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
(福建省福州一中贵安学校,福建 福州 350501)
群文,字面义是指把几篇甚至更多数量的文章集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2007 年,台湾陈意志老师在南京的“群文阅读课”,使群文阅读课慢慢走入语文老师的课堂。与一般的阅读教学不同,在群文阅读之下,学生不再对单篇文章进行太过深入地精读,而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比较阅读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题材的文章,在进行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文章的异同之处,辨别文章间的行文结构和行文方法。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我国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呈现出以下几种问题。
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 万字以上。而小学阶段不少于170 万字。小学阶段因识字量的限制,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不少于5 万字。中段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不少于40 万字。而高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阅读的速度也有所提高,阅读总量则要不少于100 万字。这些阅读总量的标准只能相对于阅读习惯相对良好的城区学校的学生,对于广大城镇小学和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基本上达不到“课标”中所给出的标准。
虽然诸多教育专家、学者呼吁小学生要广泛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实情况是小学的阅读面受限,大部分学生只读语文课本上或配套练习中的文章,少部分教师能够给出相对全面的课外阅读书目供学生参考。但不容乐观的是,也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完完全全将老师给的书目阅读完,大部分学生只挑选自己爱看的书目进行阅读,教师和家长也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因此有部分学生选择不良的书籍进行阅读,对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校内课程课时紧张,学校的语文课程一般不设阅读课,或者一周只开设一节阅读课。所以学生的阅读大部分情况下是在家或者在课间进行。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所选的阅读书籍随意性比较强,比如来自老师、同学的推荐与分享,还有的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比如男生偏爱推理类小说、历史军事类书籍,女生则偏向童话类、文艺性说明类书籍。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小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他们不爱看书,甚至拒绝看书,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硬性要求下不得不去阅读。
前文提到的课标中对各个阶段小学的阅读总量的要求,如到小学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仅仅依靠单篇课文阅读教学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但如果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教师每周安排至少一次群文阅读教学,每次提供5 篇主题下的文章,那么学生的阅读总量基本能达到。
纵观各个版本的不同学年的语文教材,课文比较生动形象,趣味性很强,深受学生的喜爱,比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歌、诗歌等,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很容易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群文阅读会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并在其中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
群文阅读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综合、运用等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谨慎选择教学主题。比如可以根据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比如低、中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歌谣、诗歌主题,高年级学生感兴趣的人文、科学的主题。
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制定的五年级“群文阅读”读本目录,根据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分类,如“太阳意象”诗词一组;“天下名楼”诗词一组;“大江大河”诗词一组;“折柳送别诗”一组。将儿童诗中有“词”感觉的现代诗划分成一组;“寻找光明”诗歌划分成一组;“儿童叙事诗”划分成一组;“金子美铃”诗歌梳理成一组。将小古文按照“尊重生命”“小动物”“四字表达”等不同主题来划分。而现代文按照“创世神话”、“对话”,突出“声音”的文章、突出“色彩”、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等不同主题、类别的文章进行整合、分类。
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参考教材中略读课的教学方法,以一个探究问题或感悟一个写法为主线,比如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中的第六单元第二十课来自于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为例,本文丰富、细腻而又充满矛盾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母亲对儿子的深切之爱,让孩子重点品读、领会这一心理活动的描写,而其他部分,比如语言描写部分则可让孩子课余自学感悟。此外,在本册教材的选读课文中恰巧编排了一篇同样来自于毕淑敏的《剥豆》,文章的主题与《学会看病》一样:体现母子之爱,作者也同样采用矛盾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体现母亲希望儿子学会独立。两篇文章在文章主题上和写作方法上具有共性,因此在课堂上让孩子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深化学生对矛盾心理描写这一写法的感知以及在自己习作中的运用。为此,我们在进行群文教学时,不要对每篇文章进行过于深入的解读,而在于从内容上、写法上进行横向比较,比如在“群诗阅读”中,在抒发友谊的同一主题下的五首诗歌,在学生初步理解每首诗后,再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统整谈论。学生经过谈论、探究发现五首诗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但是表达的手法却不同,引导学生在写法上进行异同比较,《我喜欢你》和《阿贵只有九岁》这两首诗是列举许多和朋友一起做的琐碎小事,来凸显朋友间的深厚感情。《等待》《打过架的夕阳》和《赠汪伦》是用比喻或象征的方式(如微风、夕阳、潭水等),来表达朋友相处时的不同感受。透过不同的诗,小组内同学间彼此的分享、比较,拓宽思路,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诗有更深的理解与掌握。
“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吕叔湘语文相对论》)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则是学生从阅读过渡到写作,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为写作训练。教师可以一定的写作训练为议题,如按照“如何写好细节”,将《窃读记》《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文章归为一类,为孩子提供范例。群文阅读也不仅仅只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服务,学生在探究到不同文章背后的写作秘密后,如不进行写作实践,则并没有真正体会文章的秘密,“从做中学”则告诉我们不能只将群文阅读教学停留在阅读教学上,而要创造学生写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阅读现状需要教师、家长引以为重,群文阅读只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其中一种方式,而群文阅读教学则不是仅仅依靠一位教师就能完成的,笔者群文教学可以作为课内教学外的补充,学校需要号召教师积极投入、及时反馈、交流,这样群文阅读教学才会越加成熟,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