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1-11 09:55苏欣郭丹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介素托拉生长因子

苏欣 郭丹丹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主要有胃酸、幽门螺旋杆菌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而机体黏液、胃黏膜屏障、前列腺素以及黏膜血流等防御因素比致病因素更弱,从而导致疾病发生。有研究显示,消化系统疾病中,大约10%为胃溃疡,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发病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胃穿孔、胃出血甚至胃癌,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种类较多,且临床疗效参差不齐。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均是常用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均可有效抑制质子泵发挥作用,是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但两种药物在苯丙咪唑环、吡啶环的取代基团有所差异,因此其药理学、药动学、生化性质存在差异[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 年7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82 例胃溃疡患者,就泮托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2019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2 例胃溃疡患者,按照掷硬币分组方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 例。参照组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20~62 岁,平均年龄(46.75±8.92)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5.21±1.94)个月;溃疡直径5~18 mm,平均直径(11.32±2.23)mm。治疗组中男25 例,女16 例;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46.41±8.1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5.30±1.57)个月;溃疡直径4~19 mm,平均直径(11.20±2.61)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过纤维胃镜以及病理学检查,符合《内科学》中关于胃溃疡的诊断标准,最终确诊为胃溃疡;临床资料完整;参与本研究前1 个月内均未接受其他治疗;年龄均>18 岁。排除标准:重度精神障碍或者意识模糊;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胃溃疡伴出血、消化道出血或者药物引起的溃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水电解质纠正、营养支持、补充血容量,同时均服用阿莫西林(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63,规格:0.25 g×24 粒)治疗,1 g/次,2 次/d。在此基础上,参照组给予患者服用奥美拉唑(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52,规格:20 mg×28 s)治疗,口服20 mg/次,2 次/d,连续治疗4 周。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国药准字H20010032,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40 mg×7 s)治疗,口服4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4 周。两组治疗期间,均需对其进行生活指导,科学、合理的安排患者饮食,确保营养充足,饮食规律且清淡,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注意调节生活压力,不可过度劳累,早睡早起,生活作息正常,并进行适当锻炼,提高素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水平。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各项症状以及溃疡炎症基本消退甚至完全消失表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积缩小程度在50%以上表示有效,未满足以上情况即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晕、皮疹、心律不齐。对患者进行1 年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6 个月、1 年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分别为(78.96±5.11)ng/L、(4.21±0.41)ng/L、(246.62±11.63)pmol/L、(1.77±0.33)pmol/L,治疗组分别为(77.52±4.79)ng/L、(4.08±0.33)ng/L、(244.12±10.08)pmol/L、(1.69±0.29)pmol/L。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分别为(48.55±3.67)ng/L、(6.42±0.51)ng/L、(365.56±12.02)pmol/L、(1.55±0.20)pmol/L,治疗组则分别为(29.44±3.41)ng/L、(7.36±0.47)ng/L、(412.28±15.37)pmol/L、(1.17±0.19)p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6、1.582、1.040、1.16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25、8.679、15.332、8.820,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治疗显效18 例、有效12 例、无效1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治疗组治疗显效23 例、有效15 例、无效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19<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对比 参照组患者中出现腹泻2 例、头晕3 例、皮疹4 例、心律不齐1 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腹泻1 例、心律不齐2 例,未见患者出现头晕、皮疹,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0.05)。随访6 个月参照组中复发9 例(21.95%),治疗组复发2 例(4.88%)。随访1 年参照组复发患者14 例(34.15%),治疗组复发5 例(12.20%)。治疗组6 个月复发率4.88%、1 年复发率12.20%均低于参照组的21.95%、3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4.494,P=0.023、0.034<0.05)。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有研究显示,胃溃疡发病诱因除心理状态、饮食习惯外,还包括胃黏膜损伤、应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会引起疾病复发。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主,且药物多为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是常见的广谱青霉素抗生素,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且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物种类,此类药物对胃粘膜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降低H+-K+-ATP 酶的活性,从而减少H+离子运送至细胞外的离子数量,同时也能抑制胃酸的形成。研究显示,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外分泌,同时抑制胃蛋白酶分泌,有效治疗胃溃疡。

本研究对82 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浆酪酪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李奕璇等[3]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究其原因,主要是泮托拉唑是在弱酸性环境下,其主要物质可转化为环化磺酰胺,促进胃壁细胞膜中钾离子、氢离子以及三磷酸腺苷酶的结合,形成抑制性复合物,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酸环境。强酸环境下,泮托拉唑容易被激活,而处于中性环境或弱酸环境,则可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且,该药物的选择性更强,其靶向作用准确,不会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 酶产生,而且不会对其他药物代谢产生不良影响[4,5]。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6 个月复发率、1 年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泮托拉唑治疗下可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更低。主要原因强酸性环境下,泮托拉唑更易被激活,而中性环境或者弱酸性环境下,此药物活性不易被激活,稳定性更高。另外,与奥美拉唑相比,泮托拉唑选择性更强,且有更准确的靶向作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6]。且泮托拉唑对其他药不会产生代谢影响,从而减少腹泻、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安全性[7,8]。

综上所述,在阿莫西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胃溃疡患者服用泮托拉唑的临床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系统,降低复发率的同时减少腹泻、头晕、皮疹以及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建议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介素托拉生长因子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青海托拉海冲洪积扇区水文地质及水质分析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