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贤,李志明,吴胜军,茹宝瑞,蔡雯雯
(1.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 郑州450008;2.鹤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全省现有地方畜禽品种32 个,约占全国地方品种总数(545个)的5.7%,其中地方品种27个,自主培育品种4个;按畜种分,牛品种4个,猪品种4个,羊品种9个,家禽品种9个,驴品种3个,兔品种2个,蜂品种1个。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泌阳驴、淮南猪、固始白鹅、大尾寒羊、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南阳牛、郏县红牛、泌阳驴、淮南猪、固始鹅等5 个品种的保种场被列为国家级保种场。淮南猪、固始鸡、槐山羊、南阳牛等28个品种被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目前河南省共建成了18 个地方品种的省级保种场,其中牛保种场3 个,分别为南阳牛、郏县红牛保种场和夏南牛原种场;猪保种场4 个,分别为淮南猪、南阳黑猪、确山黑猪保种场和豫南黑猪原种场;羊保种场3个,分别为2个槐山羊保种场和伏牛白山羊保种场;禽保种场7 个,分别为固始鸡、正阳三黄鸡、淅川乌骨鸡、河南斗鸡和固始鹅保种场,三高青脚黄鸡3 号、豫粉1 号原种场;驴保种场1个,为泌阳驴保种场;另外还有北方中蜂保种场。由于规模、设施设备、技术、环保等因素限制,信阳水牛、尧山白山羊、太行黑山羊、豫西脂尾羊、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卢氏鸡、西平长毛兔、豫丰黄兔、长垣驴等10 个品种达不到省级保种场标准,在其产区由养殖场户进行集中保种、饲养。太行裘皮羊、淮南麻鸭、河南奶山羊、河南毛驴等4个品种尚处于农户散养状态。
初步划定资源保护区或保种选育基地14 个,但目前河南省所提到的地方品种的保护区是按照历史上的群体分布、地理位置等因素沿革而来的,河南省未制定地方品种保护区认定和管理办法。2019年1月,由原省畜牧局以公告的形式,确定了北方中蜂保护区。这是河南省第一个由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明确的保护区。
地方畜禽品种基因库主要是保存地方畜禽品种的精液、胚胎、血液、体细胞等遗传材料,是活体保种的有效补充。河南省还未系统开展基因库建设,但近几年,河南省畜牧总站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采集保存了南阳牛、郏县红牛、泌阳驴、槐山羊、尧山白山羊、伏牛白山羊等品种体细胞、精液和胚胎等遗传物质,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采集保存了部分淮南猪、豫南黑猪、确山黑猪等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为河南省地方畜禽品种基因库建设打下了基础。
河南省自2007年以来,夏南牛、豫南黑猪、“三高青脚黄鸡三号”和“豫粉1号”4个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经过卢氏鸡绿壳蛋性状选育,育种核心群产绿壳蛋的比例由3.6%提高到了95%以上,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优良性状的种群。目前,正在开展皮南牛、德南牛、永达乌骨鸡新品种配套系、中鹤肉羊、豫东肉山羊新品种等新品种培育工作,正在开展豫西黑猪新发现品种的资源调查工作。
形成了以河南三高、南阳科尔沁、河南恒都等地方品种开发企业为龙头的家禽、猪、牛现代畜牧产业化集群。三高公司围绕固始鸡、淮南猪、豫南黑猪等地方品种,开展了固始鸡屠宰加工、固始鸡笨蛋生产、鸡肉和黑猪肉分割加工和速冻食品生产,注册了“固始鸡笨蛋”等品牌,目前年产值约4 亿元。南阳科尔沁公司、河南恒都公司分别依托夏南牛和皮南牛建成了10 万头、15 万头规模的肉牛加工生产线,分别注册有“南阳黄牛”、“十二黑”、“夏南牛”等商标。平顶山瑞宝红牛公司以郏县红牛高档牛肉生产开发为主,产品在北京、天津等城市供不应求。雏鹰集团、牧原公司、永达集团等也进入了生猪、家禽等地方资源的开发领域,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河南省特色产业开发提供了保障。郏县红牛、固始鸡等8个地方品种产品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全省共打造地方资源产品品牌十余个。
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项目主要对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保种场进行支持,资金标准为:猪保种场、牛保种场、羊保种场30万元,水禽保种场25万元,鸡保种场20万元,该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农业农村部直接与保种场签订合同,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淮南猪、泌阳驴、固始鹅等五个国家级保护品种的保种场基本每年都能按标准获得资金支持。
为保护好河南省地方畜禽品种,省财政专门列了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利用项目,每年600 万元,主要支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新品种培育等工作。从2015 年起,项目资金被列入畜牧业发展资金中,打包下拨到市、财政直管县和贫困县。在项目实施方面,省局负责制定项目支持方向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条件,由市、县自主安排实施。2016年完成了南阳黑猪资源保护等15个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利用项目,完成了南阳牛肉用新品系培育等7 个品种(品系)选育项目。2017年完成了23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项目。2018年组织实施了19个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项目,7个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项目及地方畜禽品种基因库建设项目。2019年组织实施了19个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7个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等项目。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千家万户饲养畜禽的传统发生改变,家庭散养逐渐退出养殖业,而散户饲养的畜禽相当一部分是地方品种,因此导致部分地方品种数量减少,特别是一些特性不突出、未建设保种场或未深入开发利用的品种,存在数量持续下降的风险。另外还有一部分地方品种受禁养区的限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也存在数量下降甚至濒临灭绝的风险。目前活体保种仍是主要手段,但河南省的信阳水牛、尧山白山羊、太行黑山羊、太行裘皮羊、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河南奶山羊、卢氏鸡、淮南麻鸭、长垣驴、河南毛驴、豫丰黄兔、西平长毛兔等14个地方品种还未建设符合标准的保种场。
对于太行黑山羊、太行裘皮羊等不适宜舍饲的地方品种,采取建立保护区作为保种主体是较为适宜的办法,但河南省目前尚未制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的认定办法与管理制度。
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细胞克隆等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猪、牛、羊、驴等畜种的基因库建设是活体保种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应对自然灾害、严重疫病等不可抗因素的重要手段。河南省目前仅试验性地保存了极少一部分牛、羊、驴等畜种的遗传物质,还远远达不到基因库建设的要求。
为有效保护河南省地方畜禽品种,省财政每年列600万元用于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新品种培育等工作。由于大部分地方品种保种场处于贫困县,部分项目资金被整合。保种资金不能落实到场,与引进品种相比,地方品种生产性能较低,产品优质优价不能实现,保种场保种积极性受挫。
一是缺乏研究平台,对地方品种的特性研究不全面、不系统,在优良特性的挖掘上,优势的遗传基因的定位上,都做得不够深入,部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种质特色不能体现,地方畜禽品种的优势特色不能充分发挥。二是种质评价体系不完善,河南省建立有猪和牛的性能测定机构,但是羊、禽等畜种的种质测定机构尚未建立。
制定《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参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4 号)制定河南省管理办法,明确省级场、区、库认定标准和监督管理职责。开展省级保护区认定,按照省级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省级保护区认定。建设河南省地方畜禽品种基因库,列支专项资金,建设河南省地方畜禽品种基因库。
在完善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级保种项目实施方式,可采取与保种主体签订保种合同的方式,保种资金直接拨付到保种场或保护区,使保种资金有效落实,提高保种积极性。市、县作为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单位。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每年对各保种主体保种效果进行评价。
对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的挖掘与研究是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如郏县红牛高档牛肉产生机制的挖掘等,建议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的研究。
地方畜禽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繁殖率高、产品风味独特等优良特性,是开展新品种培育的良好素材,目前正在开展的皮南牛、豫东肉山羊等新品种培育工作已经有一定进展,建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列出新品种培育专项资金,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联合攻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品种培育步伐。
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种质、产品的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对地方品种的认同感,营造地方品种产品开发的良好共识。出台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对地方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形成以开发利用促保种的良性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