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唯一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从军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边塞诗,诗人从辽阔的边塞风光写起,藏情于景;以战士的豪情壮志结尾,落句含情。依据课标,结合学生特点,笔者根据学情设立了三条教学目标:了解边塞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暗、雪山、孤城、穿、破”等词的意思,理解诗意;赏析诗中传神的动词,体会诗中的复杂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其中第三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关注三个维度的融合,既有知识技能,又有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支架,教学过程就能明朗地展开。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想象感悟等方法,并结合当下疫情,联系实际,勾连古诗与生活的情感共鸣。再通过朗读、吟唱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边塞诗《从军行》的意境,初步体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首先,课前布置古诗预习,要求学生把诗读出韵味和节奏,并结合注释、查找资料等方法自主学习,这样“先预习、后交流、再点拨”的课堂就能实现师生的共同学习。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就能顺水推舟。
自先秦以来就有以边塞和战争为题材的诗,到了唐朝,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壮丽雄浑的边塞诗便发展起来。教师介绍完边塞诗,然后让学生朗读著名的边塞诗,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使至塞上》等,让其他同学边听朗读边想象,然后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教学导入可以这样设计:
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该怎么读?生:这幅画面很壮观,语速稍微慢一点。
师:优美的朗读总能让人浮想联翩,你看到了什么?
生:苍茫的边塞,无边无际的沙漠升起了一缕青烟,落日看似很圆,但感觉很孤独。
通过聊画面、说感受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羌笛等。这样的简单交流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边塞诗的孤寂、无奈、思乡等复杂的情绪,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朗读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课堂中大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可以通过学生范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从军行》这首诗的意境。解诗题、知诗人是古诗教学的第二步。学生结合注释可以说出《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为描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从军”的意思学生能够说出“跟随军队”,那么教师引导解释为参军即可。而题目当中出现“行,歌,引,曲,吟”等字,这些字眼意味着是古代乐府诗的体裁。五年级的学生是不太理解的,需要教师补充理解。
明诗意是古诗教学的第三步。课堂中可先让学生交流诗句的意思,既可以检验预习效果,交流的过程又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只需要点拨一下难理解的词就能扫清障碍,比如“暗”作动词翻译为遮暗,雪山是指祁连山,穿是磨穿,破是打败,楼兰是化用典故指敌人。扣“诗眼”是古诗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为了引导学生从“诗眼”的角度切入,深刻理解《从军行》的主旨,笔者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大话题的讨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之所以成为边塞诗的代表作,除了诗中雄伟壮阔的边塞风光之外,还因为诗中化用了一些既传神又传情的动词。现在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想象画面,圈一圈你找到的动词,并结合诗意说说理由。
1.交流赏析“暗”字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圈了什么?说一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青海湖上连绵的云层遮暗了雪山,距离很遥远,景色非常壮阔。
师:这绵延千里的战云仅仅遮暗了雪山吗?还遮暗了什么?如果你站在这里,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感觉战争一触即发,紧张,心情压抑。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圈出暗、望、穿等动词。在赏析“暗”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理解:青海湖上连绵的云层不仅遮暗了雪山,苍茫辽阔的景象还遮暗了人的心情。结合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战云密布的场景,交流战争一触即发的压抑和紧张之感,引导学生理解青海、长云、雪山这三个无关的景物因为一个“暗”字产生了联系,渲染了辽阔悲壮的氛围。
2.交流赏析“望”字
师:你们还圈到了什么?
生:望。战士们戍守边疆之久,心里满是孤独和惆怅。
师:孤城怎么理解?他们远远地望见了什么?站在这里,想望又望不到的是什么?
赏析“望”,引导理解孤城是比玉门关更靠外围的一座城池,出示图片体会戍城战士遥望玉门关的孤寂和艰苦。补充理解玉门关在当时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军事要隘,西南方面防吐蕃,又在西北和正西方面防突厥。继续追问:战士们想望又望不到的是什么?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句“暗”字,体会心情的低落和压抑,由于战争的遥遥无期,离家太久的战士们只能孤独地等待,充满了想回家又不能回的惆怅之情。古诗的前两句表面上描绘了边塞的景物,雪山的明暗交汇,孤城的空旷遥望,看似写景,实则抒情。
3.交流赏析“穿”字
师:你们还圈到了什么?生:“穿”字可见将士们饱受战争之苦,铠甲都磨破了。师:他们的生活环境怎样?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精神?生:虽然环境恶劣,但战士们勇往直前,一心为国。在赏析“穿”时,同样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从“黄沙”“百战”感受战争的频繁和艰苦。恶劣的环境并没有磨灭战士们的斗志,反而立下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这里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诗句:身经百战的将士们为了打败进犯的敌人,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了祖国的威严,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当学生能够脱口而出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悲壮誓言时,说明他们已经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就可以顺势点拨,前三句描写边塞的哀景、苍凉的古战场令人悲从中来,但结尾笔锋一转,抒发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之志。诗人用荒景反衬豪情,将保家卫国的壮志直抒胸臆,大唐的盛世之音在笔下展露无遗。
联系当下,新冠疫情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与诗中的战争并无二致,只不过冲在前线舍生忘死的“边防战士”换成了英勇无畏的“白衣战士”。课堂的尾声,可以这样设计:
师:联系当下,新冠疫情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何尝不惨烈呢?只不过边防战士换成了白衣战士。疫情之下,我们人人都是战士,因为我们都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请每一位战士起立,表一表心声吧!(配乐朗读,师引读题目,学生读诗)
师:诗常常会谱成曲,当我们把心声唱出来时,可能会更有共鸣,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师生配乐共唱古诗)
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特征之一。在古代,人们会口头吟唱诗歌,因为诗歌中的音乐因素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而《从军行》这首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课堂中设计吟唱古诗的环节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背诵,还能在音乐的带动下激发对古诗情感的体悟。诗歌来源于生活。教师从“边防战士”过渡到“白衣战士”,是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是为了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实战争并没有离我们很遥远,疫情之下,我们人人都是战士,我们人人都能为祖国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在情感共振之下,让学生诵读古诗表决心,体会这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民族精神从古至今一直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血肉之中。这样多元化的课堂形式能够有效地勾连古诗与生活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的煽情之下,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推向高潮,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这样的教学更能让爱国的情义得以延续。