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青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每年都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指导、调研、分析,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感受,以及实习岗位对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调研数据源于学生提交的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以及调查问卷等。这些调研数据,为制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调研报告以2020届学生为例,调研对象共100名学生,全部是男生,顶岗实习上岗率100%。
以企业为主,占比99%以上。其中制造业企业(机械制造、钢铁、电子信息、饲料等)约占85%,国营、民营大企业为主,其次为服务业(通信、餐饮、物流等)。
实习人数较多的企业有:汽车制造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电子信息产品企业、饲料企业等。此外,有少数学生在教育培训机构、服务型企业(物流、餐饮等)、保险公司等。
主要有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维修、产品质检。比如,在钢铁企业、汽车企业,多数在设备维修岗。在电子信息产品公司的,主要是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还有的担任培训师,给学员讲授企业文化、6S管理、生产线操作等。在饲料企业的岗位则更丰富多样,有机电设备操作和维护、饲料生产工艺员、行政管理岗等。
有少数学生搞机械产品或家装家具的绘图、设计,公司一般是规模不大的私企。
工作岗位跟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约占总数的85%,对口率较高。
其余就业岗位有物流配送员、餐饮服务员、保险业或金融业的客户经理等。
95%在广西、广东。其中在广西(柳州、南宁、玉林、桂林等)的约占45%,在广东(广州、深圳、惠州等)约占50%。
近年来,制造业特别是广西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跟本专业对口的岗位,使顶岗实习岗位跟专业对口,且薪酬待遇普遍提高,学生满意度比较高,实习也比较安心。
学生表示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满意,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满意度较高。
学生的建议主要有以下方面:建议加强专业基础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建议教师多采用现场教学,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建议学校多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建议学校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择业就业指导。
由《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考核为几个方面:实习纪律、工作态度、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发展潜力、总评成绩,评价为95分、85分、75分、65分、50分等五个档次。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给予了较高评价,总评成绩85分以上达99%。
实习单位认为,绝大多数实习生遵守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良好。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服从单位的岗位安排和调整,从最苦、最累的活干起,坚持在生产第一线。这说明学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择业感,在思想教育上有成效。绝大多数实习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较强,工作上手较快,能胜任工作岗位,有些同学在实习期已能独当一面。多数毕业生能较快地融入到崭新的工作中,即便是从事工作的领域与所学专业不太对口,他们也能主动了解从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努力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有较强的适应力。
结束顶岗实习后,大部分学生会留在原单位工作。因此,由顶岗实习情况可看出就业情况。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就业面宽,就业领域涵盖机械制造业、建材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饲料生产业、通信行业等。就业岗位涉及机械设备操作、安装维护、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设计技术员、绘图员、机电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就业岗位跟所学专业对口率高[1]。
就业岗位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机电设备操作、设备维修、机械设计等岗位,还出现了生产培训师、生产管理综合员等岗位,另有部分毕业生投身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
毕业后,部分学生免试直升至本科深造(一般占应届毕业学生总人数的12%左右,2020届因新冠病毒疫情,本科院校扩招,升本率升至28%),进入本科所学的专业是对口机电大类专业。
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或者快速适应本科的学习深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要加强以下方面:
加强教学改革,强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重点培养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实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强调考取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电工证、钳工证、焊工证等)。拥有职业资格证,就业更有竞争力,而且在某些企业,薪酬是跟职业资格证直接挂勾的。通过开展技能比赛、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快速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要求[2]。
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加强择业就业指导,要贯穿大学三年。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职业生涯的设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方法上做好择业准备,做好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的培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