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瑛 徐文轩 秦海龙 邰媛媛 刘奚林 罗 煌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陶艺制作”是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本课程通过专业性系统讲解、示范和制作实践,在对陶艺的历史文化传承了解的基础上,掌握陶艺的文化内涵,感受泥性,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和工艺特征,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灵活把握陶艺制作的要点,设计理念、制作出各具有特点的陶艺作品。同时培养创作与科研等方向的知识和能力,这对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探索课题以及拓宽就业方向都有积极意义。[1]
本课程的预期受众包括全校各类专业在校学生,学生均可自由选择学习。既考虑到课程的知识性,操作性,也兼顾到娱乐性以及普及性。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提升审美眼光,陶冶性情。通过形象生动的讲授与示范,从简单的操作进入到创意巧妙的制作,了解和掌握陶艺的制作特点,加强审美和鉴赏能力,从艺术中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在“陶艺制作”课程中,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制作,尝试各种陶艺材料、工具、制作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了解基础的表达方式方法,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美化环境的能力和生活的质量,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在过程中合作、分享、积极进取,激发创造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 初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整体地发展。
陶艺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艺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在“工匠精神”的文化背景下,“陶艺制作”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运用到陶艺制作课程是一种创新,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极大地利用课程教学平台资源,触发学生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热情,在学习掌握陶艺的工艺理论知识基础上,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寻求新的创新点,推动“陶艺制作”教学方式的改革。[2]
陶艺是一种艺术,陶瓷也是一种材料工艺,翻转课堂打破了陶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课程不再限制于本院教师的手把手授课,线上课程的开发团队更加丰富:既有有本院专业教师,也有民间陶瓷艺人,更有其他学院相关教师的加入,比如材料学院硅酸盐专业的教师,为课程提供更为专业和严谨的工艺保障,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本课程把对陶艺文化的了解与实践技能提升作为重要目标,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体系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展开。通过翻转课堂,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在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强调实践训练。[3]在线上教学设置上,线上视频既有理论讲授也有制作示范,以陶艺工艺为基础,遵循美学原理,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陶瓷工艺密切结合,具有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的特征,技术与艺术内容并重,将艺术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加强艺术设计学科与计算机、化工、材料工程等其他理工学科的协同创新,更加有效地进行理论与实践兼修,培养艺术与科学技术融合的复合型多层次人才。[4,5]
“陶艺制作”课程操作性强,学生采用线上观看+线下制作+混合式讨论的形式,在课程进行中,学生采用图片+文字的作业形式上传到课程学习平台,[6-8]完整地记录了每位学生作品从草图到诞生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块泥变成一件陶艺作品,更加具有系统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同时也给之后的陶艺教学储备更好的学习资料。
上课前在课程学习平台创建学习班级,上传学习视频、图片、课件,教学计划,布置预习,让学生对本次课教学有一定的认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综合性院校几乎不会有专门有关陶艺的理论课,通过课程平台的教学材料,将陶艺的工艺特性,历史发展沿革,国内外陶艺的发展等进行更为系统的针对性的学习。教学视频内容丰富,覆盖全面,不但有陶艺的理论知识,还有教师的制作示范,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结合教学视频以及教学文档的学习,在平台上与同学讨论,参与师生互动答疑,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设计作品,绘制制作草图。
在课堂上是集中创作阶段,主要包括课前学习讨论成果的汇报和学生集中实践,教师协助其一起解决陶艺的成型问题与装饰问题,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创作过程,包括设计草图的修改、创作过程中发生的工艺问题、解决的办法等,每次课后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上传到课程平台,图文并茂地记录了由一块泥到烧制出成品完整的制作过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依据。另外安排师生互动环节,学生要在课程学习平台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他学生为其解答,教师要将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创作的重点、难点归纳总结,集中为学生答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助学生的创作,这对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起到重要作用。[9,10]
课后衍生与推广是“陶艺制作”进行课程延展性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课下时间丰富,但大多数学生不能自觉在课下进行知识补足和拓展,尤其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如何将作品进行有效的衍生和推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利用课程教学平台,老师可以推送更多的课程延展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审视自身的需求来学习,还通案例教学,为社会学习提供工艺产品制作案例,引入“创新创业”理念,运行陶艺创客课程,搭建创业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陶瓷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陶艺制作”根据课程的特点,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和推广工作设计和表现到了在线教学之中,培养大学生将人文精神和情感融入设计之中,从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出发,去解决传承、文化原创、设计创新,以及全球化、市场化挑战中面临的问题;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层面加强实践,从而破解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历史文化命题、理论命题和实践方法论命题,发挥思想对实践的重要引领作用,保护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唤起民族精神和理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