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琦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专业及课程和相应的制度上都得到了相应的完善[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涉及的音乐课程包括有钢琴、声乐、视唱练耳及音乐欣赏等。这些科目都是基础性的科目,是为了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及应用。老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其中课程单一、老师教学方法单一是重要因素。此外,在考核制度和技能训练时也存在单一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忽略了音乐学科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音乐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及时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众多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紧张的关系在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因素中占很大的比重[2]。这种紧张的关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育改革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贯穿教学的始终,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引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是连接教学理念和生活的桥梁纽带,对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具体表现为教学理念没有很好地和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生活脱离关系。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实践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环境时,老师要从学生方面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爱。
比如,在和学生一块学习《闪烁的小星》这节课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学习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掌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小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缓和师生间的紧张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学生所学的内容能够联系到幼儿教学中,借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音乐与儿童音乐》教学内容设计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完本堂课的教学要点,儿童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审美特性以及类型特征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生活中常见的儿童音乐,从儿童音乐的基本特点出发,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儿童音乐进行分析。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已成为普遍趋势。因此,在接下来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有趣的课堂环境。
例如,在为学生讲述奥尔夫教学法时,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含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教学内涵。
综上所述,在众多教学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3],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将踏实苦干的精神和远大理想相结合,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教育质量的飞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共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