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口服右美沙芬致药物成瘾2例

2020-01-09 18:05张小波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氯胺酮负性入院

张小波

(1.上海华佑自愿戒毒康复医院,上海 201411 2.北京昌平华佑医院成瘾科,北京 102200)

1 病例资料

病例1

男,25岁,因“反复口服右美沙芬6年、兴奋躁动6小时”于2018-06-12 入院。2013年因好奇及朋友影响口服右美沙芬片(15mg*12片/盒),初期每天12片,渐增至最高达每日120片,分2~3次服。服药后精神好,思维活跃,量大时有头晕、兴奋、醉酒样感觉,断续服用2个月后,尝试停用药3~5天,即感精神不振、心烦、渴求、乏力,再服后缓解。自戒多次,因心烦、渴求等不适而失败。近半年,服药后明显精神恍惚、记忆力差、易激惹、冲动,易与家人发生争吵,尚无自伤、伤人等行为,每天不工作,几乎不出门,除非买右美沙芬片。偶有冰毒、K粉、美沙酮滥用,总数少于10次。末周日均服药48片,入院当日6:00时,顿服右美沙芬48片,服后情绪亢奋、手舞足蹈、言辞夸张,家人遂送其来院,途经高速检查站时,冲交警大喊,求其买药。近1个月来,胃纳一般,睡眠欠佳。入院时情绪兴奋躁动,无其他不适。既往体健。高中毕业。嗜烟8年,20支/d,无嗜酒。家族史无特殊。查体:BP 140/87mmHg,余无明显异常。精神科检查:交谈时亢奋躁动、话语较多,似醉酒样,注意力难集中,嚷着要喝右美沙芬或美沙酮,未引出幻觉、妄想等症状。近期记忆力较差,承认有药瘾,但认为不用治疗。辅查:尿苯丙胺、吗啡、氯胺酮检测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0.48×109/L,N 36.4%,L 49.4%;尿酸544.2μmol/L;甘油三酯4.36mmol/L,葡萄糖16.29μmol/L,糖化血红蛋白≥13.5%;肝功能、心电图、胸片、B超均正常。入院诊断:“右美沙芬药物瘾;2 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入院初期,患者焦虑情绪明显,觅药行为强烈,常纠缠医护讨要“戒毒药”“心烦药”,每天予安慰剂4~5次,经常跟家属吵闹要求出院。予抗焦虑、心境稳定剂、心理辅导、理疗等治疗,患者心烦、坐立不安症状逐步减轻,情绪转平稳,病情好转。因血糖波动较大,住院12天出院治疗糖尿病。院后随访保持操守3个月,但6个月后又因心烦无聊而复吸。

病例2

男,27岁,因“反复口服右美沙芬口服液2年余”于2018-10-07入院。自诉2008—2016年有“奥亭止咳水”持续滥用,最高达5~6瓶/d。2016年朋友推荐改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120ml∶180mg/瓶),服药后有兴奋愉悦和身体放松感,偶有轻微头晕,由初期每日2瓶,递增至今每日5~6瓶。多次尝试停服,均因停服1~2天后出现心慌、烦躁、头晕、流涕等症状而复喝。自服该药以来,患者生活懒散,兴趣爱好骤减,注意力难集中,反应迟钝,不能胜任工作,影响正常生活,饮食不规律,睡眠差。末周日均服该药5瓶,来院前顿服2瓶。入院时未诉不适。既往史:8岁时因不明原因出现手、面部抽动、做鬼脸,伴随骂人、秽语等诊断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2015年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后症状有减轻,一直服利培酮片治疗(每日3.5mg)。服右美沙芬口服液后抽动症状加重,停服后可减轻。患者足月顺产,受“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响小学未能毕业。嗜烟15年,20支/d;有嚼食槟榔2年,每日10片;无嗜酒。家族史无特殊。查体:P 100次/min,余无明显异常。精神科检查:定向力完整,注意力难集中,常左顾右盼,同一问题反复数次提问才回答,对答切题,交谈中夹杂漫骂秽语及道歉。有明显焦虑不安和自责情绪,未引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承认性格暴躁,易与家人发生争吵,无自杀、伤人等行为。大脑常有空洞感,近期记忆力减退,计算力、理解力无异常。辅查:尿苯丙胺、吗啡、氯胺酮检测均阴性;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四项、血糖等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15次/min。入院诊断:“右美沙芬药物瘾;抽动秽语综合征;窦性心动过速”。入院初期焦虑明显,常诉心慌、烦躁、坐立不安,觅药行为强烈,日服感冒药达5~6次,常吵闹要出院,除予利培酮4mg/d维持控制手足抽动症状外;积极予抗焦虑、心境稳定剂、认知行为干预、理疗、运动训练等综合治疗,提高其情绪调节及控制能力,患者情绪逐渐缓解。入院19日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今保持操守。

2 讨论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M)为左吗啡喃的右旋异构体,因具有非麻醉性中枢性镇咳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镇咳治疗已有40年。DM又是低亲和力性、非竞争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近几年来被用于缓解急慢性疼痛、神经保护及相关疾病的治疗[1]。

研究发现,许多NMDA受体拮抗药能改善个体情绪,并据此开发出抗抑郁药物,比如氯胺酮就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但由于氯胺酮有致幻性、成瘾性等严重副作用,所以抗抑郁使用较为受限[2-4]。DM与氯胺酮类似,也有很强的抗抑郁作用,对于治疗抵抗的双相情感障碍或单向抑郁症患者,服用DM/奎尼丁或DM单药给药剂量加倍,可在1~2天内获得情绪改善[5-6]。而情绪改善或获得正性感觉,往往是服药者再次渴求使用药物的动力[7]。

有研究证实,非竟争性NMDA受体拮抗药DM与PCP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超大剂量使用DM可明显改变脑结构和功能,导致相应的认知功能损伤、情绪障碍以及情绪调节缺陷,可发生兴奋、精神混乱、呼吸抑制和共济失调[1],一次性服用DM剂量超过120mg或者2mg/kg(是治疗剂量的5~10倍)即可产生PCP样致幻作用[8]。

DM滥用在欧美国家较为严重,在美国,因为娱乐目的而大剂量DM滥用的比例从1999年(占2.3%)到2004年(占21.5%)6年间增加了10倍[9]。

国内DM药物成瘾病例报告不多,分析本文两例及见诸报道[10-11]的DM成瘾者的病史可知,个体在服用DM后均出现认知和情绪的改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空洞感、口齿含糊、兴奋冲动、醉酒样、不能胜任工作、记忆力差、心情愉悦欣快等,正性情绪明显,易形成对DM药物刺激的注意偏向,导致反复强迫性觅药行为而成瘾,停止用药后则出现坐立不安、暴躁易怒、头痛头晕、心烦失眠等,负面情绪反应明显,为缓解负性情绪又再次使用,形成负性强化,恶性循环之下加剧了成瘾程度。本文两例DM成瘾患者,在停药初期,均有较明显因的心烦、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暴发,出现强烈的觅药行为,不能对负性情绪进行很好的调节与控制,作出冲动决策,抗拒继续戒治,吵闹要求出院。此时一旦出院,肯定会对脱瘾治疗产生明显阻碍,极易导致脱瘾失败。有鉴于此,我们治疗团队通过药物、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使两患者能坚持治疗下去,最终病情好转出院。

综上,大剂量服用DM后能明显改善个体的负性情绪或获得正性感觉,是滥用者反复使用最终成瘾的主要原因。右美沙芬成瘾者的戒断症状,突出表现为冲动躁狂、焦虑抑郁等认知情绪障碍。故对右美沙芬成瘾者的脱瘾治疗,要通过药物、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积极改善认知情绪障碍,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使治疗顺利进行下去,反复强化巩固,才能脱瘾成功,并可进一步预防成瘾复发。

猜你喜欢
氯胺酮负性入院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