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天烈(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李香梅(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镇政府)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藏香猪养殖始于2011年,2015年达到高峰,全区藏香猪存栏量5000余头,其中能繁母猪300头2户、200头4户、50~100头13户。养殖户多采用生态放养方式,选择有天然水源的山林或河边滩地,用钢丝网围出一块场地,内修建简易圈舍供猪群白天集中补饲和夜晚休息。为了保障藏香猪肉品质,养殖者从业者多让藏香猪处于半饥饿状态,通过不断的觅食落地野果、植物种子、啃食树皮、拱食地下植物根茎促使其运动。每天上午、晚上各补饲1次,饲料以豆渣、米糠、麸皮、玉米、豆粕为主,饲喂量每天每头0.25千克头。销售方式以卖仔猪为主,少量育肥猪宰杀后在本地市场自行销售,售价维持在90~100元/千克。2018年后,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养殖户数量开始逐步下降直至目前基本消失。
1.市场因素。南郑区属国家级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处在陕西省较低水平,藏香猪肉价格是普通猪肉的3~4倍,本地消费者难以承受。另外,旅游资源薄弱,游客基本是来自本市或省内,无法拉动游客对藏香猪的消费。藏香猪生长速度慢,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达到屠宰出栏要求,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为了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多以销售仔猪赚取微薄利润,无法形成合力拓宽猪肉销售渠道,致使产品单一,产业链无法延伸,养殖规模逐步收缩。
2.环保压力。藏香猪放养场地大,卫生打扫和环境消毒不易进行,猪体表极易滋生寄生虫和皮肤病,发痒时通常喜欢在树干上和泥土坑里摩蹭,且喜啃食树皮、拱食地下植物根茎,在饲养密度不合理时会造成放养场地大面积土地裸露、植物不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满地粪便如不及时收集处理,会顺着雨水流入、渗入附近河渠造成环境污染。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2018年起区政府加大环保整治力度,集中关停了沿江沿河及重污染养殖企业,其中包括藏香猪养殖场4个。
3.生物安全防控不到位。藏香猪抗病能力强、养殖场地相对偏僻,依靠大山天然屏障,疫病传入风险小,让大多数养殖户生物安全防控意识淡薄,疏于对进场人员、车辆的管理,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简陋,甚至没有。忽视了疫苗免疫接种,即使接种,由于将猪完全集中在一起的难度较大,会出现漏防,免疫不彻底,导致免疫效果不佳。猪场难以做到“全进全出”,养殖环境卫生差容易使病菌长期滋生、潜伏,疫病发生风险较大。在长期散养过程中,围网会受到内外攻击,不及时修复会增加藏香猪和野猪的接触机会,不利于疫病的防控和保持藏香猪品系的纯正。这些防控漏洞和风险因素在重大动物疫病来临时会给藏香猪养殖带来沉重打击。
4.品种退化。由于采用生态散养,无法避免自然交配,近亲繁殖和初配母猪体重过小,从而导致品种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
1.前期准备。对消费市场要进行充分调研,以确定将来产品目标受众,对自己的实力要有清醒认识,资金合理分配使用,不能开始建场就贪大求全,造成后续发展规划无法实施。
2.品种选择。藏香猪适于生长在高海拔的藏区,放养在山林间。经济欠发达地区,销售渠道不畅、养殖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发展生态散养一定要谨慎选择该品种,可以优先选择本地汉江黑猪,也可选择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的苏太黑猪、苏淮黑猪、北京黑猪。
3.猪场选址及布局。选择在远离城镇居民聚集区、风景区、水源地建场,场地四周用牢固的钢丝网与外界隔离,大门口修建消毒池和消毒通道,在场地下风处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干粪场、沉淀池和化尸池。母猪圈舍和保育圈舍与放养场地要有一定距离,中间有隔离设施。
4.饲养管理。种猪、仔猪采取舍饲,仔猪在80日龄内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免疫接种和去势后放入放养场进行散养,放养密度20~30头/亩。育肥猪要尽量做到“全进全出”,也可采用两个放养场轮放,这样做既有利于场地彻底清洁、消毒,也有利于植被修复。每天安排专人对放养场地进行巡查,及时修补围栏漏洞,留意猪群健康状况,及时清理病死猪尸体及粪便并做好无害化处理。严格管控进出人员及车辆,降低疫病带入风险。
5.市场营销。在政府政策扶持引导下,结合猪品种特点、养殖方式、饲养地地理属性创立区域品牌。整合资源,找准市场定位,采用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农户联合等形式,统一提供仔猪、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消毒、统一屠宰销售、统一流程化管理,进行全程监控,保证肉品质量。通过超市专柜、设立专卖店、高档餐饮店、电商平台、会员配送等营销模式不断树立品牌精品形象,从而实现差异化销售和养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