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倪倪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所面临的根本任务。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主要涉及学校内部的文化生态因子及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系统。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问题,有助于深入、系统地把握育人规律。
(1)整体性理念。整体性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文化生态是由人、社会、文化、自然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是由生态位、生态链、载体和环体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包含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密不可分,最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文化生态优化视阈下探讨,就必须把握其整体性特征。
(2)平衡性表征。平衡性是一个良性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的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各资源要素定位准确、各司其责、信息和能量流动畅通等。从教育内容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是有机统一的,没有文化一元化引领的文化多样性是无序混乱的文化生态,没有文化多样性协同发展的文化一元化是不健康的文化生态。
(3)开放性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本身与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不间断地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环境相互联系、作用。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知行合一,社会实践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和方式,社会实践活动可充分汲取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与社会文化生态进行对接,这样也有利于引入鲜活、生动的教育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体现在与虚拟文化生态环境的对接。
(4)关联性运行。德国哲学家汉斯·萨克塞强调,“生态学要求观察事物之间的关联”,文化生态中的每个因素都是有机关联的,各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涉及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之间、不同教育生态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找到各要素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关联、运行的规律等。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位失衡。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互联网传播方式对大学生的信息获取、知识学习、娱乐消遣等影响较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也影响着大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大学生们并没有处在一个文化真空之中,而是在各种文化思潮交融交锋,价值观多元选择的环境之下,那么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思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厘清文化生态中各生态位的定位和作用,引导各生态位发力,促进生态位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生态链的有效运行。有学校管理层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情操取决于学校教什么就学什么,学校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被动接收,这是长期以来不重视生态位中学生主体地位造成的结果。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链合力不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育方法为键、以教育者、受教育者为节点的互动循环链,因此,要增强该文化生态链各要素间的系统性和互动性,用文化生态的内生动力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提升。但也有一部分学校不注意教育方法和内容的配合,核心价值观教育不等同于纯知识性教育,应该强调理论对接实践,知行合一,为学生设置可观、可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此外,也有学校不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互动,缺乏全员育人的管理意识,缺乏对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地位的重视,导致文化生态链合力育人效果不明显。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优化不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不仅仅涉及校园文化环境,作为一种以价值观教育为目标的文化生态建设,也要考虑文化生态环境的诸多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和协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构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圈,但部分学校存在不重视文化环境育人、教育资源碎片化、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这都与文化生态环境优化不足有关,因而处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及网络时代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能力略显不足。
(1)调动各生态位的积极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功能位置的总和。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具有特定的生态定位和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不应是杂乱无章的单一的,而是多元且有序的,这就需要学校要能够明确校园文化中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对学生们的地域背景、个性特点、专业特征、培养目标进行整体分析,对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布局,从而不断促进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
一是高校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全过程,无论是教学、科研、学生活动、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都要注意用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崇高而科学的信仰、道德情操、共同的社会理想感染教师、引导学生,切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领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二是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容中。高校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入到物质文化建设中,比如,教育者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带领学生走进特色建筑,回顾校史、感受现状,增强爱校爱国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报国情怀。三是学校要尊重并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党团组织和红色社团自主开展校内校外实践,如,“文明随手拍”“正能量一路同行”等活动,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中。
(2)合理布局文化生态链,保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有效运行。生态链是用来表示自然生物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环环相扣的联系,文化生态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文化因子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线性联系,这些文化因子包括教育主题、内容、方法、过程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链是由生态主体为主要节点、生态介体为主要键所形成的文化生态链,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为主要介体。其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精准地把握教育内容和主题。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二,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途径相适应。传统的教育方法只考虑到单向传递,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系统内部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生态位主体,既是教育信息的自造者,也是传播者,包括受教育者群体内部,也存在信息流的互动。教育对象本身为个性化与多样性变量因子共存,因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要坚持针对性和互动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其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育人大格局。学校环境要与家庭、社会等环境相互融通、互为补充,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链的有效运行。
(3)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实。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提升育人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其一,侧重发展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改进和帮助学生继续发展。这种评价思路相较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最大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的关联性、循环性要求;其二,实行多元评价。基于建立文化生态型师生关系的目标,学校在教育考核中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不仅是教师主导评价,也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且学生之间也要有互测互评。此外,不仅要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还要参考学生在校内的日常行为表现,包括党团活动、综合实践的情况,全方位开展考评。其三,做到规范评价。所谓规范评价,就是在尊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量化考评。比如,自大学一年级起就为学生配发人手一册的“德行考评手册”,其中包含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个人自评等项目。组建由辅导员、院系两级德育专干组成的大学生德行档案管理团队,团队及时开展审核认证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