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2020-01-10 10:43:41罗金英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穷人课外阅读课文

罗金英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立实验小学,江西 吉安 343009)

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了解,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结构、故事情节,感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过程。传统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只是按照课文的要求对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以按部就班的方式让学生死记和模仿,不能够体现教学的多样性和知识内容的丰富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本次研究中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法的新思路,让阅读从原本单纯地积累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体会文章情感的过程。

一、以生为本自由选择阅读材料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倾向。比如学生喜欢的景物不同,学生喜欢的人物不同,这些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教学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在阅读中可以事先统计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欢文章中哪些部分,随后再根据学生的心理倾向,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展开教学。例如在讲授《海滨小城》这一课时,本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对广东这座海滨小城的喜爱之情,从远及近,即从天空到海边到小城描述了广东的美丽。班上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有的学生喜欢金色的海边和出海捕鱼的船队,还有的学生对庭院的树木比较感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选择,将班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要求不同组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

譬如在讲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每一位小学生所生存的环境不一样,持有的价值观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之前,先告诉学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含义,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支持哪一方的观点,随后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相应内容。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学生的差异性往往会决定学生学习状态的好与坏,因此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不同的心理倾向。感兴趣的事物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加工,以学生自主性为主。而学生不太感兴趣的部分,就以讲解和引导为主。所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展开有效性学习。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考问题基本上是将形象化、直观化的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内容,对于枯燥无味、抽象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阶段研究,笔者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小学阅读教学开展的主要途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穷人》这篇文章时,笔者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世界贫困地区人们生活的现状,以及处于战争国家人民的生活情况。结合视频,笔者询问学生:贫困地区的人民最缺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金钱。为什么世界上会出现穷人呢?穷人仅仅是因为缺少金钱吗?从第二段视频,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饱受战乱影响的人民,他们算得上穷人吗?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结合教师的讲解,对穷人这个词汇有了重新的定义。他们试着思考穷人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文之中,寻找在这篇没有出现一个“穷人”词汇的文章中,究竟是如何来描述穷人特征的,并要求学生阅读完本文后说一说自己对穷人的看法。

再如《月光曲》这篇课文描述了贝多芬在乡间小路散步时,听到一户人家在弹奏钢琴曲,随后灵感油然而生,即兴展开弹奏表演,曲子优美动听深深打动了盲人女孩和她的哥哥,这就是著名的《月光曲》。曲子优美动听,在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聆听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因此在《月光曲》的教学中,MP3音频可以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以音乐为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多样化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路径,结合多样化情境展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多样化阅读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不能仅拘于单纯的教师带读、领读,教师帮助学生领会文本意义,我们可以结合文章特征开展多样化阅读方式,比如默读、大声朗读、泛读、精细化阅读等。默读是用心揣摩的过程,是学生带着心灵去感受文章故事情节。例如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课文时,本文讲述的是作者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仅通过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古诗的意思,领悟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随后再将古诗背诵出来即可。这是机械式完成任务的学习,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时代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默读课文,去感受文本。比如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带着悲伤、孤单的心情去默读这个字,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第二句“倍思亲”中的“倍”字体现了作者心中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所以“倍”在心里朗读时应该要读重一些,体现自己心中沉重的心情。通过抓住能够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词,以默读的方式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来展开阅读教学。

在学习《望岳》这首诗时,应该展现出“会当凌绝顶”的豪迈之情,所以教师应该督促学生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来进行,将心中那种豪迈之情完全展示出来,从而营造古诗的氛围。对于故事类的文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精读的方式来进行阅读,精读的方式是逐字逐句地进行朗读,从字里行间揣摩出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四、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面

阅读面的延伸关键还是要依靠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在课外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书籍的种类进行合理的规划。课外阅读书籍应该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不能随意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比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一课时,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得一步步来,不可以操之过急,不能够为了赶时间和进度而盲目违背自然规律,这样最后必将功亏一篑。课后可让学生阅读类似的成语故事,比如《朝三暮四》《鹬蚌相争》等。朝三暮四揭示社会中那些不按规律,通过玩弄手法的方式来敷衍别人的人,表达了做人奸诈没有诚心的态度。

在讲授《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去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并在这篇文章中找出汤姆在历险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事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的笔记,记录汤姆历险的过程,培养学生课后结合笔记来展开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是学生自觉阅读的过程,为了让课外阅读进行得更加有效,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五、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干。小学生的语言感知和理解、交流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展开。新课标要求教师探索多样化阅读教学路径,无疑,自由阅读、多媒体阅读课、多样化阅读课、拓展延伸阅读课是开展多样化阅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穷人课外阅读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06 09:15:12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穷人的尊严
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26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