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原昕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
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属于能力层级B级。文言实词的范围非常广阔,复习的边界并不明晰,但又是文言文翻译题中不可回避的得分点。高考的试题并不指向怪、难、生僻,文言实词往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文章情境下的理解能力,成为考查的重点,这也为我们高三备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任何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作为基础。对于文言实词积累薄弱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难度不亚于一门外语,语言的陌生感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稍有基础的学生,却在翻译时有一种“词不达意”的无力感,将文言文“转码”为白话文困难重重。
从全国卷的题目设置来看,更倾向于考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才有意义,单纯的识记是远不够的。目前的教学多是在让学生学会“庖丁解牛”,学生缺乏反向思维的能力,过度关注单个实词,缺乏全文意识、语境意识。
在高中以前的语文教学大多是“轻语法”的,这也导致了学生多关注感性的理解,缺乏理性分析的能力。学生很难通过解剖归纳出一般的语言规律,学习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形成相应的思维习惯。在2019年考试说明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提到了“词类活用”,实词的积累离不开语法知识的学习。
李金华老师曾撰文表示,饶杰腾先生《文言常用词》一书以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试用本)中的文言作品为主要语言材料,共选入1000词,在当时的文言作品中出现10次以上的是433个。这说明,我们高三复习的120个常用实词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学生读懂一篇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的文言实词词汇量必须有一个突破。如何进行文言实词的积累呢?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给老师教学提供抓手。
1.对标课本,巩固学生的记忆
课本中的实词是基础,这在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中也均有体现。如“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宋书·谢弘微传》2017年新课标全国一卷),“臧否”一词在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出现。“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后汉书·赵憙传》2017年全国二卷)则和《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是相同的意义。
2.实词特殊用法和引申义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帮助学生总结记忆高频实词的多个用法,在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中,我们需要关注实词的不常用义和引申义。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新课标1卷)中“害”是“嫉妒”的意思,直接影响后文“短”字的理解和翻译。这个意思很少见,“害”一般是“伤害、迫害”之义,如“父为郭汜所害”(《晋书·鲁芝传》2018年新课标1卷)。
再如“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患”是“担心”的意思;然而2017年新课标2卷中,“大姓李子春先为琅琊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则是“憎恶”的意思,这就需要根据语境进一步理解引申。
1.在同一情境中积累实词
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多选用人物传记,展现人物的正面形象。行文思路一般是先介绍人物的个人情况,如字、号、出身、天赋性格、最初的任职情况等,再记叙人物在任职期间的政绩,最后对人物进行评价,有些也穿插在文章中间。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篇目中的人物会有一些既定的情境:官职变迁、婚丧嫁娶、治国理民、征战边疆……这些情境会反复考查。在复习时,我们可以以点带面,依据情境,将相关联的实词积累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词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2.积累通假字
在新课标卷中,依然有考查通假字的题目,得分率往往很低,原因在于学生不知如何推断,无从下手。实际上,通假字的使用是较为固定的,有规律可循,例如常见的有“属”通“嘱”、“说”通“悦”等。
(1)形似
“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晋书·鲁芝传》2018年新课标1卷)中,“杖”通“仗”,是凭借的意思。“锡宴不赴”(《宋史·曾公亮传》2016年新课标1卷)中,“锡”通“赐”,是赏赐的意思。在屈原《离骚》中也有这样的用法,如“肇锡余以嘉名”。“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后汉书·赵憙传》2017年新课标2卷)中,“距”通“拒”是“抵抗”的意思,在《鸿门宴》中也出现过,“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尽可王也”。
(2)音似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宋史·范纯礼传》2018年新课标3卷),“趣”通“促”,是“赶快、从速”的意思。《兰亭集序》中“趣舍万殊”,“趣”一说通“趋”,一说通“取”。根据《广韵》和《集韵》,“趣”的读音有qù、cǒu、cù、qū、zōu,因此“趣”字可以通“促”,有“催促”之义,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可以通“趋”,如“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也可以通“取”,如“而以趣舍异规,不得相见”(《三国志·魏书·臧洪传》)。因此,我们可以将“趣、促、趋、取”整理为一组讲授。
俗话说“字不离句,句不离篇”。新课标全国卷越来越侧重于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章,教师则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所谓“猜”的办法。
1.语境意识
所谓语境,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如《鲁芝传》中考到“谠言”,学生可以通过原句“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中“嘉谋”“弗能纳”两个要素知道“谠言”肯定是指正面的言论,因此,“谠言”是指“正直的言论”。《谢弘微传》中考到“事继亲之党”,在上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以弘微为嗣”即弘微是继子的身份。所以“党”在此处不是“朋党”,应为“亲族”之义。
2.词形意识
文言翻译中有“变与不变”之分,古今异义词是一定要翻译出来的,古今同形往往意味着古今异义。《曾公亮传》中“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从容”一词与现代汉语同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出版)对“从容” 的解释为:
【从容】
①形容临事沉着冷静,不改变常态。
②形容经济、时间宽裕。
高考参考答案为“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救正弊病”,直接译为现代汉语的“从容”,并未结合语境翻译出古义。笔者认为,此处应当翻译为“私下”更为合适,参照《资治通鉴》“上从容谓曰”的用法。全句应该译为“苏轼曾私下里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应当是苏轼闲谈时所说,也比较符合苏轼率真的性格。再如《古代汉语词典》(1991年版,商务印书馆出版)对“从容”的解释是随口。《史记·魏其侯安侯列传》:“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从容指闲谈。王谠《唐玉林·补遗三》:“(宣宗)每上殿与学士从容,未尝不论儒学。”用法也相似。
3.语法意识
对于实词的运用特别要注意在句子中所扮演的成分,特别是词类活用,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翻译的流畅度。例如“绳正部郡”(《后汉书·王涣传》2018年新课标2卷)和“平居谨绳墨”(《宋史·曾公亮传》2016年新课标1卷)均考到了“绳”这个字。“绳正”是“用法律纠正”之义,“绳”是名词作状语,“绳墨”是名词,“规矩”之义。
心理学上有“心理词典”这一理论。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要经历输入、记忆、理解、使用这样的过程。我们的知识储存在小信息模块之间的大量联结中,因此我们必须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大脑词典中寻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整理成整洁有序的心理词库。文言文实词的学习也不妨借鉴这一规律,在多种情境中记忆,在篇章段落中理解,这些是笔者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