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目前临床常见的感染科疾病是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入侵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属于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类型,患病后患者有发热、黄疸等症状表现,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及迁延难愈等特点,临床特征为肝功能受损、肝纤维化,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1]。翟雪珍[2]学者认为,恩替卡韦治疗本病能改善预后、发挥抗病毒作用,但单纯用药疗效单一,未得到患者的认可、满意。本研究分析CHB 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CHB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7~65 岁,平均年龄(41.38±8.29)岁;病程3~8 年,平均病程(6.12±2.03)年。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8~67 岁,平均年龄(41.58±8.16)岁;病程4~9 年,平均病程(6.58±2.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3]中“CHB”诊断标准者;入选前3 个月内未行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及免疫调节剂治疗;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清晰者;病程≥3 年;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酒精、药物及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异常者;伴有结核、艾滋病及性病等传染性疾病;涉及本文用药过敏者;认知、精神障碍者;中途转院治疗。
1.2 方法 入院后叮嘱患者保持禁烟禁酒,予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提供常规护肝疗法,不再使用肝脏毒性的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0.5 mg 恩替卡韦分散片(浙江爱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461,0.5 mg/片),1 次/d。观察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恩替卡韦的用药剂量、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安络化纤丸(森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098,6 g/袋),服用剂量为6 g,3 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晨间空腹时的肘部静脉血3 ml,离心15 min,按照3000 r/min速率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2700型)测定ALT、AST 及TBIL。②比较两组患者淋巴因子水平,治疗后测定两组HBV-DNA 载量(PCR 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海研医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0、IL-2 及IFN-γ,试剂盒由奥地利Bender 公司提供[4]。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发热、黄疸等症状消退,肝脾形态恢复且肝功能指标复常;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肝脾肿大但未出现进展,肝功能指标异常值降低幅度≥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且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疲乏、眩晕及发热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AST(169.58±18.62)U/L,ALT(175.62±19.35)U/L,TBIL(46.24±6.05)μmol/L;对照组AST(167.81±18.64)U/L,ALT(175.68±19.41)U/L,TBIL(46.29±6.17)μmol/L,治疗后,观察组AST(43.22±6.23)U/L,ALT(54.13±7.02)U/L,TBIL(18.22±3.17)μmol/L;对照组AST(52.45±6.38)U/L,ALT(65.24±7.18)U/L,TBIL(23.15±3.42)μmol/L,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 及TBIL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淋巴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HBV-DNA载量(2.51±0.92)×log10 U/ml,IL-2(197.42±8.36)ng/L,IL-10 是(8.92±3.03)ng/L,IFN-γ(30.41±13.24)ng/L;对照组HBV-DNA 载量(8.54±2.83)×log10 U/ml,IL-2(165.14±6.27)ng/L,IL-10(11.68±4.75)ng/L,IFN-γ(23.29±14.25)ng/L。治疗后,观察组HBV-DNA载量、IL-2、IL-10 及IFN-γ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8 例,占70.00%;有效11 例,占27.50%;无效1 例,占2.50%;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显效20 例,占50.00%;有效14 例,占35.00%;无效6 例,占15.00%;总有效率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9,P=0.0479<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疲乏1 例,眩晕1 例,发热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疲乏3 例,眩晕3 例,发热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425<0.05)。
CHB 属于临床高发性疾病,患病后有肝脾肿大、肝区疼痛、腹胀畏食及黄疸等症状表现,本病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破坏免疫系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部分研究结果表明[6],本病与乙型肝炎病毒入侵机体有关,部分群体未及时治疗可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行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有研究报道[7],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CHB 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前者属于高效的选择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经口服用药后可转化成三磷酸盐,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活性,强效抑制病毒且不易发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屏障较高,属于临床常见的单药抗病毒药物,具备强效、安全及耐药性低等优势,但长期用药易引起毒副作用,未得到患者的认可、满意。
中医学认为[8],本病属于“黄疸”、“胁痛”等范畴,病机是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及外感湿热疫毒,引起肝、脾、肾等功能失调,湿热疫毒除之未尽,导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津液搏结及气血不畅,最终引起热毒未尽、脾气虚弱及肝络淤阻,予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及疏肝健脾治疗能提高疗效。安络化纤丸属于中成药,其中水蛭、地黄及三七有通络止痛、活血化瘀功效;僵蚕有化痰散结功效;牡丹皮有凉血活血散瘀功效;大黄有泻热通腑、清热解毒功效;白术、麦芽及金内金有化浊、健脾消浊功效;牛黄有熄风、清心凉肝功效,瓦楞子有软坚散结、消痰化瘀功效,诸药联合能达到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及健脾疏肝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稳定病情。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9],安络化纤丸能促进纤维化分解,达到缓解、逆转纤维化的目的,促进肝功能恢复,且该药物对纤维增生刺激因子产生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胶质纤维产生起到抑制、溶解作用,激活胶质酶且促进纤维化分解,有效缓解肝纤维化的进程。其次,传统护肝药物为三七,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增生;地黄、水蛭等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解并吸收胶原纤维,逆转肝纤维化且提高疗效,因此予以患联合用药治疗可对纤维化增生的因子及细胞产生刺激,激活角质酶,促进纤维化分解达到逆转纤维化的目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HBV-DNA 载量、IL-10、IL-2 及IFN-γ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林万宝等[10]文献报道中总有效率93.62%的结果接近,由此可见联合用药能发挥协同辅助作用,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CHB 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能改善肝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减少HBVDNA 载量,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临床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