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西平 463900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占肠梗阻的40%~60%,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之后。治疗要点是区别单纯性还是绞窄性,对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可先予以非手术保守干预[1-2],其中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是重要的治疗措施[3]。2016-01—2018-09间,我科对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期间,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 22例,女28例 ;年龄 22~68岁,平均33.80岁。胃肠手术25例,肝胆手术17例,阑尾切除手术13例。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常规予以禁食水、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抗感染、反复通便灌肠及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措施。同时在内镜中心将经鼻型三腔二囊肠梗阻导管在内镜引导下置入十二指肠远端,将无菌蒸馏水15~20 mL经导管前气囊注入后,退出内镜。借助肠蠕动及前端的重力作用使肠梗阻导管移至梗阻部位。
1.2护理方法
1.2.1 置管前及时开展心理疏导 患者入院后协助其完善各项检查,配合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全面了解其基本病情和心理状态。部分患者与家属对术后再次接受治疗缺乏必要准备和对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知识缺乏客观认知,易产生紧张、恐慌、急躁等不良心理,影响其治疗积极性。护理人员应鼓励并耐心倾听其表述内心真实想法,详细讲解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必要性、优势及操作过程需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治疗的客观认识度。及时消除患者顾虑,保持稳定情绪,从而增加其治疗积极性,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配合度[4],保证置管成功率和增加对导管的耐受性。
1.2.2 置管后护理 (1)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置管引流期间,根据病情每隔2~3 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每隔4~6 h测量体温、腹围各1次。密切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及体征。准确监测患者的24 h出入量、血生化、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如出现脉率增快、体温上升、腹围增加、腹痛转为持续性并有阵发性绞痛,伴有频繁呕吐等,应考虑出现腹膜炎可能,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手术准备。(2)基础护理:口腔护理2次/d,对置管导致咽喉疼痛不适的,遵医嘱给予以雾化吸入2~3次/d,减轻其不适感。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痰,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其尽早下床适当活动,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并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和利于导管借助前端子的重力前行。(3)导管管理:①妥善固定导管。肠梗阻导管是借助肠蠕动及前端子水囊的重力作用产生向下滑行的动力,因此应将导管以胶布在耳垂处妥善固定,鼻孔与耳垂间的导管留有足够长度 (10~15 cm)。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导管的正确护理方法,嘱其床上在进行翻身等体位变化时避免过快、过猛,预防意外脱管造成气囊移位等风险[5]。②保持导管引流通畅,肠梗阻导管鼻部固定位置做标记,每日调整固定点[6],避免导管外露段扭曲折叠。保持导管润滑度,利于导管随着肠蠕动顺利通过梗阻部位。应用温生理盐水100~300 mL冲洗导管,1~2次/d,保证导管引流效果。③拔管护理:配合医生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患者腹痛等症状消失,恢复排气、排便且较为通畅,高调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检查显示无液气平面时,应继续观察2~3 d并开始予以适量饮水。如肠梗阻症状持续改善,可遵医嘱拔管。拔管前须先将气囊内的水全部吸除干净。
1.3疗效评判标准(1)显效: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排便、排气恢复正常。腹部平片显示气液平面完全消失。(2)有效:肠梗阻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腹部平片显示气液平面显著减少。(3)无效:症状和体征较前均无明显改善。
50例患者中,显效43例,有效5例,2例治疗3 d无效后经手术治疗痊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导管滑脱、阻塞及非计划拔脱等不良事件。
粘连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中,经鼻肠梗阻导管可随肠蠕动到达梗阻近端的肠腔,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的液体和气体积聚,利于降低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和减轻肠壁水肿等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腹痛、腹胀症状的更好改善,从而提高梗阻的成功解除率,并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使腹腔内的小肠重新排列,减少手术治疗率。治疗期间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肠绞窄的风险。
我们对50例接受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置管前的心理疏导,提高了其治疗信心和配合度。并积极做好置管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导管管理等护理措施。保证了肠道减压的充分性,降低了导管滑脱、肠绞窄等并发症的风险,为肠梗阻症状得到迅速缓解和降低再手术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