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霞
(山西省运城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04400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冬季发病率较高。自然感染时死亡率较低,若感染毒力很强的病毒或有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增高,对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防止本病,笔者对鸡痘的防治做一简要概述。
鸡痘的病原是鸡痘病毒,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上皮细胞中的病毒,完全干燥和阳光照射数周后仍能保存活力。但游离的病毒在1%~2%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10%醋酸或0.1%汞中很快灭活。病毒在腐败的环境中迅速死亡,在冷冻干燥状态下可存活数年,长期保存活力。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氯仿可使其灭活。对1%苯酚及0.1%福尔马林可抵抗9d 左右。55℃加热30min、60℃加热8min 可使病毒灭活。
鸡痘是痘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雏鸡和青年鸡发病较多,雏鸡死亡多。每年夏季、秋季为主要流行季节,对未接种疫苗鸡群造成严重威胁。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脱落和破溃的痘痂是散布病毒的主要形式。健康鸡接触病鸡或被病鸡渗出物污染的鸡笼、用具等,经破损皮肤或黏膜创伤而感染。病毒不能经健康皮肤感染,也不能经口感染。健康鸡与病鸡接触,互啄、打斗抓破皮肤也是引起本病的途径。吸血昆虫尤其是蚊子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病毒侵入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后,在这些部位的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细胞增生,形成结节。感染病毒的鸡发病较快,而在同一鸡群内的传播速度则较慢。发病鸡场病毒可残留2~3 个月,痘痂内的病毒可存活数月之久。
鸡痘自然发病的潜伏期为4~14d,临床症状分皮肤型、黏膜型及混合型。
首先在头部无羽处(鸡冠、肉髯、眼睑、口角) 发痘。严重的在泻殖孔周围、腿脚、腹部及翅内侧皮肤也发痘。病初,皮肤上出现白色小结节,渐增多呈红色小丘疹,后变大呈黄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的干硬结节,临近痘痂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色的大块厚痂,突出于皮肤表面,最后脱落。皮肤型鸡痘若只发生在皮肤,症状较轻,无全身症状,恢复较快,3~4 周即康复。鼻和眼部发痘时,从眼和鼻孔中流出分泌物。病鸡眼部肿胀,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
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黏膜表面。初期为鼻炎症状,后期黏膜上结节增大且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面,这层假膜由坏死的黏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形成,很像人的“白喉”,故称白喉型鸡痘为鸡白喉。用镊子撕去假膜,可露出红色溃烂面。随着病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增厚,阻塞口腔和咽喉部分,病鸡呼吸和吞咽都很困难,往往张口呼吸,发出“嘎嘎” 声音,最后窒息死亡。此型多见于小鸡和中鸡,死亡率高,严重时高达50%。
混合型是指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最为严重,死亡率更高。
皮肤型鸡痘如临床所见易于诊断;黏膜型鸡痘,剖解可见喉头充血,口腔黏膜、咽喉、气管黏膜上有溃疡,并覆盖有纤维素坏死性伪膜。严重病例可见到鼻部、肺部及支气管炎性病变。
鸡的皮肤及黏膜细胞感染病毒后的主要特征是上皮细胞增生、炎症变化。取病变皮肤,制作涂片,染色镜检,细胞质中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由于感染时间不同,可见到不同发育阶段的包涵体,有的包涵体占据全部细胞浆,导致细胞坏死。
根据鸡痘的典型皮肤病变可初步诊断。对黏膜型或混合感染,诊断较困难,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用组织学方法寻找感染细胞内嗜酸性包涵体有较大诊断意义。(1)显微镜检查:采取病变部皮肤,制作涂片或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可看到特征性的胞浆内包涵体。(2)病毒分离鉴定:采取病变组织,制成悬液,在易感鸡的冠部划痕,针刺或毛囊接种,如有痘病毒存在,于接种后5~7d 发生典型的皮肤病变。
对病鸡的治疗无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对症疗法,减少继发病和死亡损失。(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提高动物抗病力。(2)预防接种,可较好保护鸡群。通常翅内皮肤接种,在4 周龄和开产前1 月各刺种一次。检查接种部位,7~10d 出现皮肤肿胀或结痂的,说明接种疫苗成功,接种后10~14d 产生免疫力。否则免疫失败需重新接种。(3)夏秋蚊虫活跃季节,雏鸡免疫应提前。免疫和断喙应该间隔3d 以上,防治诱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