业的教学条件看,专业设备设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做到百分之百模拟企业生产实际,因此针对个别学习任务,需要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弥补中职学生学习的不足。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培训等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因此校企合作是提升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汽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基于“1+X”课证融通的校企合作路径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进行简单阐述。

(一)准确定位,选择证书

汽车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产物,对应着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是中职汽修专业增强产业适应能力、培养行业急需人才的主要依据。开展校企合作之前,校企双方要在对区域经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特点、产业需求,综合考虑汽修人才的成长需求,最终选择适宜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成立指导委员会

由企业领导、院校领导任组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院校汽车系领导任副组长,企业技术人员和院校汽修专业教师担任组员,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协商校企各自分工、合作细节等具体事宜,在整个合作过程中起到指导、监管作用,使校企合作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组织机制保障企业真正地参与到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全过程,使教学和生产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和支持,做到真正的产教融合。

(三)校企双方联合制订课证融通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是学生经过一系列课程学习后,既能达到证书的考核要求,又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共同研究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职业标准与汽修专业教学标准、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具体要求进行有机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将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能力划分为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电气舒适系统等几大模块,针对每一模块依据证书考核的技能点和知识点、企业生产岗位需求,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共同开发教材、任务工单、微课等教学资源,从而确保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的一一对应,做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学制为3年,学生培养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学习为2.5年,基础课程由教师讲授,专业课程以企业技师辅助专业教师讲授。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毕业证书,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模块的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认证考核。在校外进行为期半年的生产性实习,由专职班主任和企业人员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实习,弥补校内学习的短板,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校企共建培训考核基地

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建设集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功能于一身的校内基地。一方面,校内基地可供有考证需求的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另一方面,校企双方可以针对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及考核,创造社会效益,有利于校企合作机制的稳定。

(六)搭建汽修教师迅速成长的数字平台

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一定的时间,校企共同搭建数字化平台有利于教师的快速成长。汽修专业教师理论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缺少一线工作经验,他们的一线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学习企业师傅的间接经验获得。汽修企业和中职学校共享维修手册、培训文件、故障大数据等数字化资源,维修人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分享故障案例等,可以迅速弥补汽修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欠缺,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七)共建考核评价体系

校企双方共建基于学习过程和成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共同把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支持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通过学分银行兑换积分,实现“1”和“X”的互通衔接。

四、小结

“1+X”课证融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将职业教育和汽车企业联系得更加紧密。深化产教融合,广泛地开展基于“1+X”课证融通的校企合作,是提升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南中,夏海鹰.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变革逻辑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8).

[2]刘传利.1+X证书制度内涵与意义的探析[J].智库时代,2020(8).

[3]戴勇.1+X课证融通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原则与方法[J].机械职业教育,2020(2).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课证等级证书融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中职助产专业“一专两岗、课证一体”课程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