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庆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四川 雅安 625000)
根据初高中教材编排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谈一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工作。
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初三与高一的联结是最紧密的。因此,主要就初三的语文教材来讨论。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初三上下两册的语文教材会很容易地发现两册书的第一单元都是诗歌单元,而且是当代诗人的作品。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也全是当代诗人的作品。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四个作者中就有三个是在初三的上下册第一单元里出现过的,这些共同点难道是巧合吗?不是的,这是编者有意而为的。编者的匠心还体现在作品的选择上。初三上册第一单元里选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下册课文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短诗五首》(其中含有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海燕》。
如果再完整地看看九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提示,就会发现本单元有“任务一·学习鉴赏”“任务二·诗歌朗诵”“任务三·尝试创作”“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从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第一单元教学材料的编排顺序来看,它们呈现的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两个单元又共同为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做好了铺垫。
九上第一单元的编排呈现层进式特点。在“学习鉴赏”的基础上进行“朗诵”以获得对诗歌的整体的审美体验,培养兴趣。进而完成“尝试创作”的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诗自信心,在创作实践中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读写互促的效果。紧接着又安排了“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以《艾青诗选》为载体进行“读书方法指导”对全单元进行小结,梳理读诗的要点,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用《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来说明),体会诗歌的理性美;“专题研究”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欣赏诗歌的主要方法,“自主阅读推荐”力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诗歌之美。
这5 篇课文的安排顺序也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九下第一单元诗歌共有10 篇,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第四课《海燕》是讲读篇目,第二课《梅岭三章》与第三课《短诗五首》是带星号的自读课文。很明显,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承担着温故而知新的功能。这个“故”是诗歌阅读的方法,这个“新”是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后面的二、三课是自读,则重在能力的巩固,第四课《海燕》是外国诗,既有拓展的作用,还有与中国诗做比较而体验中外诗歌特征与鉴赏方法的共性的功能。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与九上的《沁园春·雪》不仅词牌一致,又是同一作者,其内容也是现代的。从该课带星号就可以看它的作用在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唤醒诗歌鉴赏的知识,为后面的讲读篇目做准备。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开始前要好好地观照一下初三的相应篇目,以便顺利开展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正是认知结构的这三个变量影响着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也影响着知识学习的迁移。
首先,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那么学习只能是机械地学习。机械学习的迁移量最小,有时只能是零。因此,初三学习对顺利过渡到高中学习很重要。但是初中已经结束,也不是高中老师所能掌控的。高中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也是有弥补办法的。首先要了解学情,其次要根据将要学的新知识的要求与学生的现状做比较判断,最后决定对学生过去的知识做唤醒或补充工作,以达到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固定新知识,让学生的新旧知识达到共振、融会贯通的效果。比如学生在自主阅读《沁园春·长沙》前,先着力引导学生复习《沁园春·雪》,提高学生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旧知识的利用性,为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认知结构中来做充分准备。如果对《沁园春·雪》上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做好唤醒和弥补工作,那么《沁园春·长沙》上片的景物描写手法的学习就会更有效,也为后面的艺术手法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
其次,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可辨别性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变量。如果在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可分辨程度很低,或通过幻灯片、投影、视频、动作或实验演示等方法,学生不仅喜欢接受,而且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如果你还记得“灭”这个字,首先用火柴点燃一个小纸球,然后用黑板把它擦干净,这样火就会被扑灭。在阅读和记忆“看”字时,面对学生,将左手抬起至眼睛上方遮住阴影,告诉学生“看”字是由一手一目组成的,动作与解释相辅相成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在识记“鱼”字时,就要在幻灯片上放上鱼的形态,让学生去想象形态与汉字的联系。当记住“笔”这个词时,用手拿着毛笔,笔尖朝下,上面是“竹”笔,下面是“毛”笔,也就是“笔”。当识别“红”“黄”“绿”“蓝”时,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纸或布块进行识别。一些表示动作的单词可以用来促进识别。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以及语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无意识记忆变成有意识记忆,把无趣记忆变成形象记忆,得到快速记忆和牢牢记住的效果。例如拼音识字中部分教学内容是学习“风、云、雨、电”这四个字,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将这四种自然现象动态显示在屏幕上,并伴有声音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通过填词、构词、换词等方式玩智能游戏,在游戏中记住并巩固汉字。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汉字或词语,要求学生联系构造新的词语,这个游戏通常被称为“生字开花”。还可以利用汉字的特点玩“换新词”“排版扑克牌”“加两笔”“猜谜”“开火车”“读卡”“送信”等游戏,主要用于新词的整合和反馈。在玩“送信件”的识字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儿歌学唱,然后让学生扮演邮递员的角色,并把需要复习的生字卡发给其他同学。然后,老师在念到一个生字或生词时,就要让拿到卡片的学生把卡片交给老师,并把单词念给全班同学,当所有的牌给老师时,游戏结束了。
在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奠基阶段,识字学习是所有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开展扫盲教学成为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师不但需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而且应该尽可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有趣的识字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有趣的识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阅读,而且能有效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