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多维互动
——“云课堂”环境下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10 00:39
课外语文 2020年25期
关键词:云课堂导图语文

李 郁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在教育改革中始终处于争论的焦点地位。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老师大都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其中原因不难理解:只有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但语文教学的现状给人的感觉却是: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听课者眼花缭乱;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想参与又没有抓手,课后收获寥寥无几。造成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传统语文课现状分析

(一)学习兴趣难以激发,难以持续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可能自主决定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时候只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指挥棒转,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发。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教学,学习热情很难延续,求知欲望难以激发。

(二)教学反馈难以兼顾全面

一般的教学反馈,基本分为三级反馈法: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反馈。对于那些学习情况不错的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两个过程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但对于那些本身学习能力一般,表达能力欠佳的学生,这样的反馈机会他们不愿意争取,有时候也轮不到他们表现。老师在问题环节反馈过程中,也难兼顾这部分学生的学情。

(三)学习方法很难迁移

面对传统语文教学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何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云课堂”横空出世,其突出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痛点。

二、“云课堂”的教学优势

(一)思维导图的引入

“云课堂”最大的特点是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即将所有的教学环节建构在思维导图的模型之下,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随着教学环节的演进,导图中各个关键词一一展现,直到教学结束,整个导图完整呈现。这样的教学模型的建构,对语文教学是有利的。可以将传统较为抽象的语文教学落到实处,让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帮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可以完整呈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课堂,维持学生思考的连续性,提升思考的深刻性。

(二)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相辅相成

如果说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是教育1.0时代,教育过程呈现为教师准备好教学过程后单线条地传递给学生,虽有反馈,但很难做到全面完整,那么之后的多媒体教学则是2.0时代,教育过程直观化、具体化,但学生学习过程依然很难与教学过程紧密联系,教师无法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而“云课堂”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则是教学过程的3.0时代,真正做到了传统课堂交互差异性的全面弥合。教师通过平台的平板电脑和双屏幕显示展开各种教学环节,多点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融入教学过程中,基于“云课堂”环境下,无论课前还是课后,学生都能通过多媒体设备实现与教师的即时互动,从而真正做到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在空间时间的延伸。

三、“云课堂”环境下语文教学策略方法

(一)有路可循:课下课上学习相结合

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是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学生无法整体把握教学环节,不知道重难点在何处,因此,我结合“云课堂”思维导图的核心概念,对此进行不断的思索。如我在教学《阿里山纪行》一课时,我将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板块,分层组织思维导图的设计。

课前:要求学生写一篇简单的学校介绍导游词,设计游览图,写清楚建筑、特色和路线,完成后通过传屏功能发送教师数据平台,课前交流讨论。

此设计考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重点“移步换景”的课前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热身。学生将预习作业上传教师平台,利用“云课堂”手段进行预习是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师传授方式的转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重难点,从而为课堂教育打开了突破口,使教学过程更高效,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课中:设计思维导图来构建课堂教学。作者行踪(移步)——途中景物(换景)——情感抒发——写法总结。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披文入情。第一步作者行踪归纳,建立在课前学生练习的基础之上;随后途中景物的赏析,则符合人的认知过程;诵读体会作者情感,由景到情;最后的写法总结,则是前几个环节的水到渠成。思维导图,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了目标明确,学生对整堂课节奏清晰把握,课堂节奏紧凑。

课后:要求学生重新完成学校介绍导游词,重新设计游览图,要体现学校特色。

设计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能否真正掌握本课的重点,能否将课堂学习引向实际生活。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二)有法可依:引入多种创新学习手段

“云课堂”教学环境最大的特点是多种数字化教学手段融合,学生实现与教师教学的实时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触摸双屏联通学生学习的平板电脑,运用平台提供的多种创新教学手段,开展各种学习任务,实现师生互动交流。主要创新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创新一:小组交互学习

语文课上,小组讨论特别多,教师可以借助“云课堂”轻松组织活动。在上课时,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学生端登录,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或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搭配。教师在发送教学资源时,能够将不同内容分发给各个学生或小组,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语文课堂中,我把固定分组、随机分组和根据学习能力分组等多种方式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创新二:学生个性反馈

语文学科的问题中,客观题占了较大份额。在“云课堂”环境中,教师可以把问题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平板电脑上接收信息书写答案,然后发回教学平台。屏幕上会即时呈现学生答案缩略图,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选择性答疑。如果是选择类或判断类题型,学生反馈后可在屏幕上显示答案统计柱形图,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比例一目了然。如我在教授《呼兰河传》一课时,要求学生讨论文中描绘的花园的特点,要求学生概括并写出理由发送到教师端屏幕上。学生全员参加,回答各有特色,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一目了然,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概括文本主题时,我采用了选择题形式,学生进行选择后,答案以柱形图的方式呈现,直观清晰,很大程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创新三:网络互动

古诗文阅读,既要了解作品背景,还要准备作者生平;既要弄清诗词大意,又要探究作者情感。学生觉得资料太多,难以取舍。“云课堂”教学平台,允许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我在教授《观刈麦》一文时,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作品背景。学生查阅到很多资料,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将材料进行筛选,最后挑选出符合本课需要的相关材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分辨、筛选材料,通过对比,学会一些古诗文学习的技法,提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有源可溯:大数据模式资料库建构

“云课堂”中的大数据平台,可以上传上课实录、课件、教案、重难点解析等任何资料。在课后,学生不但可以随时观看,更能在平板电脑或手机APP上完成同步作业和练习。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训练都能通过“云课堂”教学平台实现。针对班级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的情况,我在数字平台上特别设置“阅读角”板块,包括阅读技巧和方法指导、阅读实战题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练习。这样的方式,改变了老师作业批改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云课堂”大数据平台还有学情分析系统,能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错题库,供学生随时查阅;形成个性化的电子学习档案,有利于教师学情跟踪。

基于“云课堂”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带来了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改变,由原先传授性课堂教学环境为中心转变为以多种学习模式并存的教学场景,教学更多元;学生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培养了自我反思和拓展迁移能力。所以说,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数字化教学技术,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立足课堂、双向互动的语文教学新目标。

猜你喜欢
云课堂导图语文
烃思维导图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