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田 赵炳富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菏泽 274300)
从人口老龄化的拐点1999 年开始,到联合国推算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最高峰2050 年,正好半个世纪。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在这一重大历史背景之下,再来看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以国家社保和医保全民覆盖为基础,以公办、私营和社区各类养老服务形式为支撑,基本的养老制度架构和形式架构已经形成,目前最需要的是将这些养老架构能够直接惠及老龄人群的相关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充实。为了胜利实现适老社会的建设,必需先建立起一个规模适度,水平层次立体,服务能力多样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此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与养老事业相关的服务产业专门型人才,都应当是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首当其冲的是老年社会保障服务人才。老年人的收入能力有限,老年人的需求更多的依靠社会公共供养,如何转移支付社会对老年人供养的资金,如何合理分配这部分资金,如何做好政策与老年人和市场主体的对接,这需要大量的老年社会保障相关人才。其次是老年人金融保险服务人才。老龄社会的到来,使传统单纯依靠子女赡养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抱团养老应运而生。不论哪一种养老模式,都面临老年人个人财产的管理问题,老年人的固定资产、储蓄等金融资产,需要更专业的理财管理,以实现保值增值,用以支撑老年人获取更优质、更个性的养老服务。第三类是老年人生活娱乐服务人才。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说要像孝敬善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善待孝敬别人家的老人,而如今这句话更可以理解为孝敬老人,为老人提供的生活应当是自己老了所期待的。精神娱乐不可缺少,养老,养人养身更要养心。第四类是老年人健康卫生服务人才。随着老年人群体的规模增长,原来属于老年群体的少数的健康卫生需求,如今越来越分化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群体需求,老年慢病预防、老年健康体检、老年健康管理、老年急症救护等都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第五类是其他与老年人服务需求相关的专门型人才,例如,老年教育、老年健身、老年婚恋服务等等。因此,广义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应当是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专门为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而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才。
老年人进入老年期,自身肌体及其功能逐渐衰退,这样的衰老使老年人无法再独立生活,需要专人照料生活、照顾健康。这种需求的满足在历史上主要体现为“养儿防老”,如今更多的转变成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狭义的显性的养老服务人才,即指直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健康维护的养老服务工作者。
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能力。在如今服务行业服务标准细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狭义的老年服务工作内容至少应该对应两类岗位,即对基本健康老人的生活照料与健康维护岗位和对不同程度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特殊照料与健康恢复岗位。这两类岗位在具体知识和技能上有所差别,但是核心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不论对健康老人还是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都应当时刻以满足老人身心健康需求,维护老人生命尊严,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提升其精神获得感和满足感为目标。
总体上,为健康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人员能力结构是以完善老人生活服务为中心,满足基本健康老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机地组织医疗卫生、保健营养、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
失能失智老人养老服务的能力结构以保持和恢复老人生理机能和生活能力为中心,满足他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需求,偏重以一定技术性、医疗性的服务对老人的生理机能和智力能力加以恢复,以及对失能失智状态下的老人给予高质量的、保持生理机能的生活照料。
基于上述对养老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分析,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应当是院校、养老机构与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建立起一个长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主体,它们引领养老服务的方向和科学技术水平,它们总结业界经验,汇集社会大众期待与要求,抽象概括为服务能力,为养老服务行业提供科学与知识动能,是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院校是培养具备在养老服务中拥有人文关怀素养,主动以换位思考的角度从关注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立场,对老人实施服务的人才的主力机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除了知识高,情怀暖,能力也要强。
养老服务能力以养老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养老服务实践为途径。通过和老年人面对面的接触,培养养老服务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老年人的需求和困难,并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的解决老年人的具体问题。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中充足的、适当的、多样的养老服务实践,能够帮助养老服务人员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能力。否则,高校培养的在头脑中储存的养老服务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是没兑现的支票,不具备实际贡献价值。
在院校与养老机构结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调动政府、行业协会、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和义工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认证、宣传、服务和咨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行指委在行业、企业与院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服务专业教学研究和指导,有效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从养老机构的用人需要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来看,当下养老服务行业最缺乏的就是老年生活服务和老年失能服务人才。因此,加大这两类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就成为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为满足社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对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院校与养老机构应当双向联合,学校负责人才的职业素养、知识与技能基础训练,而养老机构负责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训练。而这种纵向结合的人才梯度培养和持续性,不在于仅仅学校培育出了社会所需人才即可,而是学校要发挥充分的教育促进作用,提高更多的养老服务人员的人才价值,即开启养老机构与院校联合的纵向反输送方式,即把养老机构在岗的实践能力强,理论修养弱的员工,送到相关专业院校进行知识培训和技能规范提升,或者把院校教育力量引入养老机构,迅速提升现有养老机构员工的整体服务能力,向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看齐。
把协助政府养老决策与服务、服务社会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和服务老年人群团,作为向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服务,间接培养社会半专业、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的蝴蝶的四翼量翅,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引导作用,以不舍毫厘的精神,坚持不懈,如薄薄翅膀振动产生的蝴蝶效应一般,会产生的人才培养培训影响不可估量。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这里的服务外延,在目前老龄化急速发展的情况下,被过窄的局限在了对老人生活的照顾和对失能老人的护理。即使是聚焦老人生活的照顾和对失能老人的护理,也不能仅仅认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就是照顾老人的生活,护理卧床老人维持健康满足生活基本需要。老人服务是从身体、心理情感到精神世界,包含物质和文化两大方面,融合知识、技术与情怀、意识的工作。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是以老年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与情怀为基础,以服务老年人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健康等各类生活、情感等身心需求为目标,以相应倾向的服务技术能力为支撑,以将人文情怀与技术能力相融合的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专业的标准和体现。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系统,应该由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本科学校、高职学院作为引领,提供行业前沿的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培训,并且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外延参照。各类养老服务人才专门培训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企业的内部培训,则担当具体岗位服务技能的培训规范制定与培训的实施。与养老有关的社会各类组织机构,针对老龄化提出自己为老人服务的相关标准与技能规范,并实施普通工作人员的老龄化服务专业能力培训。这样的立体、全面、多样、多维度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系统培训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