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四针四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经验※

2020-01-10 05:21胡艳美
河北中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面肌痉挛原发性

胡艳美 刘 坚 张 仁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31)

面肌痉挛指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呈阵发性、反复发作性,初始发病始于眼轮匝肌,容易被误认为“眼皮跳”而不被重视,以后向下发展逐渐波及口轮匝肌,严重者可累及颈阔肌,使整个面部肌肉强烈痉挛。一般每次发作时间较短,十几秒至几分钟,严重者每日频发。原发性面肌痉挛一般认为是责任血管扩张、延长、迂曲、硬化对面神经通路造成机械性刺激或压迫导致的[1-2],多在中年后发生,且常见于女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自主运动等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因面肌痉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诊断明确而疗效不佳的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口服药和肉毒素注射毒副作用较多,且易复发,手术治疗容易导致听力减退、耳鸣、面神经麻痹等后遗症,患者难以接受。而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确切。

张仁,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名誉理事长,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和文献研究近50年。张仁老师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针灸治疗眼底疾病、中风偏瘫,以及其他适合针灸治疗的疑难病症。现将张仁老师以四针四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原发性面肌痉挛在中医学中属于“胞轮振跳”“筋惕肉瞤”“痉症”“面风”等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目经大成·目》谓:“此症谓目睑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盖足太阴厥阴营卫不调,不调则郁,久郁生风,久风变热而致。”原发性面肌痉挛多数发无定时,符合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故发病与“风”密切相关[3]。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本质为经筋受损。《素问·痿论》有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受损,则可引起循行之处筋痛、拘挛、牵掣、抽搐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血不足,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或年老体衰,气血亏虚,阴液亏耗,水不涵木,筋脉失于濡养,或七情失调,肝气郁结,气机逆乱,经络不畅。肝主疏泄,且肝经循行从目系下颊里环绕唇内,若血虚生风,或疏泄功能失调,肝风内动,上扰于头面筋脉,则引发面部肌肉痉挛。故张仁老师认为,原发性面肌痉挛与风邪及肝密切相关。

2 治疗方法

张仁老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突出四针综合运用,即毫针法、穴位注射法、耳穴贴压法和皮肤针法,以毫针法为主方,辅以穴位注射达到针药结合,配以耳穴贴压法以维持疗效,佐以局部皮肤针叩刺以加强效果。在毫针法中又强调4种刺法,即双针并刺法促使气至病所,透刺法接气通经,丛刺法用于主穴重在局部止痉,齐刺法作用同丛刺法,但多用于配穴。

2.1 毫针法 取穴:患侧主穴取新明1穴(耳垂后皮肤皱褶之中点,翳风穴前上0.5寸)、下关、牵正、四白;配穴:①患侧攒竹、夹承浆;②率谷(患侧)、百会、印堂、合谷(患侧)。操作:主穴均取,配穴①根据抽动部位酌加,配穴②用于病情较重或有抑郁等心理障碍者。新明1穴采用双针并刺法,即将2根0.25 mm×40 mm毫针并在一起,同时向鼻尖部深刺约1.4寸,使痠胀感向面颊部放射,施以捻转加小幅度提插手法,即以拇指将针柄压于示指、中指上,并快速捻转,捻转频率为120转/min,提插幅度为1~2 mm,运针1~2 min。继以针具由下关穴成45°透刺至牵正,即透刺法,深刺0.9寸至明显得气,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手法1 min,以增加刺激量,使针感扩散、传导,从而增强疗效。牵正直刺0.5~1寸。四白穴采用丛刺法,取0.25 mm×13 mm毫针多根,先向抽动最明显处(多在眶下孔)直刺1针,进针0.2寸,然后在其四周(上、下、左、右)3~5 mm成包围状向穴区中心略斜刺多针,其数量根据抽动情况而定,一般4~5针,注意进针不可过深,以刺入后针体可保持直立为度。对久病或抽动明显者,加用配穴。攒竹可先摸到眶上孔,向眉中斜刺0.7~0.8寸。夹承浆齐刺,针刺时摸到颏下孔后先直刺1针至有痠麻感,再在旁开8~15 mm处分别刺入1针,深度为0.3~0.5寸。合谷直刺0.5~0.8寸,以得气为度;百会、印堂、率谷沿皮肤平刺0.3~0.8寸,不要求有强烈针感。所有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后牵正与率谷、百会与印堂各为1对,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通电30~45 min。

新明1穴为名医李聘卿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新穴,原用于治疗多种眼底病[4]。因新明1穴深层有面神经通过,张仁老师发现此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亦佳,针刺时多采用双针并刺法,此法为张仁老师常用的针刺手法,由胡兴立教授所创双针速效疗法[5]发展而来。双针速效疗法要求2根针之间的距离约0.2寸,不能并在一起,张仁老师则在继承该法基础上做了改良,强调2根针应并在一起,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下关所用透刺法,一穴透两经,可激发局部经气,舒缓筋肉拘急。丛刺法由扬刺法发展而来,是多针集中于某一穴或特定部位治疗病症的方法。临床中张仁老师发现,较多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抽搐最明显部位位于四白穴附近,用丛刺法刺激此穴可缓解肌肉痉挛,甚至部分患者在丛刺后即可停止抽动。齐刺法为十二刺法之一,最早记载于《内经》,是古人根据疾病不同部位与性质创立的多针刺法。《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夹承浆用齐刺法,可增强气血对筋肉的濡养。牵正可通畅局部气血经络,具有祛风通络之功。攒竹能祛风清热,通经止痉,《甲乙经》云:“目系急,瘛疭,攒竹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其:“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率谷疏风通络。百会位居巅顶,为百脉汇聚之所,可调节全身经络气血,平衡阴阳。印堂为经外奇穴,但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可通督调神,三者合用,以调畅气机,安神止痉。合谷善治头面部疾病,正如《玉龙歌》云“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综观张仁老师所用穴位,包括面部局部腧穴、头部腧穴和远端腧穴3个部分。原发性面肌痉挛属经筋病,《灵枢·经筋》指出经筋病的治疗原则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素问·调经论》载“病在筋,调之筋”。故取面部腧穴调理局部经筋气血,缓解痉挛;取头部腧穴抑制面神经的异常兴奋以调神止痉[6];取远端合谷穴以通经活络,镇痉止痛。

2.2 穴位注射法 根据患者抽动情况,张仁老师以甲钴胺注射液0.5~1 mL缓慢注射于四白或牵正穴。穴位注射不仅可激活穴位所在经络、脏腑功能,使药物作用快速到达局部肌肉,减少药物作用于全身产生的“首过消除”效应及肝肾损伤、胃肠道破坏等[7],且所用药物甲钴胺能修复受损的神经[8-9]。

2.3 耳穴贴压法 取穴:脑点(即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中点处)、神门、眼、面颊、肝。操作:用磁珠或王不留行贴压,令患者每日按压3次,每次按压2~3 min,力度以有胀痛感而不弄破皮肤为佳。每次一侧耳穴,左右两侧交替贴压,可达养血平肝、宁心安神、通络镇静止痉之功。耳穴内有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等。中医学认为,耳部汇聚十二经脉之气,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贴压能加强整体调节[10-11],祛风通络止痉,宁心安神,同时能弥补针刺治疗间歇期过长的不足。

2.4 皮肤针法 取穴:患侧面部,以阿是穴(痉挛最明显部位)为主。操作:用皮肤针在患侧面部行均匀轻度叩击,以局部红润不出血为度。皮肤针法通过叩刺皮肤起到治疗作用。《素问·皮部论》载:“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人体经络脏腑联系密切,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恢复正常[12-13]。

张仁老师运用四针四刺法综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每周治疗2~3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3个疗程以上。每次治疗毫针法基本方必用,余方酌情可全部或选1~2方综合运用,病情好转后仍需维持治疗一段时间,收效颇佳。

3 治疗要素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难度较大。张仁老师指出,除了用好上述四针四刺法外,还要重视下述三要素。

3.1 尽早介入 张仁老师认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只有早期发现,才能及时干预,阻止症状进一步发展。本病发病初起多为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逐渐扩散到一侧面部、眼睑和口角,痉挛范围不超过面神经支配区[14]。少数患者发作时伴有面部轻微疼痛,后期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瘫痪,使治疗难度提高。为避免面神经受损严重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的各种影响,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3.2 把握得气分寸 如何恰当掌握得气的分寸,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颇为重要。如得气手法运用恰当,抽搐症状多可立即缓解。张仁老师认为,首先是据所选的穴位不同,得气要求应不同。如新明1穴,此穴原用于眼病,针尖向外眼角,要求针感向太阳穴或眼眶内放射。而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针尖宜向鼻尖,使针感向整个面颊放射,对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用双针并刺法,以加强气至病所的力度,从而产生较好的止痉效果。张仁老师在临床中发现,当针刺出现气至病所时,会产生一种针尖瞬间紧缩的手感,恰如《标幽赋》所言的“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下关透刺法也要达到有较强针感向面颊放射。其他穴位无论丛刺、齐刺,要求得气即止,刺激均宜轻,不可过度刺激,否则反易诱发抽搐。其次是电针的应用。电针也是一种增强和保持得气的方法。张仁老师认为,电针刺激不宜用于四白、夹承浆等抽搐最明显部位的穴位,一般用于百会、印堂等穴加强安神定志之效,强度亦不可太强,以患者感舒适为度。最后是对面肌痉挛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张仁老师采用深刺久留针法[4],即新明1穴和下关穴的深刺法,同时整体留针时间可延长至45~60 min,能取得一定疗效。

3.3 坚持治疗防复发 原发性面肌痉挛容易复发,因此在症状控制后,巩固治疗十分重要。张仁老师发现,临床上一些治治停停的患者,预后都差,而发病初期坚持每周治疗2~3次,症状控制后不间断治疗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者,治疗效果较好。

4 典型病例

曾某,男,65岁。2015-05-26初诊。主诉:左侧面部抽动5年余,加重1个月。现病史:5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侧面颊部抽动,当时症状不重,未予重视,未采取治疗。随后抽动症状加重,延及整个左侧面部,甚至因肌肉痉挛而夜不能寐,就诊后诊断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先后采用肉毒杆菌注射治疗、针灸治疗,均未取得持久、满意的疗效。症状日益加重,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心情烦躁,常常彻夜不眠。刻诊:左侧面部阵发性痉挛,几无间歇,涉及半个面部,抽搐时左眼闭合、嘴角上拽,面色黯红。舌尖红有瘀斑,苔厚腻,脉弦略细。西医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中医诊断:面风(肝郁气滞伴血瘀型)。治疗:考虑患者情绪不稳定,先针百会、印堂穴,均沿皮平刺0.6寸,通以电针,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约15 min停电针刺激。针新明1穴,用双针并刺法,针尖朝向牵正穴方向,在进针过程中针尖有瞬间紧缩感,患者自觉有强烈胀麻感从耳后向颈项部及面部扩散,频繁抽搐症状突然停止。停用手法时,颈面部得气感消失,面肌再次出现阵阵抽搐。考虑到痉挛与针感关系密切,张仁老师调整针刺方向,进行反复的探寻导气,患者觉胀麻感向面部阵阵扩散,并沿左侧锁骨中线传至第2肋。再针下关(透刺)、牵正、四白(丛刺)、攒竹、率谷、合谷穴,均用轻刺激,得气后留针60 min。百会与印堂、率谷与牵正,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感舒适为度。留针期间患者面部偶有小幅度抽搐。2015-05-29二诊,患者诉面部痉挛明显缓解,每日抽搐次数减少,抽搐时间缩短,紧张、烦躁情绪明显减轻,失眠亦改善。继续以初诊方治疗,每周治疗2~3次。1个疗程后,患者左侧面部偶有轻微抽搐,余症状基本消失。后因患者经商繁忙,中断治疗。

按:此例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初诊时患者紧张,情绪不定,对治疗有不信任感,张仁老师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待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后方才下针。因患者有情绪不佳、寐差等症状,故先针百会、印堂穴,以安神定志。正如《标幽赋》云:“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张仁老师强调气至病所。治疗时新明1穴采用双针并刺法,通过提插加捻转行气手法,促使强烈的得气针感向面部抽搐病位放射,达到了即刻止痉的效果,恰如《针灸大成》所说:“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这也是张仁老师在临床上运用针刺手法的重要特色之一。再以下关透刺,四白丛刺,牵正、攒竹、率谷、合谷穴针刺,共奏调畅气血、疏风通络止痉之效。

5 小 结

针刺手法是针刺取效的重要环节。《灵枢·官针》记载:“凡刺之要,官针最妙。”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过程中,张仁老师灵活应用四针法:毫针法、穴位注射法、耳穴贴压法、皮肤针法,不同针法之间相互配合,共奏良效;亦采用四刺法:双针并刺法、透刺法、丛刺法、齐刺法,多种针刺法相结合,根据不同症状和穴位灵活运用,遵循创新与继承相融合的原则,且时时强调治疗三要素:尽早治疗、掌握得气分寸、坚持治疗防复发。张仁老师应用四针四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面肌痉挛原发性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