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翻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汉互译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20-01-09 22:02张红佳王丹鹤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英汉外国语黑龙江

张红佳 王丹鹤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015 年10 月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是我国扩大与欧洲、东北亚合作的重要平台。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在推动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哈尔滨的对外贸易、旅游文化、体育卫生等产业的发展亟需本土人才的后续储备,这就要求地方院校根据地方经济服务与发展的需求,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尤其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翻译人才。

一、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翻译教学团队与行企单位、实习学生和带队教师开展的调研发现,虽然翻译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但是毕业生仍未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行业背景知识匮乏,翻译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和人文素养、知识面仍有待改善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具体规划脱离实际情况,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与教学内容陈腐、实践实训体系不够完善等。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相对于英语专业而言,翻译专业仍是一个较为年轻的专业,究其渊源,翻译专业是从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分离出来的专业[1]。很多高校的翻译专业是由英语专业(翻译方向)逐渐独立出来的专业,课程设置上明显受到英语专业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英语基础课程的课时在翻译专业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过大,甚至超过翻译专业总课时的占比,这就导致学生翻译课业量不足、翻译基础不牢固等。

同时,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忽略了文学、文化类课程的作用,导致翻译专业学生仅具备语言运用技能,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文化背景薄弱,视野偏狭,语言匮乏,影响了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材陈旧与教学内容陈腐

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应用型学校翻译专业运用的教材过于陈旧,采用自编校本翻译教材的院校很少。而传统翻译教材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翻译案例较陈腐,与现在社会发展脱节,不能及时反映当代翻译行业中所出现的翻译现象,也不能够满足学生汲取新翻译资源的需求。

此外,教学内容乏味仍是不可忽略的现象。翻译课程由于其与时俱进的学科特点,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包括翻译文本、翻译资源、翻译案例的更新等。过于陈旧的翻译内容会限制学生的翻译视野,也不能够为学生走出翻译课堂开展翻译实践提供实质性借鉴。

(三)实践实训体系不够完善

翻译专业作为应用型、实践型专业,其实践实训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本地区大部分高校翻译专业的实训实践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有:软硬件条件有限,实训课程缺乏,实训课时不足,实训岗位匮乏,不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翻译实训环境。

此外,有些院校对于实习实训的管理不够完善。受翻译专业就业压力的影响,有些院校翻译专业学生出现大量实习“脱专业”“转岗”现象,造成翻译专业实习实训出现有形无实的局面。

二、以课程改革推进翻译教学的转型与创新实践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坚持以“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办学宗旨,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为了满足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院校翻译专业就要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凭借务实的精神和前瞻性的眼光,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条件,为地方培养“学有所用”的翻译人才。这不仅需要校方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也需要专业课程进行微观的实时调整。笔者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汉互译教学团队在课程创新与改革方面的成果进行如下分析与总结。

(一)教学内容更新

教学内容编排是课程改革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实践性科目来说,教学内容贴近时代、融入最新翻译案例,不仅能够增强课程的感染力、提升授课时效性,也能够为培养服务地方的翻译人才提供有益条件。

英汉互译课程内容依托于教材,但从不拘泥于教材,呈现常讲常新的特点。例如: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团队教师把在该校承办的《国际商学院联盟会议手册》作为翻译素材,提取翻译案例。

此外,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团队教师不断把最新新闻时事素材,尤其是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闻材料作为翻译案例或者练习材料引入课堂,如党的十九大会议文本、哈尔滨松北新区落成典礼发言稿、松花江水资源污染事件报道、哈尔滨雪博会新闻报道等。

(二)教材的筛选与编写

教材的甄别、筛选不仅关乎课程目标达成与否,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翻译类教材门类众多,版本纷繁,因此,教师要从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出发,结合课程目标,严格筛选教材,并不断调整教材的使用方法。

英汉互译课程曾经沿用了传统的经典教材,这一教材的缺陷就是案例过于老旧。例如:出现大量关于“二战”“文革”等方面的翻译案例,教学内容不能够与大时代有机结合[2]。市面上一些新编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学术性过强,案例偏难,不能够满足本校翻译专业教学需求。因此,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团队教师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素材的积累,并结合学生特点,撰写了《英汉互译》校本教材。目前,教材已经完成初稿,即将投入试用阶段。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因此,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会直接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英汉互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线上线下整合、项目模拟和互动点评等。英汉互译作为校级精品课,已经部分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微课”的引入不仅重组了授课结构,也提升了授课效率。

项目模拟是模拟翻译公司项目运作的翻译教学模式[3]。项目组长负责任务的分配与监管,组员完成翻译任务,项目校对人员进行文本的整合、修订。项目模拟模式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翻译项目的运行流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

互动点评模式是采用小组译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使其“从练中学,从错中悟,从优中赏”。该举措不仅磨炼了学生的笔译基本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翻译鉴赏能力。

(四)实践教学改革

庄智象针对翻译学科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了翻译研究的三个转向,即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践转向、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翻译教学实施的过程转向,翻译实践性在课程改革中居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英汉互译课程具备校内外两个实践平台,分别是翻译工作坊和翻译公司。

翻译工作坊借助企业合作平台,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团队笔译实践项目。目前,已完成的实践项目包括《鄂伦春民俗故事集》翻译、《哈尔滨轮滑马拉松赛事手册》翻译、哈尔滨时装周活动日程翻译、《国际商务学院联盟会议手册》翻译等。此外,课程团队分批选派学生以小组形式参观翻译公司,参加公司的员工培训,并在公司进行笔译实践。这不仅让学生切身地了解翻译行业和翻译工作,而且提升了自身的翻译实战能力。

结语

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翻译专业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因此,各地区各高校应当依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改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方法,切实加强和完善翻译实践实训。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和本专业发展的特色道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翻译人才,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宗旨。

猜你喜欢
英汉外国语黑龙江
行书张光藻《入黑龙江境》(53cm×36cm)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郑州外国语学校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