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睿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国务院于2019年1月24日下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我国高职会计开展“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的实施,对我国高职会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和研究课题,为我国高职会计改革创新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1+X”证书制度指的是“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2]。从广泛的意义来讲,高职会计的“X”证书不仅包括各级各类会计方面的证书,还应涵盖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推动的各行各业发展所需的等级证书,比如目前“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所需的计算机类证书、外资企业所需的小语种等级证书、金融行业所需的各类从业资格证、工程建筑行业所需的工程师证,还有“仓储员、保育员、养老护理员、游泳救生员、专利代理员、物业管理员甚至保安人员证”[3]。并在此基础上,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广泛的办公平台的使用、公文写作规范、职场商务礼仪等技能也应包括在内。
在目前经贸财会类人才过剩情况下,在高职会计中开展“1+X”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高职学生生源质量不足的情况,有利于培养高职会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促进高职会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下,有利于加快推进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进,紧跟时代步伐;有利于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努力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
目前各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不合理,“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需加大力度。首先,高职会计新进教学人员多为应届或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其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高职会计教育相脱节,很难快速转变和适应高职会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思想和实践方面有待提高和转变。其次,因为对实践、实训内容的经验不足,教学人员存在“上不了手、做不了账、报不了税”的尴尬情况,不利于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的开展。最后,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职会计专业老教师占比较大,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在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推广“智能财税”试点工作、落实“1+X”证书制度等方面的教育改革创新动力不足。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往高职会计采用对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形式,2017年11月4日我国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对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产生较大影响,课程设置如何做好对接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考试的内容,以及如何做好“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工作,都要求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需要全面梳理重新定位,重构“1+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4]。
在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中,基础课普遍占了大一整个学年的学时,基础课课时量比重大,对于高职会计学生而言,在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方面存在学习压力大、难度大的难题。实训课程的课时量稍显不足,实训考核力度有待加强,实训平台需按照最新的财会理论和政策及时配备和更新,助力打通高职会计教学和实践环节之间的壁垒。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高职会计的弊端凸显。由于财会类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大多数企业无法为高职会计学生提供批量的实践岗位,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取得应有效果。目前有部分校企合作的形式大于内容,比如在一些校企互通的平台上,企业大多关注于提供岗位需求和就业信息,高职院校上传的微课程往往并没有真正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并没有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力量。还存在一些地方企业不重视财务工作,认为财务仅仅是做好账就行了,导致高职会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动力不足。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在高职会计新进人员招聘方面,要求从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具有财会类相关资质的人员中招聘。建立校内校外跨专业教师团队交流机制,尤其是在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针对高职会计教师团队缺乏计算机、软件、网络应用能力的情况,需加强计算机系教师和财会系教师的互联互通,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加强与超星学习通平台、学堂在线等平台的技术人员的沟通,提高网络学习和网络授课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在企业中有多年财会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财会人员到高职院校兼任教师,熟悉财务工作发展的新进程,增加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力量。
2.加强教师实践培训
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职会计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通过树立标杆、对接一流的方式,在绩效奖励和职称评审方面鼓励高职会计教师考取更高一级会计类资格证书,并加大力度为高职会计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渠道,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由于现场培训实现困难,负责组织和实施“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中联集团秉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利用互联网平台免费开放培训考核平台,通过举办师资研修班和学生学习班讲授税务变更与登记、发票处理、编制记账凭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等实训内容,基本涵盖了财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高职院校应积极倡导会计教师参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将所获得的经验知识传授给高职会计学生。
3.以赛促学
在高职会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学成果比赛、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基础上,提倡高职会计教师帮助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含金量高、能真正起到能力提升作用的各大赛事。以赛促学不仅可以提高高职会计学生参与比赛、接受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拓宽自身就业渠道和就业竞争力,也促进了高职会计教师在比赛中加深自身对财会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形成高职会计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相辅相成、互帮互进的良好氛围,为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创新打好坚实基础。
1.增加实训课程、育训结合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对实践性教学课时也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高职会计实训课程需加大课时量,并积极联合各类企业为高职会计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训途径,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训力度,严格实训课程的考核,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经验的掌握。加大企业优秀财会人员到高职院校教授会计实训课程,参与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与改革创新,真正实现育训结合,杜绝实训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2.推进“学分银行”体系建设
“学分银行的价值在于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通过学习成果的认证把不同形态的教育机构予以有机衔接”[5]。“学分银行”的建立可以实现让学生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对自己职业生涯和未来生活有益的课程,前期先在校内搭建“菜单式”的选课模式,让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别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之后建立校内和校外课程学分互认的体系,使其他院校的精品课程可以对全国的学生共享,在此基础上逐渐参与到国家层面的“学分银行”体系,鼓励学生积极选择优质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课程设置与“1+X”证书衔接
首先,高职会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要与会计职业标准对接,在与初级会计师考试内容衔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可适当增加中级甚至是高级会计师考试内容。不少高职会计学生报名了校外的会计考试培训机构,这就迫切要求高职会计课程设置要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重点、课程内容重复性方面充分考虑与会计师考试内容相对应。
其次,在高职会计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精准对接“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安排。按照书证融通的要求,纳税理论与实务、企业财务会计、企业会计综合实训、出纳业务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的课时量、授课内容需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衔接。
最后,在公共基础课方面,要充分考虑高职会计学生学习方式不正确,自主学习能力弱,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较差的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内容。比如:可根据学生的选课意向,在外语类课程中增加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课程,在计算机课程中增加办公软件使用方法、信息化管理、共享平台等前沿知识。
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于企业参与高职建设的深度不够等难题,我国将从税收优惠、融资贷款、资源分配等方面给符合认证的产教融合企业进行大力支持,激发企业参与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X证书认定体系搭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利双赢的局面。高职院校需强化校企沟通机制,定期安排高职会计教师赴企业讲解财会新政策、学习财会工作前沿应用、熟悉财务共享工作机制、了解财务机器人的发展情况、了解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信息化管理知识,取得更多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定期优先安排取得“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职会计学生赴企业实践,将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巩固和升华。企业定期派驻财会人员至高职院校中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深化产教融合等改革创新课题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化校企沟通机制,将企业的工作场景、典型财会案例、涉税业务等真实工作情况呈现出来,补充校园不足、助力校园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