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保护的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馆藏建设研究

2020-01-09 19:21黄惠平
图书馆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馆藏文化遗产物质

黄惠平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印证,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繁荣发展的结晶,承载着特定区域内文化进步的基因。充分重视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对于自身文明的认可程度,而且也是推动自身文明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社会数字化资源汇集、加工、传播与利用的重要公益性部门,其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不谋而合[1]。因此,公共图书馆以地方特色馆藏建设的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有效地对非遗资源进行专业化的保护,而且可以促进非遗资源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有力地支撑非遗保护事业的全面开展[2]。

1 建设意义

1.1 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社会发展逐步多元化的总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代表了民族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民俗活动、民间乐曲、民族舞蹈演绎以及地域性文献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也时常出现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公共图书馆由于自身定位以及工作性质的优势,更容易有效地汇集和保护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当前数字人文技术的背景下,如果能够通过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形式对多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存,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与推广[3]。

1.2 地方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有助于弘扬地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标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社会大众能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乡愁。而在教育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为重要的乡土教育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多层次的民俗活动,并在活动中凸显原生态以及仿生态元素,借助民间工艺活动,更加全面地展示该区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存,为大众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空间,增强乡土教育的人文氛围。另外,公共图书馆通过非遗项目的采集、整理以及分析,可以从静态以及动态两种维度展示非遗项目的整体风貌以及发展历史,从而使大众对非遗项目精神内核产生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1.3 地方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近年来,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尤其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以及新媒体传播途径与图书馆业务的逐步融合,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传播有了更有力的途径。基于这一环境,公共图书馆通过打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内容的特色馆藏资源体系,可以进一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源的知识挖掘、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增值等。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拥有十分广泛的服务对象,通常会涉及各个年龄层次、文化层次以及职业层次,他们对于非遗资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研究机构可以获取非遗研究的宝贵文献资源;社会文化机构可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社会大众可以通过接受、吸纳非遗资源相关信息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4]。

2 建设流程

2.1 规划编制

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资源建设作为细致严密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来加以实施。公共图书馆应以本馆的资源建设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在保证文献资源供给全面平衡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资源建设进行倾斜。规划方案在筹备阶段应设立专项领导小组,并主动吸纳非遗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规划方案的实施期限应当控制在5年以内,要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方式确保其科学性,并在适当时候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不能过度盲目地追求数字型文献资源建设,应当兼顾考虑纸质型文献的汇集,并使纸质型与数字型文献相互匹配。此外,规划方案应当充分说明经费来源与分配、利用权限、建设进度节点等细节性问题,以确定保方案既能体现宏观战略,又能够具有实践可操作性[5]。

2.2 数据库构建

在当前数字图书馆日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也应当充分重视数字资源库的建设。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当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分门别类地制定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构建的标准,尽可能地以数字多媒体的方式向用户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全面、广泛、实用”的基本原则,既不能过度偏向于某一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建设,也不能为了建设数据库而建设数据库,要充分征求不同用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放矢地规划和开展建设工作[6]。

2.3 网络服务平台匹配

网络服务平台的匹配搭建,应当以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为基本导向,突出体现资源检索、互动交流、建议反馈以及大数据管理四大基本模块。其中,资源检索模块,用户应当能够以最为简洁的方式来进行检索信息的输入,并保障各类型检索资源的全面性以及可获取性;互动交流模块,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由数字模拟小助手24小时在线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建议反馈模块,用户可通过多种网络信息传输途径,如在线留言、E-mail、微博号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意见和建议的传递与反馈;大数据管理模块,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注重用户浏览行为等基础数据的搜集与汇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用户行为分析模型,为面向用户开展个性化服务奠定基础。

3 建设内容

3.1 民间音乐

我国民间音乐流传已久,并且在不同的区域内都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不仅包括以叙事为主体的民间小曲,而且囊括与古代文化息息相关的小调等,甚至现在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与曲调都来源于流传已久的民间音乐。自国务院2005年开始大力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来,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了民间音乐的汇集与整理工作,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音乐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些地方图书馆所整理的民间音乐资源,也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特色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7]。以南京图书馆为例,目前已汇集了高邮民歌、江南丝竹、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等诸多类型的民间音乐,并且形成了相应的特色数据库供各类用户公开利用。

3.2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作为我国历代艺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集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需求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技艺展示方式的不同,民间艺术可以细化为绘画作品、塑作模型、编织作品、印染纹饰等不同的类型。由于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民间,历来缺乏官方正规化的保护方式,因而流失严重,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构建民间艺术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重要意义所在。目前,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十分注重民间艺术资源的汇集与整理工作。例如南京图书馆建立了惠山泥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造织、桃花坞木版年画、秦淮灯彩、扬州剪纸、扬州盆景、扬州漆器等多种类型、实物与数字资源并行的馆藏资源体系。

3.3 戏曲戏剧

戏剧在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此产生了诸多著名的戏剧类型。清朝初期,戏曲的流行度和认可度进一步加深。在近代,以梅兰芳、刘鹏春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极大推动了中国戏剧以及戏剧文化的发展。现阶段,不少戏剧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背景下,地方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戏剧数据库的搭建和完善,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8]。例如南京图书馆馆藏的昆曲、锡剧、扬剧、南京白局、扬州清曲、苏州评弹等戏曲戏剧数字资源库,不仅高度汇集了这些戏曲戏剧发源地的经典资源,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有力地宣传和推广了这些国粹资源。

3.4 社会风俗节庆

社会风俗节庆活动作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能从根本上反映区域文化的本质特色以及当地人群的历史文化风貌。目前,全国各地已有很多社会风俗节庆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树立文化品牌。公共图书馆通过建设多媒体数字资源的方式来对当地社会风俗节庆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展示与传播,可更为有效地助力当地历史文化品牌的宣传。例如南京图书馆的秦淮灯会系列纪录片、陕西图书馆的南华诞庙会影视文化作品等数字资源都有力地展示了当地的社会风俗节庆色彩。

4 建设方略

4.1 深度整合利用非遗文化资源,拓展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对非遗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提炼能够有效增加馆藏特色资源,同时也能更加及时地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在整合非遗资源时,要慎重把握选题的匹配度,通过专题化运作挖掘非遗项目中的潜在元素,以此延展整个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价值。另外,公共图书馆还要聚焦地域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分析,让馆藏资源的覆盖度更加广阔,将挖掘本区域民族特色文化非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落实,这是凸显非遗数据库专题特色以及完整性的有效措施。从这一角度来看,南京图书馆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公共图书馆参考借鉴。近年来,该馆集中组织了对金陵民间文化具有一定研究经验的学者进行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打造,在进行应用性研究的过程中,产生了以“金陵琴派”“金陵刻经印刷”为代表的一系列非遗文化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金陵非遗名录数据库,从而有力地支持了非遗保护工作。

4.2 创新非遗文化特色资源的汇集方式,多途径充实特色化数据库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在非遗资源挖掘和提取过程中,需要突出可视化元素的应用,利用数字多媒体形式更加真实、全面地记录非遗数据和档案。然而,当前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关于非遗资源的记录和体现仍然以文字为主,缺乏个性化的感官效果。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结合非文字文化传统以及活态知识等具体特征,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例如互联网、新媒体软件等,拓宽采集非遗信息的渠道和形式,让非遗资源由原有的文字、图片向音视频类型过渡和转变,从而进一步增强非遗数据的数字化水平和可视化体现效果[9]。

4.3 以数据库标准化建设为向导,提升特色资源的传播利用价值

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详细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6种类型。这就意味着,公共图书馆在归类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以推动非遗文化特色资源标准化建设,并致力于提升特色化资源的传播利用价值。首先,公共图书馆需要理清不同类属的关联性,对每一类型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进行细分,利用既定的操作规程对非遗元素中的相似部分进行采集,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归类;其次,应结合统一类目数据资源的内在属性,构建一体化的元数据标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元数据标准体系需要基于国家层面的规范进行设计,例如,现阶段图书编目所采取的数据形式主要有两种,即MARC数据(书目数据)以及DC(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上述数据形式能够实现图书间信息的高度串联和流动[10]。

4.4 以服务与建设协同发展为目标,加快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共享共建

目前,专业人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设备等已成为制约公共图书馆非遗特色化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高质量非遗特色化数据库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体制机制下,非遗特色化数据库的完全形成与运行,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基础性支撑,仅凭单一的公共图书馆很难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任务。鉴于非遗保护是集信息汇集、数据加工、区域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实践性活动,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利用其非遗资源汇集与传播的优势,以共建共享理念为出发点,按照约定的合作方式,加快非遗特色资源库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整合科研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与开发企业、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多种机构类型的优秀非遗文化资源,共同努力打造非遗特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公共图书馆非遗数据库资源展示、研发利用以及市场推广等功能一体化,从而推动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与繁荣[11]。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艰难而又复杂的长期性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地域文化特征,公共图书馆应当尽快建立非遗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体系,积极鼓励基层图书馆开展非遗特色资源的汇集工作,并通过逐级管理和指导来逐步推动非遗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以及个性化,进而有力地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猜你喜欢
馆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