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仲景辨证运用期门穴

2020-01-10 09:13王梦琳牛永宁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仲景妇人少阳

王梦琳 牛永宁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310053

笔者通过对《伤寒论》中期门穴六个适应证的病机进行分析梳理,以期浅窥张仲景辨证取穴之妙要,为同道在临床运用期门穴提供一些参考。

1 五行生克纵横之证辨治

《伤寒论》第108 条载“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第109 条云“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以上2 条所述病证的病机体现了肝的五行乘侮关系。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载“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在五行关系中,通过相生相克来制约平衡。若因为“太过”或“不及”,相克关系出现反常,一行对其所胜过度克制为相乘,反克其所不胜为相侮。肝乘脾是肝气太盛,克脾太过,木旺乘土。肝乘肺是肝气过盛,反克伐肺,木火刑金。《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载:“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这里的“乘”是克伐的意思。按照相乘的纵横逆顺规律,故可知“肝乘脾”名曰纵,“肝乘肺”名曰横。李克绍[1]认为,人体的先天禀赋及性情各不相同,脏气有盛衰之偏向,有不同的病因就会有不同的变证,而纵横两证是肝气素盛之人在外感后内脏失调,出现了乘脾、乘肺的不同变证。

1.1 肝乘脾:在肝之纵证中讲到“寸口脉浮而紧”,在《伤寒卒病论集》中道“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可见仲景对于诊脉只按寸部而不及尺部的做法是大为感慨的。故文中“寸口”应该泛指寸关尺三部,而非独指寸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脉在人体中对应肝受邪为病。“弦为木盛之病”,木亢乘土,不能运化则腹满。在《濒湖脉学》的弦脉体状诗中也有“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的说法。既然此条为肝气盛之证,则谵语非脾胃之邪,应为肝盛则多言之症。仲景刺期门泻肝实脾,可以抑制肝盛之气,促进脾的运化,使诸症得解。

1.2 肝乘肺:从条文来看,在肝之横证中,像是太阳表证又像是阳明实证,总体来说,肺的功能失司最为明显。肺主皮毛,行卫气,卫气不能达表则“啬啬恶寒”。若是太阳病导致的肺气壅塞,则不会有大渴、腹满等症。“大渴欲饮水”实为木火刑金,肺不能通调水道,津液失于敷布,停滞中焦则“其腹必满”。肺宣降失常,但出现“自汗出,小便利”之症,说明肺的功能有好转之势。“其病欲解”之兆,欲解而尚未解,则要随其实而泻之,期门作为肝肺经气调畅的枢纽,取期门而刺之,使肝气得平,气机调畅,肺司其宣降之职,诸症可解。

2 热入血室证辨治

《伤寒论》第143条载“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第216条载“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血室,顾名思义是一个容纳血液之所,符合条件的有3 个位置:心、肝、子宫。仲景所提血室,是指妇人特有之子宫,有以下2 个原因:一是在《伤寒论》中四条关于热入血室的条文有3条都指向妇人,虽然后世医家对血室存在争议,大多是因为阳明病也有热入血室证,但是阳明热入血室这条及其他3 条妇人热入血室被同时记录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所以还是指向妇人;二是在《伤寒论》中3 条提及妇人的关于热入血室的条文里都有“经水”之说,而经水是妇人特有的生理现象。吴又可对于血室的冲任之解、柯韵伯对于血室的肝脏之解等多种角度的注解,也可以理解为冲任是经水的源头,肝藏血为储血之所,胞宫为经水流经的渠道[2]。由此本段条文中所述的太阳热入血室与阳明热入血室是妇人热入血室的2个辨证鉴别。

2.1 太阳热入血室:妇人外感表证后“发热恶寒”,恰逢月经至,有血虚之机。“得之七八日”,表热已退而出现“脉迟、身凉”,说明热已内陷。女子胞为奇恒之府,在半表半里少阳之位[3]。《伤寒论》第266 条中言“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故表热内陷后传入血室,位于少阳,则“胸胁下满,如结胸状”。《素问·评热病论》载“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故胞宫之热随胞脉上扰心神而出现“谵语”。《普济本事方》中有一则医案记载一妇人热入血室证成血结胸者,曾曰:“小柴胡用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焉,刺期门穴斯可矣,予不能针,请善针者治之,如言而愈。”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故在此证中选择与少阳相表里的肝经刺期门,泻邪热,“随其实而泻之”,此为阳病治阴之效。

2.2 阳明热入血室:在《素问》与《灵枢》中均有足阳明经与冲脉会于气街的记载。若阳明邪热通过冲脉直入血室,迫血妄行,则致妇人非经期“下血”。热邪随胞脉上扰心神而“谵语”。汗为血之余,血虚而不能通身出汗,热灼营血而迫津液上蒸,故“但头汗出”。肝藏血,血分有热,肝必为实,则“随其实而泻之”。取期门刺之,经络畅通,邪热外散,则“濈然汗出则愈”。

在此值得提的一点是,冲脉作为奇经之脉,有着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有血海之称。而诸阴之交的阴维脉会合于任脉,冲任又关系紧密。所以在刺期门时,可经由其交会关系,疏解血海之热,调节阴阳平衡[4],调畅十二经气血的运行。

3 太阳少阳并病误汗后辨治

《伤寒论》第142 条载“太阳与少阳并病……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阳可发汗,但少阳不可发汗,所以太阳少阳并病也“慎不可发汗”。第265条言“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所以发汗后谵语是气机不利影响胃所致,若胃气能够渐和,则谵语可止。若“五日谵语不止”,还有“脉弦”之象,则为肝气实之证,当辨证取期门刺之以泻实。

4 配伍巨阙论治尸厥

《伤寒论·平脉法第一》载:“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破,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发为厥证。“血结于上”,阴血在上,“阳气退下”,阳气下陷,气血阴阳逆乱,全身厥冷,形似尸身。究其病机为阴阳气机逆乱,卫气营血不相循环。肝主疏泄,则取肝之募穴期门调畅气机,促进十二经气血循环。并且心主血脉,则取心之募穴巨阙行心血、化血结。则气顺血和,阴阳平衡,厥证可除,此为急救之法。

5 小结

通过对《伤寒论》6 个典型病证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仲景善于运用刺期门之法,体现了泻肝实脾的“治未病”思想、取厥阴之募穴泻少阳之实热的“阳病治阴”思想、“异病同治”思想、认真辨析肝经实热的“治病求本”思想。因此在临床上,病机为肝经实热、肝失疏泄的病证,可借鉴仲景之法,把握时机取期门穴进行治疗。而且,根据因人而异的形态特征,辨证运用期门穴,是可以达到确切疗效的。

猜你喜欢
仲景妇人少阳
常少阳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高僧与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