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改革研究

2020-01-11 06:22
科学咨询 2020年44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考核

张 晶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传统教育人才的模式和评价机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设计专业,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采取先进的技术和软件等,强化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进而辅助实现设计。高校中的设计课程教育不仅仅要重视调整教育方式方法,同时要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重视对过程和成果水平的考察和评价,重视根据项目目标的学习成果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实现,改革学习评价指标,完善考核机制,为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采取的教学形式,重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学习成果的顺利转化,重视对学习成果的考核。

一、成果导向教学概述

成果导向教学是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主要突出对于项目或任务的完成,是高等教育阶段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高校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启发教学法等方法,探索实际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们对于自己创造的成果十分重视,重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进而提高学生融会贯通、勤于应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分析问题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1]。学习成果导向型课程考核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但不同于传统的手把手被动式的教学,运用翻转课堂、跨界课堂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重视对学生设计过程和设计创意的考核,解构原有的考核指标体系,创建新的考核指标,对学生对设计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价。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为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更为科学的教育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及校外举办的设计活动和设计大赛等,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配合设计的具体操作,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平面设计与构成分析,利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实现学生设计水平的稳步提升[2]。

二、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设计课程定位

视觉传达设计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很多课程都是具有实践性的,例如《平面构成》《平面设计》《Photoshop》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诞生和教学发展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里程碑。设计类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成果导向型教学重视最终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最终的成果,这一点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体现十分明显,设计理论最终要应用到设计作品中,例如产品包装设计、广告招贴设计、网页设计、企业或产品LOGO设计等等,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作用是为了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意,以全新的造型观念和形式,为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设计类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后面设计知识学习的启发,设计首要的基础是对于空间布局的想象力,学生对于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设计的实际能力技巧能,影响学生们的设计实践。

基于学习成果的设计课程要建立科学的定位,要结合设计实际建立正确的课程教学标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考核,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动态化全方位的课程考核模式[3]。

三、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式落后

目前,部分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开展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时,还以手绘形式为主要教学方式,没有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设备积极引入课堂教学中,或者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操作还不够熟练。其次,现存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较为落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学习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临摹和模仿上,对于作品的创意设计不足,缺乏新颖的构思和推敲,学生创新设计理念融入较少,部分教师尽管采用了一些绘图软件,如 Photoshop、Corel Draw 等进行操作,学生对于软件的掌握水平有待提高。

(二)注重形式,忽视了设计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使用的教材比较重视形式法则,在听了教师的讲解后,很多学生在设计练习和作业完成阶段多数选择了模仿,缺乏创新的意识,很多设计作品样式重叠,内容冲突。教师重视学生对基本素描设计绘画的掌握,对课程分解较为简单,导致设计课程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平面设计不是简单的造型手段,而是突出设计中心的一种艺术设计方法,在实际作品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作品与生活是否紧密结合进行考核,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作品远离生活,缺乏实际运用的意义。

(三)学生的设计缺乏创意

创意是考察一项设计作品的关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强化设计的创意,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其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评价。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很多学生只会机械的使用软件,对于教师提出的一组设计主题缺乏自己独特的认知,设计构图过于简单,很难设计出带有新意,引起共鸣的作品。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没有挖掘自己的潜能[4]。

(四)设计缺少应有的文化气息

艺术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艺术设计,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属性和艺术气息,但目前,高校设计专业部分学生的设计中往往缺乏文化底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念的把握有待增强。平面设计中主要教会学生使用平面中的点、线、面的结合和搭配,不仅仅是简单元素的罗列,更是艺术设计手法的穿插使用,包括色彩的合理搭配、线条粗细明暗的使用,空间美学知识的运用,在设计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等等。艺术设计中没有将文化属性视为评价考核的一个标准,导致很多设计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和文化魅力。

四、学习成果导向下设计类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

在学习成果导向基础上,要转变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模式[5]。

首先,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就要做好准备,鼓励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主动开展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教学计划发布上去,可以将一些教学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观看,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查找一些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的资料、素材和设计案例等,教师将这些事实设计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将一些设计作品运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而加深学生对于设计课程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讲解完设计内容之后,要为学生布置项目或设计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要结合主题设计符合自己风格的作品,例如教师根据食品广告等内容要求学生设计关于食品的包装图案,学生可以运用点、线、面与色彩的结合,设计出具有创意的作品。教师要建立微信群或QQ群,或利用超星泛雅、钉钉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发布课程相关知识,包括设计素材、图片、视频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设计,同时在线上对学生提问进行解答,对其设计作业进行评价考核。

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设计成果上,还包括整个设计创意的产生和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设计开展全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参与设计的积极性,最终落实到设计作品上,以成果说话。

(二)注意设计主题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课程对于实践性要求很高,教师必须要注重对于设计成果的考核,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进行设计操作,教师在讲解具体软件操作时,要对学生悉心指导,播放设计操作视频,告知设计软件具体的设计功能,如何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绘画设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的开展设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开展的设计大赛,定期开展主题训练,突出设计的实用性[6]。

(三)教师要做好设计成果的点评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定期组织设计比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积极参与校园之间的设计比赛,还有社会上举办的设计评比活动,增强学生设计的动力。设计课程教学最终的成果就是落实到设计作品上,这也是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学生要将设计理念和理论与实际设计作品融和在一起,在设计中突出主题。例如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在不同的节假日设计不同的海报,如母亲节、中秋节、万圣节等等,结合主题设计出不同的作品,体现差异化的风格,发挥创意思维,提高设计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平时的设计作业,还有参加活动和比赛的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强化设计能力[7]。

五、结束语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注重将理论落实到实践结果中,设计课程就是典型的代表,设计专业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设计水平,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求,掌握点、线、面的灵活运用,促进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考核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验收成果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内部考核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