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锦河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雅居乐小学 广东广州 510925)
所谓自律,是指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用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改善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足。自律能力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突破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目前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让学生统一遵守校园的各项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繁多,对于能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就非常容易让学生对这些规定产生懈怠心理,从而影响到这些规定的约束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出他们在校规校纪中做得不足的地方,为他们制定针对性的自律目标,让他们拥有一个明确的自律方向,以此逐步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认真分析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一个符合他们发展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奋斗目标完成中提升自身的自律意识。如对于爱迟到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他制定每天早到十分钟的目标、对于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他制定在课堂上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的目标,对于那些总是忘戴红领巾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他制定每天出门前检查自己红领巾的目标等。通过这些小目标的制约与激励,可以让学生在一次次地完成中不断进步,逐步将这些目标融化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此逐步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推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不断进步与发展[1]。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就是说人每天需要不断检查自我,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分析出原因进行改正,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时,就可以将这一思想融入其中,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各项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寻找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一些行为上的错误,还可以转化学生被动接受各项约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督促者,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天下午完成课程学习以后,写一写自己当天在校园学习与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这件事不改正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今后自己计划如何改正,最后再写一写自己明天的校园学习生活目标。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觉地放大自己在校园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足,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行为道德观念,学会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以达到提升学生自律能力的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自我反省的效果达到最佳,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学生每天的反省,对学生在反省中所提到的问题多加关注,认真地观察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是否有所改正,并督促每一个学生严格地落实他们自己所制定的学习与生活目标,以此为他们创建一个优质的自律学习环境[2]。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制定的各项规定。对于认知能力正处于探究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强制性的管理只会增强他们的依赖心理,让他们只能在别人的鞭策下开展学习与生活,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阻力因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督促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浓厚的自律氛围,让学生在督促活动中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班级里的男生与女生进行文明标兵争夺赛,在这个争夺赛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将男生与女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一个学生都是活动的评委,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记录对方小组所存在的不遵守校规校纪与班级规章制度的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反馈给组长,在活动结束后由每个组长统计对方存在不遵守校规校纪与班级规章制度的次数,遵守情况最好的小组获得活动的胜利,可以对对方小组提出一个合理的惩罚。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为了小组整体的荣誉,每个小组成员不仅会检查对方小组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会及时督促与提醒自己的小组成员,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紧张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自律意识,以此达到逐步提升学生自律能力的教学目的[3]。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律能力的提升进行自我教育,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魅力,以此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改革所下达的教学任务,推动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