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振 白雪峰
摘 要: 学生工作要打开学生的思想开关,找准教育的发力点。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实践经验,挖掘辅导员的工作内涵和本质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提出“知己知彼”“学无止境”“宽严相济”“群众路线”“言传身教”五大工作思路,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艺术性。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学生管理 立德树人
一、知己知彼:认识职业,认识学生
辅导员来自各个学科,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不够熟悉学生的思想特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九个主要职责涉及政治、教育、心理、管理、伦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矛盾是专业化工作要求高和自身能力不足的矛盾。《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虽然提出了专职辅导员“双线”发展的要求,但受日常烦琐事务性工作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的影响,一些辅导员的“双线”发展很难走顺、走通。从学校层面讲,每个学校学生管理理念和水平不同,对辅导员的定位不一样,不同学校的辅导员发展路线的差异性比较大;从个人层面讲,有些辅导员一开始带新生,有些带老生,有些一个人负责一个年级,有些一个人负责几个年级,每个辅导员所处的职业环境都不一样。辅导员工作面临烦琐事务的挑战、专业化的挑战和职业发展的挑战。辅导员工作的第一个难题是熟悉工作条件和环境,做事之前思考环境允许你做什么,你在环境中能做什么。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辅导员大多管理200人以上的学生,意味着要面对200多个不同的家庭。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也是家庭的问题。辅导员的工作是解决学生随时随地发生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处在成长的迷茫期,相对不够成熟,常会意气用事。“只有辅导员想不到,没有学生做不到”。这是学生工作的常态。“午夜铃声”“紧急通知”是常有的事。辅导员对于职业和学生的认识是渐进性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经历等都会影响辅导员对职业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辅导员要学会认同学生、认同职业。
二、学无止境:向前辈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失败学习
基于三个挑战和三个认同的讨论,辅导员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快速熟悉奖助贷、党团、班级、谈心谈话等日常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努力练就学生工作的基本功。
学校的资深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一线,相对熟悉学校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处理学生问题有技巧、有方法。新的辅导员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切忌闭门造车。平时要多跟身边的前辈交流,遇到有拿不定主意的问题多向他们请教。自己绞尽脑汁解决不了的问题,別人从旁指点便能醍醐灌顶。每一个领域都有知名专家,辅导员这个行业也一样。辅导员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向网络知名辅导员学习,多读网上学生工作攻略,多看学生工作的文献,多学好的经验做法。学生工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辅导员的模式或者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优势,辅导员应避免“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风格和方式,做好、放大闪光点。
每一届学生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一个辅导员所带的学生风貌也不一样。生活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和物质条件优渥的时代的“00后”,比以往学生个性更鲜明、思想更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做学生工作切忌自以为是、闭门造车,辅导员要善于接受学生的意见,真诚地向学生学习,尤其是多听高年级同学建议,多听学生骨干的意见。辅导员要虚怀若谷、择善而从。学生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辅导员大多为年轻人,学生工作经验较少,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受到打击。做学生工作要不惧困难,敢啃硬骨头。遇到的问题多了,经验多了,心态也就平和了。知耻而后勇,知不足才奋进。学生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次失败都要痛定思痛,多总结、多思考。如果不能避免失败,就去接受、去适应、去解决、去改变。
三、宽严相济:情感为先,制度护驾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思想的工作。要把握好学生工作的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关系,既要让学生工作有温度、有感情,又要讲规则、有底线,做好情感与制度并重。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感性多于理性,追求自由平等,渴望得到尊重。在学生没有接受老师、认可老师之前,任何教育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工作,最重要的是先取得学生的信任,学会情感管理。情感管理就是辅导员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事。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倾听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贴近学生,才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信任,才能引导学生。辅导员的工作主战场不在办公室,而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学生在哪里,辅导员的视野就在哪里。辅导员要到学生的宿舍走走,关心学生的生活,到教室走走,看看学生的学习。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对学生多包容、多理解,因材施教,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要“一刀切”,要一人一策、因材施教。跟学生谈心谈话时多倾听、少说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失误、会犯错,学生犯错以后要多肯定、鼓励,批评时要委婉、讲技巧,多给学生成长锻炼的机会。只有找到学生情感的“开关”,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们因成长环境不同,性情、性格、价值标准各具不同,如果大家各行其是,那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执行力。要想做到令行禁止,不能靠人管人,要靠制度管人。一要加强对学校和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和文件的理解、学习、运用,做事要“有制可循,有据可依”。在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就给学生埋下“规则”的种子,在日常管理中以具体的案例、问题让学生了解制度、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敬畏制度,在处理学生各种各样的小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二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做好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形成书面制度。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学生搬出所谓的“旧制”,诸如之前的辅导员如何,之前的规则如何,其他学院如何,对于这些“约定俗成”的经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不成文”的规定转化为“成文”的规定。三要做好表率,带头遵守,不讲特权,做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制度是用来规范学生、服务管理的,拟定制度时一定要多从学生的角度着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多考虑实际问题和可操作性。在涉及学生的群体利益,如骨干选拔、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方面时,要有细则、讲程序,做到公平民主、公开透明。
四、群众路线:为了学生,依靠学生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长成才。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给学生成长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将成长与成才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成长中成才。
为了学生就是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要做让学生满意的老师。大学生处在成长感性与理性的交汇期,成熟中有着青涩,幼稚中有着沉稳。对大学生来说,说教的价值微乎其微。要想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就要让学生主动找老师而不是老师找学生。一是要淡化管理者的角色,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需要和期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达学生之所愿,把学生的满意度、认可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扮演好服务者角色。二是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解答学生生活和学习等成长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三是虚心向学生学习,学会总结学生的成长规律,善于从问题中探索学生的工作规律。
依靠学生就是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工作管理之中,让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学生从被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转变,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生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一是要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上下足功夫,构建以辅导员为圆心,以关键少数为半径,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辐射到教室、宿舍、社团活动等各个面,构建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形成“点—线—面”联动的思政格局。二是抓好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优秀学生代表这一关键少数的培养、教育、监督,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和上传下达的作用。三是完善朋辈教育制度,利用党团组织多给朋辈交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思想引領作用,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能力,成为有大爱有大德的人。
五、言传身教:立德铸魂,甘为人梯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他们的性格、素质、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大家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碰撞、冲突、矛盾不可避免。如何让学生们“求同存异、共同成长”是辅导员要破解的首要难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者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铸魂,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2](4-6)。辅导员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一方面要守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政治,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另一方面要以德立身,以情育人,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更多的是要“行不言之教”,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辅导员不是完人,有学生喜欢就有学生讨厌,有暖心的学生就有寒心的学生。学生工作众口难调,学生素养参差不齐,忍受委屈、耐住寂寞是辅导员要学会的第一课。春风化雨润无声,一言一行总关情。育人工作是系统的、整体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辅导员要经得起磨炼,受得住挫折,扛得起责任。若无默默耕耘,怎能静待花开?辅导员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甘为学生向上的凌云梯,当好学生成才的铺路石,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学生的成才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却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辅导员的职业价值,也是辅导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09).
通讯作者:白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