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红,李春梅,胡爽,秦硕,孙明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日间治疗中心;b.口腔颌面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口腔颌面部位于消化道与呼吸道的起端,与外界相通,温度、湿度适宜细菌生存繁殖,因此,正常时即有大量微生物存在,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同时,颌面部皮肤的毛囊、汗腺与皮脂腺也是细菌最常寄居的部位,而且颌面部淋巴结及血液循环丰富,又存在较多互通的潜在筋膜间隙。因此,颌面间隙感染往往病情危急,极易向周围发展,波及邻近组织器官,严重者可导致颅内感染[1]、纵隔感染[2]、脓毒血症[3]、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4]。综上所述,如何快速高效的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又称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是由Fleischmann等[5]将封闭敷料与引流技术相结合产生,于特制聚乙烯醇泡沫内置入引流管,改变引流管-创面接触为泡沫-创面接触,扩大了原有接触面积,术区使用生物敷料覆盖,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环境,利用负压的作用,将术区所有脓液和渗出物通过特制聚乙烯醇泡沫-引流管排出[6]。
鉴于VSD的上述特点,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评估VSD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冲洗应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体会,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应用VSD切开引流治疗的58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其中男19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53 24±19 97)岁,牙源性感染53例,腺源性感染5例,纵隔感染3例,无纵隔感染55例,合并其他疾病28例,无其他疾病30例。选取标准:术前经过专科检查、CT或超声等辅助检查、局部穿刺等方法确定已形成脓肿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明确适应证并排除禁忌证后[7-8],行VSD手术。具体适应证如下:(1)病程达5~7 d,局部症状明显,自觉跳痛,张力大,有明显压痛点、凹陷性水肿或波动感,辅助检查有脓液形成,局部穿刺出脓液;(2)急性化脓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全身中毒症状严重;(3)口底蜂窝织炎,尤其是腐败坏死性感染,一旦呼吸、吞咽困难,应该及时切开引流。禁忌证:全身情况复杂,不能耐受手术。
1.2 治疗方法完善术前准备后,依据切开引流要求,切口隐蔽、低位且引流通畅,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按照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钝性分离扩大创口。依据脓腔大小,制备合适形态大小的VSD材料置入脓腔,切口表面覆盖VSD材料,并使用VSD专用生物薄膜封闭引流管及创口周围,形成局部封闭内环境。连接VSD各部件,给予持续负压,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本研究中,所用VSD装置均为同一家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管套装,规格为15 cm×10 cm,注册准字号为20143642322。
2.1 基础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因应用VSD持续引流的患者活动范围受限,不能脱离负压状态,所以要保持床铺整洁,定期消毒室内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在医生允许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锻炼以预防血栓的发生。对于不能行走患者,每2 h给予一次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调节体位,避免创口受压或引流管受压,严密观察创面及引流管,保证有效冲洗引流。注意观察生物辅料覆盖区域有无渗出,对应位置的皮肤是否存在张力性水疱[9],以免薄膜下积液形成。
2.2 呼吸道管理口腔颌面部是呼吸道的起端,颌面间隙感染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就是颌面部肿胀,严重者可能压迫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脓肿切开引流并置入VSD后,术区肿胀并不会立即消失,术后必须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可依据具体情况给予吸痰、加大氧流量、放置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出现颈部肿胀明显,压迫气道,呼吸困难,紧急气管切开后,转危为安。
2.3 保持有效负压引流保持有效负压是治疗成功重要的一步。患者回到病房后,连接心电监护仪,调节氧气吸入为每分钟3 L,连接中心负压,检查VSD负压引流状态是否良好。正常状态为引流管通畅,VSD紧贴创面,引流管形态突显,可引流出血性或脓性液体,表明负压封闭引流良好。连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负压保持在0 02~0 04 MPa,根据引流状况调整负压,保持负压基本稳定,避免引流液淤滞。若出现漏气时,VSD材料不会压缩变硬,创口区可闻及异常高频声音,甚至出现漏水现象。常见漏气部位为各管道的连接处,一旦出现漏气漏水现象,必须立即查明原因给予合理处理,及时恢复有效的负压状态。
2.4 引流管及冲洗引流液管理连接生理盐水冲洗,定时检查引流管通畅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数量。注意统计液体盥洗进入及引流出的数量对比,避免发生大量冲洗液滞留体内,导致术区肿胀,压迫气道,影响呼吸。血凝块、脓苔等可能滞留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因此,必须保持生理盐水持续有效冲洗。注意观察生理盐水冲洗液及负压吸引收集装置,及时更换。更换时,先夹闭引流管,关闭负压,更换完成后,再恢复原负压冲洗引流状态。生理盐水与人体等渗,不会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10]。若短时间引流出超过200 mL的鲜红色液体,要考虑创面有活动性出血[11],应及时给予止血治疗。本研究中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
2.5 疼痛管理手术创伤、负压吸引等因素均可引起疼痛,使机体释放 5-羟色胺(5-HT)[12]等物质,继而导致血管收缩,可能引起血管痉挛、血栓发生等情况,故而及时有效的止痛十分重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头颈部肿胀疼痛明显,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受限。因此,采用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13],术前及术后每日2次(8:00、20:00)评测患者疼痛程度。对于轻度疼痛患者,采用调整体位、分散注意力等方法转移患者对于疼痛的关注度。本研究中,术后3 d有26例轻度疼痛患者表示可以耐受,未做特殊处理,30例中度疼痛患者睡前给予口服镇痛药物(依托考昔60 mg,口服,每日1次),30 min后疼痛明显缓解,睡眠质量好。2例重度疼痛患者日间给予地佐辛5 mg加入9 g·L-1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睡前给予口服依托考昔60 mg,疼痛控制良好。
2.6 心理支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多见,发病急,病情重,经济负担较大,患者多有消极情绪,因此,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紧密配合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本研究中,有1例合并严重糖尿病患者,感染控制较慢,更换了两次VSD后,患者出现明显急躁、焦虑、抵触治疗等消极情绪,经及时联系患者家属,病友及医生给予及时心理疏导,告知相似成功治愈案例及糖尿病饮食[14-15]宣教等人文关怀措施后,成功消除了患者的消极情绪,顺利完成了治疗。
2.7 营养支持治疗创伤应激[16]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会有大量蛋白质丢失,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食物摄入,以保证充足营养供给。可鼓励患者进食豆制品、奶制品、新鲜水果蔬菜、瘦肉等,增强体质。对张口受限患者,必要时,可给以鼻饲饮食。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补充白蛋白、静脉营养支持等。
本研究中,58例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1 89±2 45)d,出院 1、3、6个月回访,无复发或并发症发生。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特殊解剖结构,颌面间隙感染一旦形成,发展迅速,发病急、扩散快是其重要特点。幼儿群体免疫力低下,老年群体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17]、心脏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易于感染,且病情发展更为迅猛[18-19],情况危急。所以,及早发现、诊断及高效治疗显得尤为关键。与传统治疗相比,在有效负压作用下,VSD与创面接触更广,冲洗效果更强,更能够破坏感染微生物的适宜生存环境,形成有效的局部封闭环境,进一步阻止感染扩散加重[20]。同时,有效的负压引流能够促进术区周围毛细血管增生,从而改善局部的血运循环,有益于术区的创面愈合。Chen等[21]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有效负压作用下,创面血流灌注明显增加。Petzina等[22]动物模型研究证明,有效的负压引流可明显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流量。VSD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需要更加专业和严谨的管理和护理措施,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全方位的护理知识的掌握。
综上,VSD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优势为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换药次数,缓解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封闭空间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再次污染,持续冲洗提高了抗感染力。该病患者需要整体治疗,其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生命体征检测,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持续有效负压盥洗与引流,加强营养支持,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和疼痛管理,使患者身心愉悦,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