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启示

2020-01-09 22:02籍洪亮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德性王阳明良知

籍洪亮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关切培养“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是因为其既事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问题。时代新人是指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时代新人”如何培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这也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了工作理念和实践方向,即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养时代新人的高尚品格,塑造时代新人的精气神。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所蕴含的践履精神、德性品质与志存高远的思想是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因此,本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以史鉴今,以期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理念与方法论启示。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概述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也不例外。从实践维度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意在反对程朱理学的“知先行后”、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实践的知行分离,批评空谈道德而不付诸实践的社会现状,进而希望补偏救弊,恢复即知即行、朴实诚恪的本体,促使整个社会群体成为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道德人。从本体维度看,王阳明主张知行本体是良知,良知不仅是一个是非之心,更是德性、理性、存在之本,因而这里的知行主要是道德层面的概念,王阳明倡导知行一元论而非二元论,作为至善、明德的天理良知,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从知行关系论维度看,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1]5,“知”指引“行”,“行”确证“知”,两者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一体,相互促发。同时,知与行相互转化,据此,王阳明提出“真知真行”的概念,即知之“真切笃实”是真行,行之“明觉精察”是真知。此外,王阳明还丰富了“行”的内涵,将意识的流动视为“行”,道德主体需要在“一念发动”时存善念去恶念,从而实现“致良知”的目的。从工夫论维度看,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知行合一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心即理”,逻辑旨归是“致良知”,具体通过立志、省察克己、事上磨炼等方法来通达天理,促使“良知”自知、自明,进而不断趋向圣人之道德境界与道德品格。总而言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突出了知与行的统一,颂扬了道德主体的主体性精神与能动性,强调了志存高远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下,其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启示

(一)目标维度:立德为本,塑造时代新人的德性品质

从本体论角度看,知行本体是良知,良知则是个体一切视听言动等经验活动成为可能的根据所在,也是个体道德活动成为可能之根本,同时是人之所为人的本质之所在。因而,在王阳明看来,作为本体的良知是人的理性之本、德性之本,更是人的存在之本。从这种意义上看,德性同为人的存在之本。所以,王阳明十分重视人的道德实践,并将道德性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以及立言之旨归。从工夫论角度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成就德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化德性为德行,让道德理想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充盈,最终实现本心自明与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在这样哲学理念的指引下,王阳明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强调以德为先、立志成圣,并将教育的目标设定为“明伦成性”等。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德育性质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目标指引,即应立德为本,塑造时代新人的德性品质。无论从时代新人内涵的历史演变,还是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未来向度,“德”都是时代新人素养的第一规定性,而且是“质”的规定性,毕竟“人无德不立,以德立身应是时代新人必备的优秀品质”[2]。在新时代的现实境遇下,“德”指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因此,高校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德为先,促进时代新人德性品质的生成。具体来说:一是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广度层面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二是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生活化、大众化,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时代新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行的深度层面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内容维度:立志为要,坚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

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更多意义上指向的是道德层面,即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其知行合一思想特别强调志的导向作用与领航功能,将志作为道德主体从事道德活动的前提。正如王阳明所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3]179无志,道德主体会迷失方向,道德实践活动自然无从谈起。王阳明不仅重视志的导向作用,还格外重视志的定向作用。志是推动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重要动因,因为部分主体在日常生活的道德活动中存在着意志软弱的问题,知善却不能行善,知恶却不能抵制恶行,在道德实践中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以及被自身的欲望遮蔽,从而无法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造成知行本体的良知被遮蔽,良知“隐身”的结局。针对意志薄弱问题,王阳明提出立志要勇猛专一,坚定意志品质,并立圣人之高远之志,最终由知善知恶到为善去恶,并不断趋向本心天理,成就圣人品格。

(三)路径维度:注重实践,培育时代新人的践履精神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倡导知行不分的一元论,反对知先行后、重知轻行的二元论,用补偏救弊的方法促使世人重视道德实践,回归良知的本真状态,知行合一。也即,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初衷就是强调实践的工夫,申明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知行合一思想的本质是要表达“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亦在实践中”[4]77。由此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质。这种实践性还体现在王阳明丰富了“行”的内涵,他将意识的流动纳入“行”的范畴,即一念发动即为行,道德主体需要在意识的范畴去“格物致知”,从而让知行本体的良知存善去恶,使道德主体的一切道德实践都符合良知,去除私欲,通达天理。此外,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的工夫,省察克己与事上磨炼都强调的是“行”的工夫。道德主体唯有在观念领域不断克服私欲,并时时处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各种事物中磨炼自己的心性,使良知能自知、自明,才能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当然,王阳明一生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事迹,以及他提出的真知即为行、致良知的思想,最终指向都是道德实践,即“行”的工夫。由此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意在实践,重视践履精神的价值。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实践性特质为高校时代新人的培育路径提供了重要借鉴。时代新人的品格特质都是在实践中锻造出来的,其担当精神、本领才干必须源于生活实践,并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不断锻造提升,同时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5]278无论从时代新人的现实品格还是从时代新人的未来使命来看,时代新人都必须具有实践精神与践履人格,这也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那么,时代新人的践履精神何以生成?一般而言:一是高校要树立实践育人理念,将实践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扭转当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育的教育观念,注重知行统一,促使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将知识外化为实践,应用并服务于生活实践;二是高校要构建立体化的实践育人平台,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校企合作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专业见习等,让时代新人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中学真知、增本领,最终促使实践品格与实践人格的形成。

猜你喜欢
德性王阳明良知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真正心平气和
良知
“良知”的义务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