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旦
(江苏省苏州市艺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篇章分析”这一术语最早大概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Harris在《篇章分析》(1952)一文中提出的。“Harris认为,篇章是指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廖秋忠(1991)将篇章定义为一次交际过程中使用的完整的语言体。从微观角度分析,其中一类造成篇章中出现偏误的原因是与预设相关的,本文将从预设角度出发,以留学生篇章中的偏误言语为研究对象,分析预设触发语(仅以副词“也”为例)所触发的预设在语篇中隐现的条件、触发语的篇章表现,总结其相关偏误在语言结构上的规律。关于预设触发语,季安锋(2009)认为“预设可以以话语中的某些词语、某些句式为基础进行推理,这些能作为预设基础的词项或表层结构形式就叫作‘预设触发语’”,“类同义副词‘也’在表示‘同样’和‘强调两事并列’时,预设存在类似的动作、状态,或类似事件已经发生过”。以下分析中,“也”的义项均为以上两种情况,其他义项不作分析。不作特殊说明时,本文语料均选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且均为有偏误的句子(语段、篇章)。本文涉及的特殊标记有:多词(CD)、错词(CC)、缺词(CQ)、乱序(XL)。
由副词“也”所触发的预设中,该成分的必现条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表示两者之间存在类似或相同的动作、行为、状态等,有“同样”义。从形式上看,这类“也”总是置于篇章句首,一般出现在陈述句中,描述一个事实或者表达某人的观点。
例如:(1)*[很多人属于喜欢听流行歌曲的听众,]我也属于那些喜欢流行歌曲的听众。(2)*[很多人喜欢听流行歌曲,]我本身也喜欢听流行歌曲,但是不像有些人那样对自己喜欢的歌星达到痴迷的程度。
例(1)(2)中,“也”所触发的预设成分是可以推知的,但隐去该成分后,句子表达会很突兀,因此,“也”置于篇章句首时,预设成分均不能隐去。
第二类,“也”所触发的预设成分(即“也”前面的成分)与其后面的成分是并列结构。从语义上看,通过后者不能推测出前者。从形式上看,这类“也”前后分句使用的动词常常一致,且经常与表递进义的连词(如“不仅、同时、而且”等词)共现,或者可以补出这一类词。
例如:(4)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教育儿女不但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同时也是给他们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5)另一种可能不太好的现象是,有些年轻人以流行歌曲里的歌词作为榜样,也同时认为那是酷的代表,这是一种态度却不是很客观的。(6)有时候父母给了孩子最大的福利,但同时也带给他们压力。(7)父母其实不希望孩子在他们背后做坏事,也不希望被别人看不起。
例(4)—例(7)中,“也”所触发的预设成分(即“也”前面的成分)与其后面的成分均为并列结构,从语义上看,通过后者不能推测出前者。其中,例(4)可以与“不仅、而且、同时、当然”共现,例(5)—(6)中,前后成分之间分别是顺承、转折关系,例(7)表示列举两者间对立的情况。另外,结构“是……,也是……”置于主语位置时,有强调主语成分的作用。
第三类,预设成分与分句之间存在条件、假设、因果、递进等关系时,或者在句中可以转换为此类条件句时,则预设信息为必现成分。从语义上看,预设成分不能由结论推知。从形式上看,这类“也”经常与表条件、假设、因果、递进等的关联词(如“当……时、如果、因为、所以、甚至”等词)共现,或者可以补出这一类词。
例如:(8)我很喜欢流行歌曲。当大家都哼一首歌时,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即使不会背它的词,也一样觉得津津有味。(9)a.大多数情况下,品质优秀的父母管教出的孩子也同样优秀。b.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父母品质优秀,那么管教出的孩子也同样优秀。
例(8)中第一个“也”所触发的预设是“有人哼一首歌”,与“当……时”共现,例(9)a句可转换为“如果……,那么……”的句式。
例如:(10)我通常都喜欢选择听比较轻松的流行歌曲,因为歌曲是轻松的,让人听起来也跟着轻松。节奏比较快的流行歌曲,我也非常喜欢,因为我本来也喜欢跳舞,所以常常选这些节奏比较快的流行歌曲,可以边听边跳舞。
例(10)中,“也”置于表因果关联的复句中,其中第一个“也”所触发的预设是“歌曲是轻松的1”,与前一句陈述重复,应该隐去;第二个“也”所触发的预设是“我通常都喜欢选择听比较轻松的流行歌曲”,第三个“也”所触发的预设是“除了跳舞,我喜欢流行歌曲”。三个预设成分都以前一分句内容为前提,为必现成分。
例如:(11)现代人什么都将流行:服装要流行,杂志要流行,甚至歌曲也要流行,这已经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喜欢可以去评论。
例(11)中,“也”置于表递进的复句中,常与“甚至”共现,预设信息“有的歌手在全国、在国内很有名”“服装、杂志要流行”为必现成分。
由副词“也”所触发的预设中,该成分的必隐条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预设成分表示常识、公认的或者众所周知的观点,或者由上文内容容易总结推知,或者在对话体中,由非语言因素(如会话时间、言者肢体语言等)可推知时,为必隐成分。此类“也”有“同样”义。
例如:(12)有人说,[医药会医好病人,]歌曲也会医好病人的。比如,我在烦恼的时候,心里感到很闷,一听到流行歌在耳边响着,我会跟着唱。(1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CC)。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总有一天我也会为人之父,到时候我一定要以身作则,以免对孩子将来的为人处世、道德水准有不良的影响。
例(12)中,由“也”可知,除了歌曲,别的(医药)会医好病人。而医药可以医好病人,这几乎可以被认定为一条常识;例(13)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也可以被认定为一般常理性的内容,为必隐成分。
例如:(14)中国家庭的父母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教育,这是世人皆知的。孩子们从小就听爸爸妈妈给他们念童话故事、朗读课文等等。[爸爸妈妈给他们念童话故事、朗读课文等等会传给孩子,]同时,家长所信仰的主义,一般也都会传给孩子。(15)如果父母是爱读书的人,并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向他们灌输音乐、美术及其他方面的知识,那么[父母很聪明,成绩好,]孩子长大以后也会聪明一点,成绩好一点。
例(14)中,由“也”可知,“中国父母教给孩子的除了信仰,还有别的,即上文提到的读给孩子的童话故事、课文等”,这一内容由前文陈述可以直接得出,因此为必隐成分。例(15)中,预设“父母很聪明,成绩好”由上文“父母是爱读书的人”可以推知,如果出现,会造成句子冗余。
第二类,表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很可能不会关注预设所指的信息,无须强调说明。如补出此类预设成分,该预设成分在语义上与主题词多存在类同关系;在形式上可以插入表量大或者周遍义(如“很多、各个”等)的词。
例如:(16)a.*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各个方面都在发展,如经济、教育、艺术……我们的科技也越来越发达。b.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科技也越来越发达。
例(16)中,由“也”可知,“我们的各个方面都在发展,如经济、教育、艺术……”,预设成分在语义上与“科技”同样存在类同关系,但说话人并不强调“科技”之外的其他方面。因此,以上预设均为必隐成分。
由副词“也”所触发的预设中,该成分可隐可现的比较典型的条件如下。
预设成分表示对上文的总结,“也”有“两事并列”义。从形式上看,这类“也”总是置于隔段的句首,预设成分出现时,可与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如“不仅、不光”)连用,或者可以补出这一类词。
例如:(17)a.我也喜欢流行歌曲。听流行歌曲可以使人心情愉快,……/(隔段)流行歌曲也有弊端,……b.我也喜欢流行歌曲。听流行歌曲可以使人心情愉快,……/(隔段)流行歌曲[有好处]也有弊端,……(18)a.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品质其实在童年时期就形成了。……(隔段)孩子的的发展和前途也急需父母帮助。b.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品质其实在童年时期就形成了。……(隔段)[不仅孩子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品质需要父母的指导,]孩子的发展和前途也急需父母帮助。
预设成分隐去时并不影响句意表达,出现时整个句子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如例(17)中,由第二个“也”可知,除了弊端,流行歌曲还有好的方面。由于文中上一段落提到的都是流行歌曲的好处,预设信息通过上文易推知。预设信息易推知,且可补出b句。
本文以留学生篇章中的偏误言语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预设触发语所触发的预设在语篇中隐现的条件角度入手,提出副词类预设触发语“也”的偏误在语言结构上的规律,对语篇研究和预设理论的相关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也存在不足,受篇幅限制,只讨论了副词“也”,其他副词以及其他类预设触发语在篇章中隐现的条件同样值得研究。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均为对现有语料的归纳总结,并非穷尽性研究,所总结的规律可能无法概括其所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