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 黄业举
1.教育对象角度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而STEM教育则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要主观能动性,以此满足师生教学的需求。
2.学习方式角度
传统的课堂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教科书现成的知识。STEM 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学方式角度
传统的课堂教师往往是一个人唱“独角戏”。STEM教育则要求淡化师生界限,教师在交流与互动中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4.评价方式角度
传统的课堂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通常比较简单、形式也相对单一。而STEM教育则注重多角度评价,强调从不同层次评价学生。由传统的教师点对点单一评价转向学生之间、学生自己、家长多点评价,使其评价更客观、公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涉及不同学科知识,如果仅从单科知识来考虑,会造成课堂学习和实际问题的差异,也会割裂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如果能够综合学生在各科所学的知识,那么现实中的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理论的支撑,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国的教育倾向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很难涉及。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技术教育走进了课堂,但只是倾向从理论的角度谈论技术的应用,很少有涉及学生亲自制作、自主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STEM教育正好弥补了我国当前中小学轻视技术教育,忽视工程教育以及社会与人才需求存在不足的缺陷。
相同的教育目标为STEM 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找到了相互融合的契机。STEM 教育的关注点是创新思维,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趋势。按照STEM教育理念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在学生熟悉的情况下,开展体验式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定活动的目标、实施过程、评价方式,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工具实现创意物化,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并实现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多维整合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自我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课异构”是最好的跨学科教学方法,教师一起备课、一起教学研究,把STEM教育理念应用到综合实践中。如果能将STEM教育理念深层次地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创新实践能力将成为该项目或主题活动的核心内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活动得到锻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将学生局限于学校生活和学习,还需要拓展他们的学习途径,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大STEM教育的应用力度,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强调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STEM 教育的总体教学目标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并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开展探究式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按照STEM 教育目标要求,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设计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并使用各种工具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感知,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体验和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参与和互助学习的精神,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实现。
基于STEM教育设计和开发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STEM 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最有效形式。例如,某校D 教师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攻城掠地》课题,在设计课程中刻意渗透工程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电影攻城片段视频和阅读知识卡,能够自主学习投石机的结构和原理并与全班同学交流。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分组制作了简易投石机装置,把班级学生分成作战方和攻城方,并进行了攻城演示,达到了预想效果。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工程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总之,STEM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概念。要在教育实践中使用它,教师需要了解STEM 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将STEM 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使STEM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对象、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按照STEM教育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淡化师生界限,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