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扬雄传下》“大语叫叫”释义

2020-01-09 19:10王绪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言辞大道

■王绪云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大语叫叫”这句话出自《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1]。古注和学界对于它的解释比较少,只有下面两例:

1.颜师古注:“叫叫,远声也。”[2]

颜师古和黄侃从两个角度对“叫叫”进行了解释,对大语并未涉及,但解释得非常简单,句意不明。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楚谓小儿泣不止曰啕”为什么“此谓大语声反小也”?因为小孩子哭泣不止声音是很大的,为什么声音反而小呢?基于这些疑问,“大语叫叫”有重新研究和解释清楚的必要。这句话出现的上下文为:

《汉书·杨雄传下》客难扬子曰:“凡著书者,为众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骋于有亡之际,而陶冶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寐。费精神于此,而烦学者于彼,壁画者画于无形,弦者放于无声,殆不可乎?扬子曰:……盖胥靡为宰,寂寞为尸;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齐于庸人之听……”[1]。

“大语叫叫”出现的语境前后两句是并列句,“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和“大道低回”这三句话的表述和《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五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几句话共同的特点就是前面主语的修饰词和后面谓语的修饰词存在意义上或情理上的相反关系。那么“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和“大道低回”这三句话也存在这样相反的语义关系,再结合颜师古和杨树达给这三句话作的注疏确实如此。颜师古注:“淡谓无至味也。音徒滥反”[2]。杨树达注:“《老子》云:‘大音希声’”[4]。颜师古注:“低回,纡衍也”[2]。在对偶或对仗句里,对句出现的词语其语义关系存在两种可能,相近和相反关系,经过解释,我们所要研究的“大语叫叫”也应该是相反关系,至于具体是什么意思,笔者先梳理分析“大语”和“叫叫”各自存在哪些意义,因为在文献中“大语叫叫”连用没有第二例。

一、“大语叫叫”含义分析

在《汉语大词典》里根据文献资料总结了“大语”和“叫叫”的一些基本含义:“大语”主要有三种含义,分别为“高声说话”“典雅古奥的言辞”“大话、狂话”[3],除这三种含义之外,根据文献资料暂无发现第四种有区别的含义。《汉语大词典》中“大话、狂话”的释义举出的文献资料已有三例,在此不再论证,而“高声说话”和“典雅古奥的言辞”这两种释义的举例只有一例,再补充两例进行论证。“叫叫”主要有三种含义,分别为“远声”“喊叫、呼叫”“方言、叫子”[3]。除此之外,根据文献资料还发现了“称呼某人、轻唤某人”“哭声”“笑声”这三种含义,会举出文献资料进行论证。《汉语大词典》中“远声”和“喊叫、呼叫”这两种含义只举出了两例,再举出一例文献资料加以论证,而“方言、叫子”这一含义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只有一例,暂保留其含义。

(一)对“大语”含义的补充论证

1.高声说话

(1)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5](《三国志·吴书一·孙坚传》)

(2)五嫂大语嗔曰:“知足不辱,人生有限。娘子欲似皱眉,张郎不须斜眼。”[6](《游仙窟》)

2.典雅古奥的言辞

(1)郊庙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离用子史文章浅言。[7](《梁书·萧子云传》)

(2)子春曰:“吾自欲与辂旗鼓相当”。于是唱大语之端,遂经乎阴阳。[8](《太平御览·人事部二十六·幼智下》)

根据本文“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的语境,并结合上文对这四句话作的注,笔者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大味必淡,大音必希”的意思解释为:无味之淡才是最美好最美味的味道,无声之音才是最大最美的声音,这两句话比较好理解,“味”和“淡”都是取得它们的本义;(2)“大语叫叫,大道低回”中的“大语”和“大道”在理解上也应该从字面意思出来,但可稍作转换修饰,且是褒义词。关于“大道低回”,根据颜师古作的注:“低回,纡衍也”,笔者将其解释为:自然界中真正宽阔绵延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向前的,而是迂回曲折的。和“大道低回”相对应的“大语叫叫”中的“大语”应指它的本义高声说话,放在这个语境中稍作调整就是指最有力最有智慧的话语即和它的第二个含义:典雅古奥的言辞不谋而合。

(二)对“叫叫”含义的补充论证

1.远声(一般为鸟兽鸣声)

(1)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9](《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2.大声喊叫、呼叫

(1)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10](《兵家·三十六计》)

3.称呼某物;轻唤某人

(1)广东人依着外国音,这么叫叫,日子久了,便成了一个名词,也忘了他是一句外国话了。[1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就此一代一代的先叫叫“麻木”,后叫叫“萧麻木”。[12](《续济公传》)

(3)这棵“叫叫树”很有些年头了,一树老刺。入秋后,结满树皂荚,到了冬天,皂荚干透了,会摇出一树黑响儿,所以才称作“叫叫树”。[13](《羊的门》)

4.哭声

(1)良偶凄凄,临埏永诀;宜婴叫叫,抚衔血。[14](《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2)叫叫幼子,哀哀夫人。[1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3)从山海关外开进关里的火车忽然一辆辆全装满了哭哭叫叫逃难的人。[3](《青春之歌》)

5.笑声

(1)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折皮磨磨,叫叫喳喳。[16](《乔吉传》)

(2)一语未了,果见一男一女带了许多小妖,叫叫喝喝地走出洞来。[17](《八仙得道(上)》)

(3)骂骂叫叫兴致高,兴呀兴致高。[17](《青青河边草》)

在“大语叫叫”的语境中,上文已经把“大语”解释为典雅古奥的言辞,而其谓语“叫叫”的意思应和“大道低回”中的“低回”一样包含着辩证转化的含义,其实之前颜师古和黄侃都对“叫叫”作了注,分别释为“远声也”和“楚谓小儿泣不止曰啕。此谓大语声反小也”,后人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原因在于,颜师古和黄侃这两位大家惜字如金,或是很婉转地解释,使后人不能很好地直观理解;现在对两位大家的注进行解释。颜师古注:“叫叫,远声也。”“远声”的字面意思是:声音在很远的地方,相对听者而言,声音距离他远有一定的距离,声音在远方,声音就会越来越小,这表明了“叫叫”的含义是:从空间上看声音越来越远,从而使得声音越来越小,它有一个变化过程。黄侃《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楚谓小儿泣不止曰啕。此谓大语声反小也。”“此谓大语声反小也”的意思是:小孩子总会啼哭,有的小孩啼哭的时间长,有的小孩子啼哭的时间短,不论小孩子啼哭时间的长短,他总有从啼哭慢慢停止哭泣的时候,他不可能毫无止境地啼哭下去,在这里,“叫叫”的含义不仅仅是黄侃说的“声反小也”,同样是有一个变化过程,小孩啼哭从开始到慢慢地停止哭泣的过程中声音也是越来越小的,刚开始声音可能比较大,到后来会越来越小。这是从时间上解释“叫叫”声音由大变小的过程。综合两家所述,“叫叫”的含义和上文分析的“远声”含义也是相对应的,是指声音由大变小的过程,放在“大语叫叫”这个语境中,把它解释为:生活中真正最有力、最有智慧的言辞不是高呼宣扬,而是宁静幽远,这是对“大语”之“典雅古奥的言辞”含义的灵活解释。

综上,把“大大语叫叫”解释为:生活中真正最有力、最有智慧的言辞不是高呼宣扬,而是宁静幽远。

二、“叫叫”和“”具有同源关系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言辞大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我不想感动对方
美乃大道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古柏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