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2020-01-11 01:10李欢
文教资料 2020年25期
关键词:畲族文化传承家庭教育

李欢

摘   要: 江西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省份之一,散杂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共有3万多人口。铅山县篁碧、畲族乡,作为上饶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共有人口3000多。通过走访铅山县两个畲族乡,研究者对当前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傳承进行调查,认为当地儿童对本民族文化了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 社会学视角   畲族   家庭教育   文化传承

畲(shē)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7省100多个县,盘、蓝、雷、钟是主要姓氏。据古籍记载,至迟在七世纪初,畲族人民就已经在丘陵连绵的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劳动、生息、繁衍。直到十三世纪中叶,南宋末年,汉文史书上才正式出现“畲”和“輋户”的族称。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两种,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客人。

江西境内现杂散居住有畲、回、瑶、黎等少数民族共计11万余人,其中畲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0%。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我省共设8个少数民族乡,7个为畲族乡:上饶市铅山县太源畲族乡、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吉安市永丰县龙岗畲族乡、赣州南康市赤土畲族乡、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鹰潭贵溪市樟坪畲族乡。

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逐渐流失,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等。按照社会学观点,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幼儿获得的文化传承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

一、畲族幼儿传承本族文化的现状

1.语言文字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民族文字,通晓汉文。通过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畲族小说歌(以畲语唱、念的一种歌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有民族地域特色,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

江西的畲族语言接近客家方言,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区别,少数话语与客家话完全不同。因上饶的畲民长期与汉族杂居,家长在生活中多使用方言交流,畲族幼儿学习的方言以地方方言为主,仅有少数畲族老人能运用畲语交流。进入正式学习阶段以后,畲族儿童在学校使用普通话、学习英语,畲语的学习更难引起重视。当掌握畲语的老人去世后,畲语的传承面临严重的断层。

近年来,铅山两个畲族乡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课题,在民族学校开设畲族山歌课、请畲族山歌传承人授课,并创作新山歌,组织专门人员整理畲族语言、谣谚、典故等,做出一定的努力。在走访中,当地文艺工作者用畲语演唱了畲族小说歌,能看出还保有畲族小说歌短小精炼的特色,但除了专门从事文艺工作的成人能演唱外,当地儿童基本上不会哼唱类似歌曲。

2.饮食与服饰

上饶地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业贸易繁荣。居住在深山中的畲民日常饮食习惯与地方饮食习惯保持一致,以大米为主食,早上食用当地特色的铅山烫粉,午餐和晚餐以大米饭配猪肉、鸡鸭鱼肉、牛羊肉等,加上时令蔬菜,与汉族人饮食习惯并无二致。因两畲族乡地处深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茶叶、河鱼、豆腐泡品质上乘,深受上饶地区人民的喜爱。较有特色的食物当属乌米饭,据当地人介绍,童年时期,家庭中畲族老人会在农历三月三制作乌米饭。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善,许多人认为这种米饭耗时耗力,多数时候将其作为节日应景的习俗,日常生活中难见踪迹。畲族儿童对乌米饭的认知多数停留在“节日仪式”层面,在心理上接受度不高。

在服饰上,现在畲族男女日常服饰基本与汉族一致,但在特殊时期,如节庆、婚丧嫁娶时会有意识选择民族服饰。明清以来,畲族服装以“凤凰装”最有特色,一般作为嫁衣。畲族儿童对民族服饰了解不多,在演出时有所了解,但多数人未能说明服饰元素和蕴藏的历史文化。

3.民俗与节庆

畲族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馃。二月初一,做“春福”,表示春耕开始,希望禾苗茁壮成长。立夏,做“立夏福”,家家做立夏果。白露时节,做“白露福”。秋收时节,做“秋福”,庆丰收。冬至,做“冬福”,吃麻糍果。除夕过年做“年满福”,吃长命饭,祝岁岁平安。每年三月三,畲民家家户户蒸糯米饭祭祖,并以此馈赠亲友。三月三糯米饭节的来历,相传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官府抓去,乡人为了让他在牢中吃上饭。便把糯米饭用树叶汁染黑,狱卒见糯米饭乌乌黑黑,以为肮脏,不敢扣留。雷万兴出狱后,于农历三月初三带领大家下山复仇,胜利后又蒸乌糯米饭庆贺,于是三月三吃糯米饭成了一个节日习俗。1984年起,浙江景宁每年举办“中国畲乡三月三”歌舞节,初步彰显畲族节庆特色。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和传承民族文化考虑,江西上饶的两个畲族乡在每年三月三也会举办畲族文化节,吸引着当地和外地游客。

4.歌舞与建筑

江西畲民大多能歌善舞,民歌文化深厚。在《铅山县民歌集》收录的101首民歌中,有三分之一为畲族民歌。《先五方》《仗脚司》被省有关部门定为江西省民间舞蹈重点节目,并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编辑部制成录像长期保存。《高皇歌》《封金山》《时辰歌》《畲族婆娘赶庙会》《竹竿舞》等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当地畲族幼儿多是在幼儿园表演时,由幼儿园专程邀请民俗学者教授幼儿畲族舞蹈、穿上民族服饰,作演出之用。

铅山的两个畲族乡建有雷家大院、词臣牌坊、华氏宗祠等古建筑。雷家大院建筑设计风格不仅汲取了畲汉、闽赣建筑特点,还兼济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徽派建筑的风格,将住宅设计成了功能完善、风格独特的罕见民居。在建筑上,除了古建筑作为景点参观、节庆时用作仪式场所外,多数儿童生活在现代化的住宅,对民族建筑缺乏深入了解。

5.体育武术

畲族人民历来热爱体育活动,从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狩猎生活中就地取材,创造了许多既有利于健身、增进友谊,又别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其中既有龙公拳、板凳拳、棍棒拳等畲族拳、棒术的体育项目,也有打靶、赛剑、抛球、发子、彈弓、赶业主等与射猎有关的体育项目,还有打尺子、稳凳、滑竹攀爬等体育游戏项目。遗憾的是,在现代文明的裹挟中,许多体育游戏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江西上饶畲族乡的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幼儿交由老人照顾,幼儿园以私立园为主、办园质量不高,使得传统的畲族体育游戏不再流行。

二、社会学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

1.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

民族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互相认同的社会成员构成的人口群体。语言、宗教、历史、经济、心理都可能成为社会成员互相认同的标志。从根本上讲,民族文化是构成民族独特性的最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语言、饮食习惯、民俗活动、艺术表现等载体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任何一个项目同样也有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与汉族人接触之前,畲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的教育就是通过长辈言传身教,传授基本的生存知识。到明清时期,随着畲族人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入,一些畲族祠堂开始延请汉族塾师教授本族子弟,由此培养了畲族自己的文化教师,并在畲族地区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正是在这种文化风气的陶冶下,畲族培养出了蓝鼎元、雷鋐等本民族优秀的文人学者。

现在江西上饶畲民的生活习俗大体与当地汉族相同,学前儿童甚至仅在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时能被识别为畲族儿童。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理性看待。传统文化之所以得以延续、保存,与其产生的自然、社会和历史环境密不可分。当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加深、人口空间流动频繁,与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畲族儿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的过程,必须优先学习有助于生活和学习的主流语言,尽管民族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是民族特点的重要标志,但即使是在大学从事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也不能迫使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后代学习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客观存在的现状。

2.新时代的民族文化与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不可否认,传承民族文化主要依靠家庭,并且多倚靠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幼儿在进入托幼机构前,家庭生态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社会生活条件,对幼儿的价值观念、未来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家庭生态通过婚姻质量、生活方式、家庭居所等特定的生态因素作用于幼儿的成长,形成特定的期望氛围和幼儿迥异的特征。

近年来,人们进一步强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其动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在调研中,两个年轻的畲族政府工作人员告诉研究者,在小的时候她们并未意识到自身的民族和其他伙伴有区别,到升学、就业时,因国家对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她们意识到民族身份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非源于对民族文化本身的认可,而是基于功利主义的角度,为了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在问及是否会有意识地保留民族生活方式,例如穿畲族服装、梳凤凰髻,她们表示因为不实用、不符合现代审美、穿戴烦琐而极少选择,仅在嫁娶、三月三文化节时会穿戴,家中不会准备这类服饰,都是临时租借。当问到未来她们自己有了孩子会选择哪个民族(汉畲通婚,子女可自由选择民族),她们几乎毫不犹豫地说畲族,但在家庭教育中能传承多少民族文化,她们表示因自己了解得也不多,所以存在较大难度。

在过去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因学校教育缺乏或不完善,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不必或不能进学校读书,由老人给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给他们念儿歌、讲故事,传承民族文化。对年幼儿童来说,娱乐方式单一,富于想象力的民间文学(如传统民间故事、民谣等)深受他们喜爱,他们可以逐渐从中认同民族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双职工家庭大量出现,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娱乐工具占据了学前儿童生活的多数时间,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突出,传统文化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在西方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双重夹击中,要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需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性。费孝通曾在二十世纪末反复强调,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面对巨变的社会环境,对文化应采取自我反思和自我调适。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由个体组成,畲族人民只有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困境,通过文化自觉,借助现代化技术保存民族的语言、歌声、风俗等,增强文化适应性和再生性,才能避免文化的断层,促使畲文化不断发展,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畲族族称确定亲历记[EB/OL].http://www.zgshezu.com/content/?26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2017.

[2]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杨宏峰.中国畲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4]谢国先.论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兼说“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论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6(4).

[5]钟伯清.中国畲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建钊.畲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本文系2017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江西省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G2017288。

猜你喜欢
畲族文化传承家庭教育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