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峰,苏 锐
(1.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如何建设这个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便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世界各国共产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作为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革命、改造和建设的列宁主义,无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理论来源和经验借鉴。随着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等国家的胜利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逐渐体现为三大基本问题: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角度,具体体现为建设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从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角度具体体现为: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具体体现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其理论源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基本问题的探索,源于他们参与并领导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运动。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成立,马克思、恩格斯为其创立、改组、发展等提供指导。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恩格斯以25个问题及其回答的形式阐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概念、性质、产生、发展、历史使命等,为日后发表《共产党宣言》奠定了理论基础。恩格斯开篇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1]676。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种学说,它的使命在于为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在内的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指导。既然这样,那么无产阶级又是什么呢?紧接着,恩格斯在第二个问题中回答道:“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1]676劳动阶级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维持自身生存。劳动阶级的对立面是剥削阶级,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他们占有全部生产资料,靠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简言之,无产阶级即劳动阶级,资产阶级即剥削阶级,他们是阶级对立的关系。恩格斯在全面考察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之后,发现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是生产力普遍发展和提高所出现的历史现象,机器大生产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因为只有资本家才有钱买得起机器设备,这样,无产阶级就成了被雇佣的对象,甚至,很多机器可以取代工人劳动,这会导致一部分工人失业。由此,整个无产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峻,阶级斗争愈演愈烈。恩格斯指出了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废除私有制,改造现存的统治,创造大量生产资料,为实现这一切,在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85。因此,利用民主的、政治的手段以限制私有制、剥夺私有财产、最终废除私有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公开问世,在这篇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党的性质是共产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阶级属性,即共产党人同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代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利益;党的组织原则是党内民主制;党的历史使命是消灭私有制、剥夺那些剥夺者,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潮流。由此,世界上出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欧洲大陆的社会主义政党发展迅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观察、指导和反思中,写下了一系列理论著作,如《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经典名著,为当时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共产主义事业丰富的理论宝库和思想武器。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认识,伴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而不断发展。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举行,党纲明确了党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条件;列宁在会议中指出,党章应该体现党的建设目标,即建立一个富有集中性和组织性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不是马尔托夫所认为的建立一个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松散团体。1904年,列宁在《我们争取什么》中指出,应立即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尽早结束党内混乱局面;在《告全党书》中,列宁提出现阶段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受到极大挑战,丧失组织纪律性,这是党内危机的突出表现,而“危机是由于社会民主党的党内生活从小组形式过渡到党的形式而产生的;党内斗争的实质是小组习气和党性之间的冲突”[2]11。为巩固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党,重振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列宁提出以下解决方案:第一,必须妥善处理小组利益和全党利益的矛盾冲突,尽快适应由小组生活过渡到党内集体生活的新形势;第二,做好以无产阶级劳动者为主的多数派和以知识分子理论家为主的少数派之间的政党工作,改变知识分子热衷个人活动、淡漠集体行动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第三,由多数派管理党的机关报,使中央机关报为全党集体利益服务,成为全党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第四,用党章统一全党思想,使党章成为凝聚全党力量的组织章程,成为全党集中统一行动的纲领准则。在《进一步,退两步》中,列宁指出,“各委员会之间只有纯思想上的联系是不够的。形势愈来愈迫切地要求成立一个真正统一的党”[2]41,并表明,1903年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只是实现了党在形式上的统一,就其实质而言,它造成了政治立场彼此对立的两大党派的纷争,党内团结统一是保证党的组织性、纪律性的前提和基础。在《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提纲》中,列宁再次批判了“少数派是党内的机会主义派,而且他们是作为无政府个人主义者进行斗争的”[2]79。少数派在组织原则上奉行机会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违反了党章和纲领中要求的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集中性、统一性的组织原则。在《给同志们的信》中,列宁指出,“没有机关报的党,没有党的机关报”[2]84,“所有社会民主党人都应当为社会民主党的报纸工作”[2]86。这又指出了党和机关报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党的机关报应该是为社会民主党服务,为党的事业服务。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了无产阶级在夺取革命胜利后,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的经验教训,记录了巴黎公社胜利后普鲁士政府对巴黎武装人民进行残酷镇压的罪恶行径,颂扬了公社作为新生国家政权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公社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克思指出,公社具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广泛代表性”“实干机构”“廉价政府”等特征,公社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3]195,巴黎公社建立起了人民的国家政权,消除了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等级制度,人民的勤务员取代了压迫人民的官员,自由轻松的劳动取代了垄断剥削的劳动,公社成为了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成为了工人阶级的政府,成为了劳动人民的政府,这便是无产阶级政权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重视党的建设,强调从思想、组织、纪律等几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第一,党刊负有组织讨论的任务,强调党刊要为党发声代言,捍卫党的形象,维护党的权威。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恩格斯批判了海因岑的错误观点,指出他同共产主义者论战行为的荒唐性和狭隘性,例如,他坚决宣称要预估共产主义者自身的行动,扬言要求共产主义者做出何种行动,妄图为共产主义者规定任务和责任。从阶级属性看,海因岑是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代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从思想理论看,海因岑的学说是卢格、黑格尔、施蒂纳三者的结合,并自诩其为成熟的思想体系,兜售宣传自己的思想;从政治立场看,坚持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路线,反对合法斗争;从革命历程看,海因岑是一个左右摇摆的革命家,前期坚持自由主义路线,后又转向激进主义路线,当他坚信合法斗争时,便攻击一切革命者,当他对合法斗争失望时,便宣扬斗争的不可能性和非现实性,即使斗争合法且有希望,也会断然放弃;从政治主张看,海因岑坚持德意志共和国的建国方案,其中杂糅了美国的建国精神、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传统、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实践,完全忽视德国社会现实,一味号召迅速起义。马克思对此指出:“他不去研究并从总体上把握德国的情况……他不去弄清楚德国各个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同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不是使自己适应德国的发展进程,而是十分任性地要求德国的发展进程适应他自己。”[1]659恩格斯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报党刊的首要任务,“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批驳和推翻敌对党提出的各种要求和论断”[1]660。党刊要成为揭露政治压迫、推翻社会压迫的思想武器,党内的思想讨论可以通过报刊表达出来,这也是维护党内民主制的方式之一,只有人民掌握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自身处境,党刊负有向人民明确我们的政党是实现民主的政党的责任与使命。第二,在当时的形势下,党的政论家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综合素质优良,为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服务。除了信念、愿望和嗓音外,政论家需要具备的素质也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具有更多的智慧、更明确的思想、更好的风格和更丰富的知识”[1]664,党的政论家作为共产主义者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从事党的理论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的工作者,要努力提升思想素质、政治觉悟、业务能力。第三,党的纪律的科学概念,是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最早提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4]4131872年1月,恩格斯在《桑维耳耶代表大会和国际》一文中,通过揭露巴枯宁否认党的纪律的目的和实质,指出坚持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在于更好地坚持党的性质和加强党的建设。
作为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开拓者,列宁认为,执政党必须坚持和正确实现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在我国(指当时的俄国),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还应当有军事、外交等其他方面)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并从多个方面积极进行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在思想建设上,列宁要求“必须大力增加党校”,要求“把党日真正变成巩固党的日子”。在组织建设上,列宁在无产阶级政党史上的一个重要创举,就是坚持把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作为党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在1903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明确提出把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作为发展党员的三条标准。还有就是在1906年4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提议,首先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党章。共产国际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里对此原则也作了明确规定。在实施党政分开方面,1922年3月党的十一大时,列宁针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明确提出,“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在保持执政党纯洁性方面,列宁提出,首先“把入党条件规定得更严些”;其次是不要“徒有其名的党员”;三是清除“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列宁于1920年3月,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最早提出“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之后不久,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又提出了“极严格的纪律”和“无产阶级党的铁的纪律”的概念。此外,在密切联系群众和克服官僚主义方面、在作风建设和反对个人崇拜现象方面、在惩处腐败设立监察委员会和建立监督体系方面等,列宁也都做出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书中阐述了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线索是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先进的生产力和无产阶级革命群体是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和主体力量。在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社会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群体,指出这群人实质上是德国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利用社会主义运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想把共产主义和流行观念调和起来的企图”[1]590,但是当时的德国并没有现实的阶级斗争环境,没有党派斗争的实际运动,这些人宣扬的也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而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因此,他们依然局限于小资产阶级的狭隘立场,他们的运动实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艺运动。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写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社会主义者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1]196。简言之,社会主义者强调人的劳动的作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桥梁,是使人得以确证自身、使自然成为人化自然的过程,因此,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依然要发挥劳动人民的主体作用,劳动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在内,仍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依靠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了三类社会主义,即“反动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指出他们在理论基础、阶级立场上的局限性,又肯定了他们进行反对封建制度斗争的历史意义,表达了共产党人愿意同各类资产阶级一起奋战的态度,“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5]66。为反对现存封建制度,共产党人可以同资产阶级联合,积极同世界民主党进行合作,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1894年1月3日,恩格斯在《“人民国家报”国际问题论文集(1871—1875年)序》中,从党的经济纲领角度,提出并区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6]305。1896年,恩格斯在给伯明克的信中,提出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不难看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旗帜和方向。
从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看来,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模式,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还使用“初级形式的”“发达的”和“完全的”这样一些修饰词来描述社会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形式。1919年12月20日,在《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会议上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中,列宁为社会主义下了一个定义,即“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2]36。这两句话表明,列宁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比较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三大阶段,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迈向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这种新型模式,必须处理好国内阶级关系、阶级斗争问题,这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执政和建设的基石。列宁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中指出,“只有农村无产阶级和城市无产阶级进行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共同斗争,才能导向社会主义革命,而唯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把全体贫苦农民从贫困和剥削下真正解救出来”[2]328。1920年2月,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列宁在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如果不学会利用资产阶级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所建立的技术、文化和机构,他就不可能实现”[2]111。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合作社应该学习资本主义的经济技术、科学管理方法,坚持走合作社道路,把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整合起来。在《在俄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列宁指出,如果要实现社会变革,如果要战胜资本主义,必须记住,“第一,必须战胜剥削者和捍卫住被剥削者的政权”;“第二,担负起建设任务,就是建立新的经济关系”[7]28。以上两点,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把握的两大关键因素,即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通过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稳定的政治环境,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来实现经济繁荣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构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中,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扫除文盲,旧的官僚主义的体制是无法解决文盲问题的,要使劳动人民有文化,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普及文化教育,提升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壮大革命委员会的队伍,巩固无产阶级的苏维埃政权。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在同各种各样的自诩为社会主义者的论战中,实现深化发展并走向成熟。1875年,杜林公开宣称自己为社会主义者,并且用自己研究得出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攻击马克思的理论,恩格斯为此写下了著名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追溯了社会主义300余年的发展史,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3]523。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现代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就是要消除阶级对立,消灭两极分化的财产关系和剥削压迫的社会关系,实现生产的有序化、分配的公正化。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是同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相适应的历史必然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弊病和不可克服的痼疾,因此,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满足全体人民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反观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观点,是同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夺取全部政权的资产阶级力量相联系的。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社会主义,不仅关注现实社会的物质生产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更关注人的精神思想、人的内心世界的成长,马克思指出,“然而整个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只是涉及真正的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这一个方面。我们还应当同样关心另一个方面,即人的理论生活,因而应当把宗教、科学等等当作我们批评的对象”[8]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同时关照人的物质和精神,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和理论生活,以现实的人的本质为立足点,社会主义应成为为人类服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全部意图只能是使宗教问题和政治问题具有自觉的人的形象”[8]9,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进步之处,即在于不仅仅止步于政治斗争,更深入到经济斗争、思想斗争之中,不仅仅批判专制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更要摧毁不公正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落后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制度,这种批判和重构是普遍性的,是具有绝对意义的。如蒲鲁东主义的温情色彩、对社会主义的空想性因素,本质上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是虚假的社会主义,马克思对此予以尖锐批判。同样,恩格斯也批判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歪曲,他指出,“把国家对自由竞争的每一种干涉……都叫做‘社会主义’,纯粹是曼彻斯特的资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胡说”[8]460。
列宁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以无产阶级革命目的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中,他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目的——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具体包括“‘中立’农民,并尽可能把农民吸引过来,用从资产阶级那里剥夺来的工厂和全部生产资料来组织大机器生产,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组织社会主义”[9]12。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俄国革命实践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俄国化,即俄国的无产阶级应该推翻本国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以此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实现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最终取得无产阶级的解放。具体来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彻底摧毁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二是剥夺剥削者,以此来满足群众需要,争取更多的群众的支持。在巩固红色政权的革命战争时期,列宁实行了对夺取战争胜利和巩固政权行之有效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年3月俄共十大召开为标志,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开始了“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在领导建设苏俄社会主义过程中,列宁提出一系列观点:比如,社会主义要同世界发生联系才能生存、最主要最根本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市场的存在、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处于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占据世界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尚未取得执政的历史环境,因此,他们对发展问题的研究,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主要侧重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较少涉及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建立的新社会的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要分为两大研究对象,即西方社会发展史和东方社会发展史,还提出推动这两大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只有到了社会阶级关系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社会内部才会爆发真正的革命。即“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5]176。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指出,奥地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各阶级的一切旧有关系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变革”[5]376,这一论断同样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进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资产阶级开辟世界市场,使得世界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民族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标志性阶段;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严重,阶级矛盾、劳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变革与进步。晚年的马克思、恩格斯又探讨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得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不一定必须依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可以迈过资本主义这一“卡夫丁峡谷”,实现跨越式发展,因为世界历史为其提供了可能性,这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规律性特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把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作为两个相互对立、彼此无关的研究对象,实际上,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10]43因此,研究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于理解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是一把钥匙,研究资产主义社会发展历史,有助于更好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单一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马克思早年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除了有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演进、循序发展的单一性特征,还有实现跨越式发展、跳跃式变化的多样性特征,研究各个具体的国家社会发展,则具有更加繁复多样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和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宏观层面可以认为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探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微观层面可以认为是从各个具体的国家社会出发,研究单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史。就这一意义来讲,以上的论述可以被认为是马克思宏观视域下的人类社会发展研究,而马克思微观视域下的社会发展研究,则主要探讨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史,进而得出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超越。在马克思看来,“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11]167。具体说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从物质利益角度出发,研究得出生产力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破除了以往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从道德说教、精神意志角度评判历史进步的标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11]167。同样的认识,在恩格斯那里得到了更为明确的表达:“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6]202马克思、恩格斯以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为研究样本,梳理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史、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史、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史,资本逐利的本性、剩余价值最大化的价值原则、对自由市场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的内生逻辑。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使得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由此,市民社会受到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保护,成为资产阶级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总和,这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列宁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随着俄国革命战争的结束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发展。随着革命形势走向乐观,列宁开始注意国内外有利于苏俄发展的环境,提出苏俄社会发展的系列理论。第一,列宁提出保护国家主权、维护主权独立的外交思想。面对世界范围内帝国主义势力的围攻和扼杀,列宁认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要积极勇敢地参与到同西方国家的商贸活动中,“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国际胜利,即对我们来说是唯一可靠的胜利,但是却给自己争得了能够同那些现在不得不与我们建立贸易关系的资本主义列强并存的条件”[7]23。在列宁看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十分不愿承认苏俄作为主权国家的存在,但苏俄资源丰沃,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巨大的海外市场,因此,他们在经济贸易上同苏俄有着难以分离的利益联系,建立贸易联系就成为必然,苏俄要把握这一现实环境,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权,巩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生政权。第二,列宁提出建立苏俄新型经济关系的思想。建国初期,苏俄面临一个较好的经济发展机遇期,利用这一良好环境,发展工农业,把工作中心由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列宁指出,“现在我们必须再一次把这种转变提到首位,并尽一切力量加以实现”[7]28。为此,苏俄开展了发展生产、提升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这既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巩固外交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的需要。
总之,当今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进入21世纪2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和创立于20世纪初期的列宁主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回答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课题,但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无疑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今天科学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提供了理论源泉和行动指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指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从源与流的角度来看,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延续、坚持与发展、守正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